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应对与创新策略
2019-03-20阮芳
阮 芳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舆情监测信息中心,黑龙江 五大连池 164155)
随着社会的进步推动了媒体的高速发展,在过去传统时代的年代,群众职能在报纸广播当中了解新闻。但是它的传播速度非常缓慢,并且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在当下,新闻记者要不断创新,媒体也要不断创新,从而取得好的发展。
一、新媒体环境给记者新闻采访工作带来的影响
当今社会,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而在新媒体的时代下传播速度非常快,并且接收简单易懂,非常好地保证了时效性。它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方式,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让新媒体得到了整个媒体界所讨论的热门话题。
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太单调,对资料获取的过程有很大的局限性。举个例子:以前人们都会通过看报纸来了解信息,但现在人们有了手机、电脑,随时随地都可以了解想要了解的各种信息。所以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传统媒体逐渐被人们淡忘,相对应的记者在工作时也应该采取新的手段紧跟着时代的变化。
二、新媒体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应对策略
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就是新时代将会代替老时代。电子渠道会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接收方式。但是有些人认为,传统媒体并不会被新媒体所取代,新闻工作者只要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素质,并且改变采访方式,就会适应当下的发展趋势。
(一)更新思维模式
新媒体的崛起使得传统记者工作的压力日益增多,很多记者并没有改变他们的传统策略,依然采用老方法。他们就会逐渐地被这个时代淘汰,虽然传统媒体还是新闻最基本的渠道,但是在这个多元化的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就是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积极改善、不断探索,并且与时俱进。
(二)把握实效性
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新媒体的传播途径非常广泛,并且它的时效性非常得群众喜爱。所以应该在访问过程中,把时效性放在第一位。在发生突发事件中,没有传统的设备录制我们就可以更换手机进行现场转播,这种方法非常及时地解决了传统媒体对特殊情况的处理和传播方式。
(三)凸显采访重点
时代不断进步,各种新闻越来越多。群众的阅读口味也多样化,无论新闻大小,我们都要保证各个领域的新闻传播,保证访问的全面性。在访问过程中,访问的环节放在第一位,让群众及时地了解新闻的采访重点,记者应该避免传统的访问形式,要详略得当,尽量做到新短平快,并且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四)提高文化修养
如今记者的个人能力以及个人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名优秀的作者应具备高度的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对各个行业发展领域有一定的涉猎。很多新闻人在不合格的情况下就会出去访问,在这种情况下,避免出现双方尴尬的局面。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和记者的自身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出现了问题,在访问过程中,记者应及时地观察被访问者的表情、神态变化,并且能辨别出是否真实,从而顺利地进行采访工作。
三、新媒体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创新发展路径
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媒体工作者都应该不断地增强思维创新能力,以保障新闻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对传统媒体工作者的工作提供一切建议。
(一)技术创新
传统媒体在传播渠道上应做出相应改变,比如,建立自己的新闻平台、网络客户端等,实现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就可以更高效地推动媒体事业的发展。在不丧失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可以吸引广大青少年的注意力。例如可以将单一的文字格式转换为图片形式发表到网络上,既避免了传统阅读的枯燥乏味也增加了新闻的趣味性。
(二)表现创新
记者在访问过程中,应如何向广大读者更清晰地展现出新闻的形式和内容,这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传统形式中,只是通过单一的报纸或者电视向读者们展示,缺少两者之间的互动性。因此在访问过程中应该有多种表现手法共同呈现,例如:文字声音、语言动画,并且在多个渠道进行同时传播。用大数据和群众进行实时互动,从而提高读者对新闻媒体的兴趣。所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提升新闻工作者提高效率的重要意义。
(三)语言创新
在大多数的访问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记者的自身语言能力如果准备不足或者在被访问者不情愿配合的情况下导致双方尴尬局面的产生。如果记者过于严肃,可能会导致被发访问者的紧张,为了保证高效率的访问模式,记者应适当的采用一些公认的互动话题,会无形当中增添整篇报道的趣味性,从而更受群众的喜爱。
总之,不断创新是这个社会发展的形势,不论是传统媒体也好,新媒体也好,都需要在社会中与时俱进,不断与潮流紧密结合,力求在传统媒体行业中实现和新媒体的转型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