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脱贫攻坚报道充满“三味”
——宝鸡日报脱贫攻坚报道探析
2019-03-20徐红斌安伟东宝鸡日报社
徐红斌 安伟东 宝鸡日报社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宝鸡市将扶贫开发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瞄准西部山区和5 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六盘山片区县及秦巴山片区县,坚持集中连片板块式开发,持续打响脱贫攻坚战。作为地市级党报,宝鸡日报精心组织,围绕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开辟专栏专刊,对各县区、各部门脱贫攻坚的具体做法、成功经验、典型人物和脱贫成果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报道,使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深入人心。
一、精心策划,让脱贫攻坚报道充满泥土味
新闻报道策划是以事实为依据,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对新闻报道环境的分析和预测,并对新闻资源的开发,它是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报道活动主动性地参与和对新闻报道活动能动性的组织[1]。做好新闻报道策划,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采访与写作,才不会让记者在采访中感到手足无措,无处下手。
(一)围绕大局集中发力
“扶贫的重点不仅是送政策、送粮油、送畜禽、送帮扶资金,更迫切的是要送思想、送观念,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为了将这一思想传递给受众,宝鸡日报在宣传报道角度和内容上摒弃了旧观念,通过宣传脱贫典型的示范推广效应,鼓励贫困户转变旧思想,树立新观念,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真正成为脱贫致富的实践者。从2016年起,宝鸡日报想方设法拓展报道的深度、广度,增强可读性,丰富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闻报道,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围绕提升贫困户的精气神,宝鸡日报接连推出系列评论,如《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用绣花功夫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等,这些评论结合宝鸡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解读中央和省市的扶贫政策,引发巨大反响。
(二)栏目设置更接地气
新闻报道关键在于立意,站位高才能看得远。同样,脱贫攻坚新闻报道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有好的立意。宝鸡日报在总结前期报道经验的基础上,在“脱贫攻坚 宝鸡在行动”的大栏目下,先后开设“脱贫攻坚 奋力争先”“记者走进扶贫第一线”“扶贫一线的共产党员”“讲讲我的脱贫故事”等子栏目。这样一来,承担采写任务的记者在下基层采访前就做到了心中有数,再根据采访情况,针对分栏目有的放矢的撰写稿件。三年多来的实践证明,宝鸡日报的脱贫攻坚新闻报道以其思想性强、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一直处于全省地市报前列。
(三)典型引领示范借鉴
脱贫攻坚新闻报道要带有泥土气息,就要总结基层的先进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宝鸡日报开辟的“脱贫攻坚 奋力争先”栏目,以一线采访调研的形式,对各县区一些先进经验和典型进行报道。如《昔日单干增收难 如今抱团致富快》《生猪放进托管班 党员代养助脱贫》《流转土地收租金 进地打工挣工资》等,这些报道客观准确,贴近各县区的实际,既有较强的新闻价值,又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深入一线,让脱贫攻坚报道充满汗水味
为了报道好这场全民参与的重大战役,宝鸡日报从各采访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分赴各县区扶贫第一线,与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采写回一大批充满汗水味和乡土气息的新闻报道。
(一)深入基层挖掘典型
2018年10月17日,由宝鸡日报率先报道的扶风县脱贫典型王喜玲,成为陕西省唯一的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王喜玲是扶风县召公镇吴家村村民。2011年,王喜玲被确诊为癌症,一家人为其治病花光了家中积蓄,还欠下外债11 万元。2013年,其丈夫又因车祸身亡。在不幸面前,王喜玲没有退缩消沉,她强忍病痛折磨和中年丧夫的悲痛,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通过栽种苗木、成立合作社、当经纪人,近年来累计收入达158 万元,成为扶风县2016年主动“退贫”的第一人。宝鸡日报在2016年12月22日以《喜玲脱贫记》为题,报道了王喜玲立志脱贫、不等不靠的事迹,引起中、省各级主流媒体广泛关注。
