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违规使用电器的对策思考
2019-03-20赵泓呈
□赵泓呈
高校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聚集在面积不大的学生宿舍,这里就成为大学生心中安全的“家”。然而,最近几年由于大学生宿舍违规使用电器而导致的悲剧时有发生,更是让学生宿舍成为了安全事故的高发区和易发区。针对宿舍违规使用电器,国家教育部、公安部联合签署的《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于2010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其中第三章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学生宿舍、教室、礼堂等人员密集场所,禁止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1]这就为高校解决宿舍违规使用电器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但是虽然有法可依,为什么高校宿舍违规使用电器屡禁不止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一、违规电器的内涵
违规电器就是指违反规定或规范使用的电器,在很多场合提到的违规电器可以理解为违反规定使用电器。另外,违规电器的“规”指的是规定或规范,包括管理部门的规定以及电器使用上的规定和规范操作。而管理部门的规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的管理部门因为功率负荷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规定。而电器本身的规定却是客观的,不容违反的,而违反规定的使用以及不合格电器的使用都会带来安全的隐患;同样,电器的规范使用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过度使用也会成为安全隐患的重要来源。
从上述违规电器的内涵可以看出来违规使用电器既有突破了电器使用的规定和规范,还包括违背了管理部门的电器使用制度和规定。而其中最容易引起大学生困扰的往往是高校的管理制度。
二、高校使用违规电器的现状
根据上述的违规电器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常见的现象。
(一)违反管理规定使用大功率电器。很多学生在课余为了改善生活(也有部分同学因为身体原因),偷偷地购买并在宿舍使用电磁炉、电火锅、电烤炉、电饭煲、电水壶、“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煲煮食物,甚至炒菜等;还有学生使用电热毯、电暖器、暖风机、干衣机等大功率供暖设备;更常见的是学生宿舍必备的电吹风,也存在功率过大的问题。当前,高校都会根据《国家消防法》和《高校学生行为规范》制定了各种违规电器和违规使用电器的制度,并对违规电器和违规使用电器的行为当事人进行处罚,并经常性开展违规电器的预防和安全使用宣传,也依然很难杜绝此类行为。
2008年底上海某高校学生公寓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六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经调查火灾原因被认定为宿舍里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所致[2]。
虽然单个的大功率电器在家庭使用中非常常见,但是在高校,大学生居住相对密集,多个大功率电器同时使用会造成用短时间内电量猛增,从而造成电力扩容跟不上,电线和电力设备常常处于严重超负荷运行状态,很容易造成短路起火等安全事故。
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采取限电的做法,宿舍一旦使用大功率电器立即断电,这样的做法也让大学生无奈中停止使用违规电器。
(二)使用劣质电器产品。很多大学生在购买电器的时候一是考虑的往往是价格,二是质量,因为质量较好的产品价格相对较高,也构成了大学生群体购买时的障碍。同时,社会上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推出一些质量不过关的劣质电器。同时,一些电子商务平台对于商品质量把关不够,导致一些劣质产品在平台上销售,以次充好。学生购买的电器或电子产品,也为学生的宿舍安全带来了隐患。比如移动电源、插座等。
(三)违反电器使用的规定和规范。随着学生宿舍电脑、手机、吹风机等用电器具的逐步普及,有的学生乱接电线到自己的床位,方便在床上使用电脑或给手机充电;有的学生通过将排插线拉到阳台水槽边方便自己对着镜子吹头发。这些行为一方面增加了线路负荷,同时使用的大多是排插等低负荷的软电线,长期超负荷运行后会出现绝缘老化现象;另一方面,电器碰到水会导电,极易引起安全事故。
三、高校学生宿舍违规使用电器的原因分析
很多大学生在入读大学之前对于违规使用电器并没有任何的意识,一是因为部分大学生大学前在家居住,家庭电器使用相对也安全。二是入读大学前即使住集体宿舍也是由于中学阶段对于电器的管理和使用更加严格,因此也没有机会使用。入读大学后存在的违规使用电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原因。第一,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也逐渐进入成年阶段,大学生自主意识更加强烈,追求自我,摆脱家庭和学校的约束也成为学生的基本追求。因此,在违规使用电器问题上大学生观念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认可。第二,科技的进步导致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种各样的电器进入市场,大学生作为社会上对新鲜事物最容易接收的群体,对于各种高科技电器追求也成为一种可能。第三,很多高校也在不断改善学校条件,网上经常出现的部分高校得了“高配版”宿舍也导致大学生出现各种攀比,一方面抱怨自己学校的条件差,另一方面也在不断突破制度的限制,这也是学生违规使用电器的一个原因。
