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城市建设助推生态文明

2019-03-20

国土绿化 2019年7期
关键词:造林森林生态

自2004年我国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以来,森林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各地加快国土绿化建设,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效手段。

14年来,我国森林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加快了我国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步伐。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部门坚持多措并举,通过出台《关于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2025年)》,制定《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行业和国家标准等措施,确保森林城市建设科学有序推进。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把森林城市建设摆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从加强组织领导、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许多省份成立了森林城市建设领导机构,编制了总体规划,出台了专门文件,实施了一批工程,坚持高位推动和强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同时,倡导共建共享,形成全社会参与森林城市建设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开展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165个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2个省份开展了森林城市群建设,18个省份开展了省级森林城市建设,建成了一大批森林县城、森林小镇和森林村庄示范样榜。

森林城市建设以恢复城市自然生态、营造城市宜居环境为总抓手,努力让森林城市建设成果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东省胶州市,近年来累计完成新增造林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0.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7.85平方米,城市公园、道路廊道等生态绿地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百姓推门见绿、出门进园的美好愿景已触手可及。河南省信阳市自“创森”以来,共计完成新造林85.3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9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4.21平方米,林水相映、林山相畏、林城相拥的森林网络空间格局已然构筑。湖北省荆门市自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以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持续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巩固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取得了城区宜居、乡村变美、农民增收的明显成效,市民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年年高升。如今,不论是城区还是乡村,均呈现出一幅生态强市、欣欣向荣的美丽画卷。

到2020年,我国将初步形成符合国情、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森林城市发展格局;到2035年,将全面优化城市森林结构与功能,基本实现森林城市生态服务均等化,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必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造林森林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