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工作者的工匠精神
2019-03-20王晓晖
王晓晖
(内蒙古二连浩特市报社,内蒙古 二连浩特 011100)
一、引言
任何有技术专长或在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都可以称作工匠。就新闻工作者而言,本身就是一种专业技术称呼。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任何人都能运用即时通信工具来传播消息,但是要做到“专、精、深、真”,还是要依靠职业新闻工作者,所以新闻工作者就是一种工匠,就要讲究工匠精神。说到工匠精神,同仁堂的一副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口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常常被大家拿来引用,那时候的药品生产者讲究的就是这样一种工匠精神。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笔者认为,我们需要的新闻工匠精神重在坚守、原创、求真、求精、务实这几个方面。
二、坚守——坚守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精神
对于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本心就是有一颗坚守的心。要在纷繁多变的时代背景下,勇于坚守,善于坚守,以笔为枪,为民鼓与呼,做炫丽新时代的歌者。在物欲横流时要守得住寂寞,在杂音干扰时要守得住本心,在各种诱惑面前要看得清是非。不要被庸俗的外欲遮住双眼,不被多变的传媒形式乱花眼,要把自己喜爱的新闻工作坚持不懈地做到极致。在新闻工作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做好每一次采访报道,写好每一篇文章,记录好这个时代的变迁。
三、原创——原创是一种独立,更是一种美德
原创的含义就不用过多解释了。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原创真的是一种美德。一件新闻作品的影响力来自哪里?来自时效性、原创性、价值大小等。其中,新闻的原创性非常重要,你既不能拿别人都知道的事情当成新闻,也不能抄袭别人的新闻作品当作自己的。这两点都是做新闻的大忌。现在,有相当多的记者去参加会议,坐等主办方发新闻通稿;有的记者去采访一个活动后,坐等别人先写完消息发到网上,自己下载然后参考;有的记者做一个选题,不愿意开动脑筋或是怕麻烦,选题角度都是选相对容易完成的去做。这些现象就容易导致千稿一面,新闻雷同度高,缺少原创的影响力,长此以往,媒体的公信力就会下降,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四、求真——求真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品质
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求真是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求真是一种探寻真相、揭开迷雾的执着,求真是一种练就金睛火眼、去伪存真的过程。当前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上的信息每时每刻都在以惊人的量增长。每当有一个消息点爆出来,网上的信息都会铺天盖地而来,让读者难以辨别真假。新闻工作者就是要有一种求真精神,常怀“怀疑”二字,无论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都要加以“怀疑”,再一一证明,再三反复,新闻才可公之于众。当然,这也不是说就要忽视新闻的时效性,写新闻还是要二者加以兼顾,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至于哪个更重要,这要视不同的新闻加以区别对待,不能一以论之。
五、求精——求精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情怀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你坚守了,你求真了,你原创了,你抢先了,你就不能不去求精。精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匠心”。没有哪个新闻工作者愿意平庸,没有哪个新闻工作者愿意自己的作品无人品读,没有哪个新闻工作者愿意自己的作品无助于民生无助于社会。如果要避免上述这些,就要写出精品,写出有亮点、有温度、有价值的作品。要对得起“无冕之王”这个称号,对得起“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句箴言,对得起“党和人民的‘喉舌’”这个期望。做新闻要学会反复推敲,多加琢磨,分辨正误,不能想当然。新闻记者要把握工匠精神,对作品负责,对工作执着,关注每一个细节,精心思考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追求新闻作品的完美与极致。写文章时要善于把握字句,不做“标题党”,不人云亦云,对下笔、对镜头、对线索、对一切有关新闻的事物都心存敬畏。决不能再出现“纸馅包子”等类似的假新闻事件,破坏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六、务实——务实是一种本分,更是一种理想
新闻工作者的务实,就是指新闻要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党和政府服务。新闻不是艺术,不能沉醉在春花秋月里,新闻也不是“大喇叭”,不能去追逐“花边”等低俗。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有担当有责任,勇于为民鼓与呼,记者的笔要成为时代进步的助推器。要把务实作为我们媒体人的一种职业追求,用务实的、贴近民生的作品为党和人民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断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凝聚力。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相关座谈会和调研中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专业能力,适应新时代,多出精品力作。
七、结束语
新闻工作者需要工匠精神。进入融媒体时代以来,无论是党和政府,还是读者和公众,或是媒体自身,都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既然因为热爱选择了新闻行业,就一定要守住岗位,守住匠心,求真务实,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做好新时代国富民强的记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