(二)高校原因。第一,高校对于违规使用电器的宣传不力,没有让学生产生理性的认知,往往在学生心目中仅仅停留在“禁止”的条文上,而对于违规使用电器缺乏真正的理解。第二,对于电器使用的科学知识缺乏普及,完全不懂得电器分为感性电器和阻性电器,也不懂得电器使用中如何造成安全危机的流程。第三,高校管理制度的陈旧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也导致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很难以人性的视角加强对学生的关爱,从而引起学生对于违规使用电器的漠视,对管理制度的漠视。第四,学校在对学生加强管理的同时,配套的服务没有跟上。比如学生日常必需的开水,同学中小范围聚餐的交际场所等。
(三)个人原因。第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问题,在家里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部分学生使用违规电器完全是为了自己生活的方便。在他们观念中,使用电磁炉、电炖锅,就不用到人挤人的食堂吃饭;使用暖风机、干衣机,就能尽早晾干衣物等。第二,侥幸心理。高校对违规使用电器有明确的处罚措施,但违规电器仍普遍存在,很大一部分情况都属于在思想上存在侥幸心理。他们一方面希望学校加强管理,一方面偷偷使用,他们相信大部分都遵守纪律的情况下,他们使用应该没有问题。
四、针对高校解决学生宿舍违规使用电器的思路
解决高校学生宿舍违规使用电器是一个系统化问题,不仅是高校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大课题,包括了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和学生个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解决宿舍学生违规电器使用的问题上需要全面系统的分析。
(一)政府因素和社会因素。最近20年来,随着高考扩招政策的铺开,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全国各地兴建大学城。新建的高校学生住宿的整体水平是公寓式,条件比起很多老校区的大学宿舍条件好了很多,当然也配备了大学生生活中必需的电器等设施。因此,很多高校仍然需要持续不断地对老校区进行硬件改造,需要政府和社会持续的资金投入。
(二)管理理念更新。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拥有新知识、新理念,追求个性和自由,对于大学的管理来说必然造成一定的冲击。大学的管理从教育的层面来说,包括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传授,包括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包括对大学生理念信念的培养。大学生宿舍是一个小社会,对于大学生各方面的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很多大学对于大学生住宿的管理理念还停留在简单的强制管理层面,对于大学生住宿的服务理念和对于大学生住宿的契约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公寓管理方法可以为高校的宿舍管理提供借鉴,必须不断提升宿舍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还要建立学生公寓住宿的契约制。管理理念的更新,可以更好地增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高校加强硬件改造。按照当前社会发展的技术水平来看,一个庞大的商业住宅小区住宿的人数甚至可能超过一所高校的住宿人数。商业住宅小区可以满足各种家庭的用电需要,而高校却很难满足学生用电的心理需求,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线路的硬件问题。可以设想,如果加强线路改造,基本上可以满足学生的用电问题。高校在用电的问题上,可以建立多层次、差异化的公寓式住宿选择,还可以提供一些公共设备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
(四)加强科学用电宣传。高校的学生用电安全问题反映了很多大学生对于用电常识的缺乏。因此,在对于科学用电的宣传上,必须提高宣传的实效性。比如让学生了解大功率电器为什么会带来危险,让学生了解集体使用大功率电器为什么会产生危险,让学生了解劣质电器产品的危害并学会如何判断劣质电器,在契约的基础上使用优质电器。比如推广安全用电的常识,让学生了解电器发生危险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常用电器的使用原理,然后建立公寓入住的安全契约机制。
(五)家庭与社会提高认识。培养大学生对于家庭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社会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使命。同时,进入大学,很多大学生也成为了成年人,是完全有能力承担法律后果的个体。因此,在大学生的宿舍管理上,家庭与社会对于成年的子女应该鼓励积极接受社会契约,在符合法律的制度下接受管理同样享受服务,让孩子为自己的言行等自行承担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