(二)扶贫一线体验艰辛
只有深知贫困,才能更好地扶贫;只有深知扶贫的内涵,才能写出更有利于扶贫的报道;只有全身心地投入脱贫攻坚的决战中,才能为打赢这场硬仗作出应有的贡献。为了让脱贫攻坚新闻报道更接地气,宝鸡日报记者来到扶贫一线,与驻村扶贫干部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扶贫干部艰辛。宝鸡日报2017年7月7日刊发的《一碗烧煳的稀饭》就是一篇佳作,记者和扶贫干部刚熬上稀饭,村上的一名贫困户就打来电话,说当天活多实在忙不过来,希望扶贫干部能帮他给羊割点草。可等割完草,两名扶贫干部这才想起锅里还熬着稀饭。“等回到宿舍,稀饭已经溢出了锅,熬得焦煳,但已经饥肠辘辘的他们顾不上这些,端起碗吃得很香。”如果没有记者深入一线的采访报道,就不会写出如此鲜活的语言,这样的报道也让很多默默无闻在基层奋战的扶贫干部受到关注。
(三)发现问题答疑解惑
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很多,要帮助他们摘掉“穷帽”,必须帮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记者针对采访中发现的贫困户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积极联系心理专家为他们答疑解惑。宝鸡日报刊发的《帮助消除不良情绪 激发增强脱贫信心》就是记者在基层采访时了解到的情况。一名贫困户因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没有办法使家庭增加收入陷入困境。如何帮助和他一样的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心理专家给出三点建议:一是帮助其疏导情绪。二是多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帮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三是帮其建立心理支持系统。经过半年多的实践证明,这名贫困户主动养牛发展产业,家里的经济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三、精心编发,让脱贫攻坚报道充满人情味
(一)标题形象生动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为了让脱贫攻坚报道的标题有看头,编辑在精心修改稿件的同时,反复推敲标题,力求用标题吸引读者的眼球。2018年,宝鸡日报刊发的《养牛脱贫“牛劲十足”》,稿件讲述了太白县黄柏塬镇黄柏塬村脱困户王宝成,二十年前因寻找走丢的牛患上了风湿病致贫,如今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又靠养牛脱了贫的故事。这则消息原来的标题是《“牛人”王宝成脱贫记》,看来显得太平常,一般化无特点又不准确。经过修改后的这个标题,既形象又生动,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图片直观明了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许多贫困户通过发展种养殖产业实现脱贫摘帽,精神面貌越来越好。通过图片记录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能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2018年12月28日,宝鸡日报刊发的《笑着和“穷”打一仗》,用图片的形式,生动展示了8 名脱贫群众的喜悦模样,他们有人笑盈盈的扛起一麻袋自己种的赤松茸,似乎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有人手里捧着自己饲养的绚丽多彩的孔雀乐开了花;有人拿着自己做的刺绣老虎眉开眼笑……看,这眉眼里满是战胜贫困的勇气,笑容里净是战胜贫困后的痛快。图片专版推出后,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三)版式新颖美观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新闻宣传工作应充分发挥党的喉舌作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宣传报道脱贫攻坚工作中发生的人和事[2]。为了让新闻报道更能贴近读者,宝鸡日报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如2017年8月7日刊发的脱贫攻坚专版,其中的《扶贫干部当起卖瓜郎》,讲的是千阳县城关镇侯家坡村的扶贫干部,为帮助群众解决西瓜滞销的难题,当街摆摊卖瓜,还跑到县上各企业推销。经过一番努力,将村上2 万多公斤西瓜全部卖完。这篇稿件的配图是一位扶贫干部提起一杆秤给顾客称西瓜的场景,画面感染力强,生动体现出了扶贫干部一心为民的形象。专版上的稿件既有消息和评论,也有图片,版面设计美观大气,稿件长短结合,便于阅读,受到读者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