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边稳藏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运用

2019-03-20□熊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5期
关键词:治国西藏特色

□熊 英 郭 英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论述,站在全球的视野上,统筹全局,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问题的关键,理清了治国与治边,治边与稳藏之间的关系,阐明了稳藏是治国的基础,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向前发展,是国家战略与地方战略的完整统一,是边疆治理和治藏方略的丰富和创新。

一、治边稳藏的历史渊源

“边疆”是主权国家之间相连的区域,边疆从单一的地理元素到现在的具有多元性,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等综合性特征。古代王朝边疆治理方面主要有“以藩为屏”、“因俗而治”、“以夷治夷”、“羁縻与怀柔”等策略与思想。西藏自元代纳入祖国版图后,历代王朝对西藏采取的政策沿袭了古代治边的智慧,元朝在军事威慑的前提下,采用帝师制,扶持萨迦派,由萨迦派高僧担任帝师,实施对西藏有效的统治。明朝对不同教派的宗教领袖给予不同的封号与相应的赏赐。清朝主要采用册封宗教领袖,加派驻藏大臣和采用金瓶掣签对西藏实施有效的统治。国民政府时期成立蒙藏委员会,加强西藏地方的管理。建国后党中央在总结历史上治边与治藏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

目前中国进入了多元化和全球化时代,随着国家实施沿边开发开放战略,边疆地区依靠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逐渐成为经贸活跃、文化交融的热点地区。在全球化与区域化并进的今天,边疆不再是传统军事安全层面上的单纯的政治边疆、国防边疆,它已成为国家全方位开发开放的前沿阵地,在维护国家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等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边疆的重要性体现在突显的全球战略上,冷战结束以后,随着苏联解体中国自然成为美国头号战略对手和重点防御对象。当前中国西部边疆稳定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分裂与反分裂斗争,如新疆和西藏问题。边疆战略会影响到本国、邻国、本国优势地缘战略建构、国家认同、祖国统一、周边局势、影响力辐射到全球,治边治国紧密相连。现阶段,边疆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沿哨所,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枢纽,是特色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之地,是特色资源的集聚地,是发挥国家整体优势的后发之地,是国家安全屏障建设的关键,更是国际政治斗争的主战场,边疆治理的重要性突显了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地缘相连和非地缘相连的国家都会对我国的局势产生重大影响,边疆治理战略应站在全球的角度,全方位统筹、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制定出符合国家安全的边疆战略。针对边疆治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西藏在国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思想继承了我国历史上治国与治边思想的精髓,开创了国家治边的新时代。

二、治边稳藏的理论创新

由于西藏地缘特殊及重要性,西藏的稳定是西藏与国家治理的基础,从全局与局部来看,西藏的发展和进步才谈得上国家整体的发展和进步。近年来宗教极端分子与西方敌对势力相勾结,以民族、宗教、文化为突破口,对我国实施分化与分裂,企图破坏西藏的稳定和领土的完整。西藏的主体民族为藏族,藏传佛教对西藏的影响力很大,西藏文化独具魅力,从处理民族、宗教、文化入手,找到困绕西藏发展和稳定的关键,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径,丰富和完善现代国家治边、治藏新方略,进而完善边疆民族地区的制度建设。

西藏不仅在地缘方面具有突出的显著性,而且有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的突出重要性,针对现阶段西藏的治理现状,党中央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浓缩了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对西藏治理的共同智慧,是边疆治理在西藏的理论创新,具有指导西藏工作实践的价值作用,体现了治国、治边、稳藏三者的关系,层层递进,稳藏是其中的核心要义,是西藏工作的着眼点。

三、“治边稳藏”的实践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阐释了党的治藏方略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的指导西藏工作的重要原则,是处理西藏工作的行动指南。

(一)依法治藏。西藏的法治基础薄弱,老百姓的法治观念淡薄,传统的宗教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很深。应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其权威,树立法治意识,加强行政法治建设,运用法律手段有效推进政府的各项工作;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框架下,结合西藏区情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增大执法主体和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思维,创新普法教育的方式、方法;推进寺庙及宗教事务法治化管理,逐步完善寺庙管理长效体制机制;用法律的手段严历打击分裂祖国、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

(二)富民兴藏。第一,应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第二,加大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增强提供服务的能力,包括道路基础设施、重大水利设施、网络基础设施、电力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99%的建制村通了公路,全区公路里程由6.5万公里增加到9万公里,高等级公路由37公里增加到660公里。拉林高等级公路基本建成通车;拉日铁路建成运营,拉林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第三,大力发展西藏特色产业经济,依托优势,发展特色农牧业,农业经济,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特色文化产业方面,重视文化软实力,利用好西藏深厚的文化底蕰和自然风光,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村镇、自然景观,打造一批文化精品等。特色旅游方面,依托西藏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打造高质量、高品质的旅游品牌,帮助人民群众创收和增收,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西藏各族群众的幸福感;第四,继续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创新思路和体制机制,打好扶贫攻坚战。目前,统筹各类资金106.9亿元,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433个,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720个。实现1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1,705个贫困村退出,25个贫困县区达到脱贫摘帽条件。开工建设122个边境小康村。实施2个高海拔搬迁试点;第五,整合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继续做好各级各类援藏工作。

(三)长期建藏。长期建藏,一是将西藏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生态环保、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生态安全屏障的建立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的保障。二是将西藏建设为国家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以高原特色农产品研发为牵引,推动产业升级,打造高原特色农产品精品,推动西藏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三是将西藏建设成为通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西藏边境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家及地区接壤,是陆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枢纽,关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四是将西藏建成国内外重要特色产品市场基地。支持特色产品的研发和藏青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与国内外的经贸合作;发展边境贸易,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着力培育特色产品的国内外市场体系,促进特色产品的生产、销售与国内外市场接轨。五是建设西藏的特色产品经济体系。利用高原特色农、牧、林、文化等产品的要素优势,增强竞争优势和发展能力,加快融入国内外市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六是将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西藏独特的资源,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给旅游业营造较好的发展空间。

(四)凝聚人心。在西藏凝聚人心作为有效应对分裂斗争的主要方式,一是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进西藏各民族的和谐共处。二是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大基础教育在增进民族的公民意识、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上的高度契合。三是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推进服务型、法治化政府的建设。四是关注民生和人民群众的切身需求,抓好精准扶贫和惠民政策的落实,切实把党中央的温暖送到每一户需要帮助的群众手里。五是将维稳的柔性治理与刚性管制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的民生生活方面,多考虑一些柔性治理手段。六是深入实际调查了解老百姓的实际需求,把老百姓的所思所想作为推动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五)夯实基础。西藏的基层作为反分裂斗争的前沿,是民生情况最直接的体现地,夯实基层基础很重要。打牢基础条件,建设好基层,提供政策和制度的保证,将充足的资源投向基层,为加强基层组织和人员的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进一步完善村级流动便民服务中心,方便农牧民群众办事;优化网格化管理,抓好寺庙管理,维护好基层的稳定;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创新基层的社会治理模式,抓好维稳综治工作;加强维稳人员的能力培训,提升应对分裂活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猜你喜欢

治国西藏特色
都是西藏的“错”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神奇瑰丽的西藏
完美的特色党建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