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策略

2019-03-20杨皓钧

传媒论坛 2019年9期

杨皓钧

(贵州今时代传媒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2)

一、引言

当今我们处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媒体传播和系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未来新闻传播将更加智能化、信息化,即时性将会更强,这给广大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高标准,在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高素质、专业性的新闻传播人才成为我们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二、现代传媒业正朝着媒介融合方向演进

现阶段全世界的传媒行业都逐渐朝着媒介融合方向发展,这一概念最先是被美国著名教授索勒提出来的,原本表示不相同的媒介类型呈现出了多位一体的新型发展态势,比如以往需要不同媒体发挥作用的现如今仅需要一个媒体就能够实现,或者能够用别的媒体形式取代服务。以往我们理解的媒介融合主要是传统纸媒和电视媒体的融合,现在新媒体兴起以后,是各种媒体之间的全面融合。

媒介融合成为当代传媒发展趋势首要原因是因为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兴起,使得人人都成为媒介的传播者和发布者,特别是像微博、微信、抖音这种新型自媒体发布平台的出现,更加促进了不同媒体形式之间的融合,同样的优质内容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之上互相传播。特别是在目前这个传媒通信行业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之下,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的媒介融合依然难以实现转型升级,主要是受到了不同地区实施的不同传媒标准的影响。如果能够将标准统一化以后再辅之以互联网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媒体,将会使得传统媒体和现代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媒介融合”组合,这也会促使媒介融合的发展又迈向了新的台阶。

三、新时代背景之下人才教育要遵循的教育观

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时代呼唤跨媒体新型人才的出现,也叫作媒体融合人才,他们必须能够灵活应用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多媒体工具,能够使用其完成新闻采集、编辑、制作等一系列的工作,同时还能够担任起图文、音像等报道任务的全能型记者。

总的来说,在媒介融合的态势之下,以下两种人才成为目前所需要的人才类型:首先是能够运用不同的多媒体技术工具进行工作的全能型媒体工作者,这种人才必须要熟悉人文社科常识,具有扎实的新闻基础理论和业务技能,特别是像基于Web2.0的影视编导和非线性编辑以及录像摄影、特效制作等新媒体技术;其次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当中进行整合传播的管理型人才,这种人才需要同时具备“职业新闻人”和“职业经理人”的基本业务素质和头脑才干,要熟悉业务、懂人情世故、懂社交、能够预测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未来媒体竞争可以说是跨媒体人才的竞争。

四、新时代背景之下新闻传播人才的教育方式

(一)对传统新闻人才教育观和教育内容进行革新

从客观角度上看,新闻传播行业受到媒介融合时代影响,需要我们尽快调整人才培养观念,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传播和提升软实力的今天,学校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探索融合性创新教学模式。首先,在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要遵循新闻传播基本概念和原则,同时融入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对传统课程结构进行改革,增加新媒体领域和网络新闻报道的课程,强化人才培养中的文史知识和人文精神,拓宽新闻人才事业,使其在纷乱的生活新闻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成为新时代新闻传播的优秀人才。

(二)提高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模式

新闻传播工作需要很高的实践性,不过我国的新闻教育中更加重视理论教育,很多学校和公司考核制度体制化,理论评价比重高于实践,导致实践效果不好。实践教学的探索要求学校在制定考核制度的时候要结合当下社会新闻热点,应用最新最热门的新闻传播工具,并做出一定的成绩,就目前来说,建议在人才培养考核体系当中增加基于某新闻传播平台的实践作业考核,比如要求其在微信、微博或者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客户端开设自己的账号,在一定时期内将当前社会上或者自认为有价值的新闻通过个人创作编辑发布到平台上,吸引他人的关注和转发,最终以有效转发和评论或者粉丝数为评价标准,尽量做到定性考核,即达到某一标准即可,防止有人购买虚假粉丝粉饰成绩。

五、结语

总之,媒介融合形式下的新闻综合人才培养需要对传统培养模式进行创新,要结合当下最为热门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当下新闻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接收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为我国新闻事业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