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抱团”研修
——从“师本化”的研修视角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2019-03-20吴盈波

成功 2019年4期
关键词:抱团教研组研修

吴盈波

宁海县城东小学 浙江宁波 315600

一、“抱团研修”概念的呈现背景

“抱团”,在百度百科中的概念阐述是:很多单个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比较稳定、强大的能力状态。我们学校把这个概念引入到了校本研修中,提出“抱团研修”,目标就是“团队合作,优势互补,激励促进”,来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学校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其保障归根结底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几年来,我校立足学校实际,积极开展校本研修,通过相关活动、措施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认为,教师专业成长应从“校本化”,即:学校发展要求→教师行为跟进→教师专业发展,向“师本化”转变,即:教师发展需要→学校引导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其中,我们最主要的做法就是“抱团研修”。

二、“抱团研修”的策略实施

(一)制度促成长——干群抱团

首先学校班子统一思想,从促进学校发展层面重新认识基于“师本化”视角来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及其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班子领导的研修紧迫感。主要做法是发挥班子领导带头作用,要求班子成员以自身学科为基础,蹲点好一个教研组团队,带领教研组团队开展好研修活动。班子成员在研修过程中,不仅是一个制度的监督者,更是一个过程的示范者,成长的引领者,干群抱团,凝人心,聚人力。

(二)青蓝结对子——师徒抱团

主要做法是实施分层研训,确定分层研训目标。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研修要求,有的放矢。第一层次为从教十年以下的年青教师,对他们加强教学基本功的培训,从课堂教学、教学实践经验积淀入手,激励他们从教学新手成长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这一层次的青年教师有活力、有欲望、有上进心,通过实施“青蓝工程”,组织青年教师通过校内师徒结对、跨校带徒、新秀育新苗、青年教师专项教学评比等活动,开展教学帮扶。

第二层次是教龄十年以上的中青年教师。说实话,这类教师正处于专业成长的黄金期,但是有时研修的难点也在于这部分教师,他们很多人处于成长的高原期,缺少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所以,在他们身上单用条条框框的研修制度来制约是不科学的。但他们已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积累,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特色,工作认真、踏实,那就想办法把他们身上的这部分特质发挥出来,充分利用师徒抱团这个平台,在指导徒弟的过程中以导促思,使其不松懈自身的学习与成长,重点关注其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理论层次的丰富,培育学科领军人物,创造条件推优参评学科骨干、名师、高级职称等。

“校有一老,也如一宝”,老年教师的重点就是抓好研修日常管理,在参与基础上,作好中青年教师的精神表率。

(三)团队求真经——骨干抱团

如要说上述的“师徒抱团”分层研修是确立了研修主体外,那么“骨干抱团”中,我们的目标就是着手组建一个能够引领全校实施研修活动的团队。这个团队由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及对研修活动具有积极热情的教师组成。几年来,我们积极安排这支团队成员外出取经学习,提高了我校研修骨干的能力,激发这个团队的研修热情。将理论与实践、愿景与任务通过研修行动有机结合,让“促进教师专业生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贯穿研修的全过程。

除此之外,我校促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还有一个“遗惠文学社”。几年的发展,这个社团由原先聚焦写作交流的功能慢慢向多维化功能发展。“问渠哪能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犹如一股清泉,汇聚了我校积极热情、专心向上的一批教师,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用各种活动引导社团内的教师阅读、思考、交流、写作,引导他们把“自我发展”、“阅读”、“写作”等当作一种人生乐趣。在学校里,我们把这个团队戏称为是一个拥有“正能量”的团队,王阳明说:“人心本是天壤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自始至终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教书,愉愉快快生活,走完教育的旅程,这就是教师生命的品格。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的存在,树立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升的研修典范。

(四)科研找出路——科研抱团

尝试开展课题化校本研修。以教研组为单位成立课题组,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确定研究课题,制订研究实施方案,开展研修活动。课题化研修活动中,根据主题方案,力求人人参与,人人有任务。这项研修方式对原本的研修方式、教师的研修认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给没有接触过此种研修形式的教师提出了高要求,甚至施加了压力。但新事物从无到有,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当前虽然进展缓慢,但必须坚持与不断摸索。

(五)助评造氛围——荣誉抱团

抓助学科评比造氛围,让教师通过研修品尝专业成长的快感。改过去各类学科评比如优质课、教坛新秀评比活动中教师“单打独斗”为主的现象为“小组助评”方式,既给予参评人员以关注和帮助,又将教师参加各类评比摆正到学校的组织位置。以上学年的优质课评比、骨干班主任评比、教学基本功评比等几项活动为例,学校确定参赛人员后,给每个参评者安排二三个助评人员,帮助参评人员共同寻找资料、磨课、试教等,在参评与助评过程中实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也在教师中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合作共赢。

通过这样的助评方式,使我校教师在近几年的各级各类学科评比中成绩稳中有升。这些成绩的既鼓舞了教师人心,同时也使许多教师树立了专业发展的自信。学校在表彰教师过程中,立足团队,通过荣誉共享的方式,对相应助评人员给予表扬与肯定,在教师中进一步树立了重研修、重能力的风气。

猜你喜欢

抱团教研组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合作社“抱团”种出“火辣辣”的好日子
“天冷了,抱团取暖吧”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美团、大众点评抱团御寒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中小企业如何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