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维导图”翻转“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堂
2019-03-20孙一耕张停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孙一耕 张停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高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承担幼师“保育”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内容涉及多学科领域,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运用思维导图认知策略,引导学生重新序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建立知识结构的技能,适应课堂生态变革,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一、用思维导图活化教学内容
(一)紧抓教学重点,编制思维导图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核心任务是掌握维护和促进儿童的健康的知识与技能。教师按照核心知识点设计课程,编制授课计划。教师课堂上把核心关键词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预习绘制思维导图。如“运动系统特点与保健”只要抓住核心内容“运动系统保健要点”就抓住了本节课的“天元”,以“保健”为核心关键词,以“正确姿势”“合理锻炼”“营养”等保健要点为第二级关键词。学生经过训练均能顺利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能给知识找到合适的位置。课程结束后,学生收获的是思维导图和复述课程内容的能力。
(二)打破学科体系,重视认知逻辑
绘制思维导图是有目的的寻找知识的和安排知识的过程,运用了推理、归纳等逻辑思维方式。思维导图明确了教材上哪些知识是重点和次重点,哪些知识可以作为一般了解。很多学生并没有满足于一章一节的内容,甚至也不再满足于教材的内容,通过参考书、网络查找,丰富了思维导图的内容,使整个思维导图看起来更完善,更清楚。比如学生由“骨的结构”联系到“维生素D”,继而联系到“佝偻病”-“饮食”-“补钙”-“牙齿”-“龋齿”-“保护牙齿”;由“血管”联系到“出血”-“止血”,或“水肿”和“尿液的生成”-“泌尿疾病”等,教材顺序完全打乱。
(三)重视典型案例,编制项目贯穿
难以编入思维导图的知识点,可以编制项目式思维导图。如“手足口病怎么办”项目将手足口发病初期表现和“皮肤结构”“儿童体温标准”“退烧”“传染病防治”“被动免疫”联接起来;“一日常规管理”作为一个重要项目可以和“营养”“消化”“骨胳”“传染病”“集体管理”等多个内容联接。教师根据幼儿园实际工作和典型案例开发“项目”,便于学生学习[1]。
(四)强化过程管理,避免流于形式
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习和训练绘制思维导图。教师通过QQ 或者微信群收集学生的思维导图并审查知识点覆盖、逻辑关系、创新和特点,及时了解学生动态。这一过程是课程教学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缺了这个环节思维导图往往会流于形式,一定要避免成为简单的知识提纲。
二、用翻转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一)转变教师角色,翻转课堂教学
思维导图的运用,把老师逼到了课堂改革的前沿,再照本宣科势必会起到相反作用,老师的课堂角色必须要发生改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2]老师和学生都要适应课堂上“不讲课”,课上的工作变成布置新的任务并且和学生就思维导图逐一交流,查看学生的实际掌握程度,答疑解惑。教师总结遇到的共性问题,记录并择机集中讲解。老师要认真研究分析每个同学的思维导图,并逐一对话,原来一堂课的时间变成了学生更长时间的自学和查阅资料,变成了老师花更长的时间检查学生的成果,变相的延长了教学和交流时间,老师的任务和挑战更重了。
(二)丰富教学资源,重视个别辅导
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简单的分类,如完成任务型、自主学习型、有深入钻研型等。根据学生的不同状态进行引导,紧抓课程的核心目的,设置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根据学生的情况引进大批量的视频、微课、动画等教学资源放到教学群里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自己通过MOOC等形式自学相关课程,助益“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学习。
(三)统筹实验实训,强调课程实效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不是一门纯理论课,教师要尽可能地开发实验实训项目,让学生体会到这门课程的有用和实用。如可以开发人体模型观摩、生长发育指标检测、血型鉴定、血压测量、体温测量、视听力检测等实验和食谱编制、消毒、物理降温、带药用药记录编制、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校内实训和午睡管理、膳食评价、晨检、医院儿科见习等校外实训项目。[3]
三、“思维导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景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知识涉及学科门类广泛,理论性强,传统教材大多是按照幼儿生理、心里、营养、护理、集体管理等进行编排,具有较强的学科特点。这种模式下教师作为引导者和帮助者,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提供资源,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本模式为多学科交叉的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和教材编辑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