APP下载

创新开发实践资源 全面践行立德树人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学校综合实践课设计及思考

2019-03-20张希龙刘新霞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邯郸典故立德

□张希龙 刘新霞

一、引言

立德树人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基石,实施素质教育是小学教育终极目标。小学教育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因此,小学教育要“德育先行”,充分发挥综合实践课的重要作用,创新思维,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立德树人渗透于综合实践课的始终,偏重实践的综合实践课与偏重理论的学科课程短长互补,在立德育人的目标上殊途同归的。

本文是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学校利用经典资源、挖掘邯郸成语资源,借势传统节日资源、拓展校外实践资源,全面践行立德树人的实践案例。

二、在经典诵读中引导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转化传统经典为接地气的实践资源。如精选《弟子规》中再现日常生活的内容,如“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一是动画导入。播放动画片《弟子规》选文。看过动画片里的讲解,同学们知道了什么?二是对号入座,教师讲述情境,学生选择文中对应语句。例1:小红早晨起床晚了,起来后吃完饭,匆匆忙忙来到学校。上课铃响了,她打开书包,才发现语文书和语文作业都忘带了。对应语句:事勿忙,忙多错;例2:豆豆参加期末考试,遇到了一道自己从未见过的题型,看了不会做就想放弃。再往下做遇到了平常做过的题型,又开始做,因为粗心把题做错了,结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对应语句:勿畏难,勿轻略。三是请学生到前面来表演日常生活中的站立、行走、坐、鞠躬等动作,让学生认真观察,看他哪里做错了。如行走时匆忙地走路、跳来跳去、小跑步。站立时弯腰驼背、身体弯一边地站。鞠躬时随便点头、嘻皮笑脸。

本次实践活动选择与学生日常行为紧密相关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深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去,让学生在日常体验中感受经典的魅力,并内化到的日常行为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立足邯郸成语资源,树立学生文化自信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学校应该“在课程开发和资源利用上,善于发现发现家门口的资源并挖掘育人价值,善于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感知“家门口”的成语典故,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信。河北工程大学着力挖掘邯郸的成语典故等文化资源,让学生身临其中的成语典故之乡的成语文化,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附属学校不断探索“家门口”的实践资源。邯郸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留下了数量众多的历史故事,经过历史的沉淀,凝聚成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以《邯郸成语典故》实践课设计为例,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邯郸成语典故,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深刻体悟邯郸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之情。一是要求学生课前搜集并了解一些邯郸成语;教师准备本节课邯郸成语的课件和图片及相关视频。如,邯郸学步、价值连城、完碧归赵、负荆请罪。二是指导学生穿上古代服装,准备好道具。设计情节,让学生分组表演邯郸成语故事。三是引导学生在表演中体会邯郸成语的厚重情感和永恒魅力,是身边的文化瑰宝。

通过这本次实践综合课,激发学生对邯郸成语典故的兴趣,掌握了更多的成语。引导学生发现自身文化资源的深厚底蕴,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挖掘传统节日实践资源,渗透立德树人

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知,围绕日常生活,凸显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生活体验。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学校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民俗节日资源,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敬老、爱老的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如《九九重阳节》实践课程的设计,通过搜集、总结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敬重、爱老的品质,懂得“孝敬长辈,尊老敬老”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中重要表现。一是本次活动共分为重阳由来组、重阳美食组、重阳习俗组。以汇报的形式,把搜集到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让大家对这一节日有全面的了解。二是重点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习俗如赏菊、登高、插茱萸等,并向父母了解重阳节美食。三是制作感恩卡片,送给你最想感谢的人。在卡片上写上几句贴心的话语或画图画,表达对长辈的感谢。

通过本课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如何做到敬老爱老?回家后应该为长辈做些什么?关心长辈生活,问寒问暖,常常陪伴,满足需求。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表达对长辈的孝心。如:端茶、洗碗等;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内化学生对“重阳节”的理解、对尊老敬老传统的理解。

五、拓展校外实践资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践行“本校资源走出去,优秀经验引进来”的合作方式。校校之间的文化、实践活动交流是综合实践课的重要形式之一。积极组织和开展区域间的校校合作交流,能够优化小学的实践课程资源,实现全面立德树人。

附属学校利用自身独特的实践资源,带学生参观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的“甘丹书院”,拓展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129师红色文化”等邯郸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学习、交流、传播邯郸文化的良好氛围。第一,全体学生必须按要求着装,纪律方面要求集体活动不离队,服从安排听指挥;文明活动不奔跑,排队做到快、静、齐;多观察善思考,边看边学长见识。第二,观看《太行女杰——黄君珏》话剧表演,让更多的学生记住这段红色历史,了解到当年抗日战士生活的艰辛,学习英雄不怕牺牲的精神。了解左权将军英雄事迹,学习一二九师精神。第三,以班级为单位交流感受,写参观日记。第四,邯郸还有晋冀鲁豫烈士陵园、129师革命遗址,学校继续尝试对这些身边的资源进行开发,全面渗透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

六、对教师资源的优化思考

实践课的组织、实施及取得的效果,都离不开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因此,一定要重视实践课教师资源的优化和提升。教师要提高组织综合实践的素养、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充分整合与开发校内外、文本到生活实践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符合自身需求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大胆创新及勇于实践,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立德立人的素养得以提升。附属学校尝试建设“教师工作坊”平台,大力促进实践课程教师的专业技能发展,为教师创造同帮互助、自我研修、举办学术沙龙活动的条件。重视对实践课教师的入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学校正在积极开设规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目标、育人计划。全面优化实践课的教师资源。

猜你喜欢

邯郸典故立德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邯郸在哪里?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闻鸡起舞
清代邯郸教育
“严以修身”先立德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邯郸-电镀厂主非法排污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