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为例
2019-03-20曹科彦葛林波
□曹科彦 葛林波
一、农村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现状
近年来小学校园欺凌事件频发,2018年3月,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建议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校园欺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2017年12月27日,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指出学生欺凌事件须依法依规处置[1]。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2]。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和政策足以证明校园欺凌现象的严重性,若这一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将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然而,在治理和预防校园欺凌的过程中,受关注的多为城市小学,农村小学的校园欺凌现象遭到了社会的忽视。
(一)农村小学校园欺凌类型。校园欺凌现象中有三种对象,分别为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依据欺凌的手段与方式,可将欺凌行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肢体欺凌,主要通过打、踢、推等形式包括破坏财物等。二是言语欺凌,包括谩骂、戏弄、恐吓、侮辱等言论。三是关系欺凌,主要是操弄人际关系,包括损害名声、排斥同学,时常与言语欺凌一起发生。四是性别欺凌,它是指用与性有关的有害语言、行为或影像等对他人进行侵犯。五是网络欺凌,是利用网络对他人做出的恶意、重复的伤害行为,此种方式的影响更为深远[3]。
(二)农村小学校园欺凌的应对方式。当学生遭遇了校园欺凌时,部分的学生则选择默默忍受,忍气吞声,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力量不均衡,使被欺凌者觉得反抗也没有用,可能还会再次受到欺负。通过问卷和访谈发现,家长和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和判定,使惩治和预防面临更多难题。另外,农村小学的学生家长对于校园欺凌现象并不是特别重视,有些家长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遭遇过或参与过校园欺凌。
二、农村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原因。
1.心理因素的制约。校园欺凌中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行为受学生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较多,其身心问题不太容易受到关注或是及时发现。现行的考试制度和评价手段加重了农村小学生的心理负担,压力增大却得不到释放,产生不安、焦虑甚至生气、愤怒的情绪,有可能发生攻击性行为。大多数欺凌者有着较强的自尊心和自我优越感,难以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行为。被欺凌者胆小被动,当遭受欺凌时,他们不会采取正确的方式应对打击和伤害,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2.同伴群体的支持。同伴群体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生倾向于对同伴群体的认同。尤其是欺凌对象中的旁观者的态度影响着欺凌行为,旁观者的错误判断和错误的选择会进一步迫害被欺凌者。有些旁观者通过直接参与或言语、动作等方式进行煽动、刺激欺凌者,欺凌者受到这样的反馈有可能加重欺凌行为;还有些旁观者对欺凌行为采用冷漠或是不予理睬的态度,实际对被欺凌者造成了更为残酷的伤害[4]。
3.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欺凌行为。学生的暴力和攻击行为大多来自父母或家中的其他长辈,还有受到如今暴力的影视作品和电脑游戏的影响,暴力倾向会渗透学生的心理,习惯用暴力行为去攻击他人,并带动身边的同学共同参与欺凌行为。这些学生不能意识到欺凌造成的危害,认为这是应对矛盾和纠纷的合理方式,当他们开始陷入欺凌的次文化漩涡中,将对其他人的痛苦感到麻木,很难会设身处地体会别人的感受[5]。
(二)学校原因。
1.学校管理的不足。当前农村小学管理的缺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相比学生成绩和教师教学质量来说,学校对学生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学校过度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常规管理。二是学校德育的缺失。大部分农村学校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教授上,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多采用机械灌输的方式,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停留于表面。三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人际关系的建立、健全人格的培养等有着重要意义。
2.教师教育的不当。在校园欺凌的过程当中,除了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这三个对象之外,教师扮演的角色也十分重要,教师责任意识淡薄,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少关注学生的身心问题,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因此,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异常行为,这些异常行为可能转变成校园欺凌[6]。有些教师缺乏处理此类事件的经验,不了解清楚事情的缘由就直接批评被欺凌者,对于欺凌者的关怀也不够,这也许会导致欺凌事件的恶化。
3.校园生活的趣味下降。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过分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7]。一些学校的校园环境优美,硬件设施完备,但是缺乏具体的学生文化活动。枯燥乏味的课堂,单调无趣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对校园生活失去了兴趣。尤其在考试和成绩的压抑下,学生变得冲动、易怒,心中的情绪无处宣泄。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被缩减,同学之间的交往减少,彼此之间缺乏了解,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
(三)家庭原因。
1.家长素质较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多为祖辈,其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道德素质低,还有诸多不良习惯和嗜好,不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这些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法给予其正确的教育和指导,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责任感,攻击性强,性格野蛮粗暴,欺凌弱小和身边的同学。当自己的孩子受到欺凌时,不会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可能教育孩子采用暴力的攻击行为进行反击,造成欺凌现象的进一步恶化。
2.教养方式不当。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也会对学生的欺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一是由于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对于孩子进行的是隔代教育,祖辈对孩子的教育主要为放纵型,缺乏控制,逐渐演变成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在学校里欺凌了他人或遭受了欺凌,父母也不能及时地进行教育批评或者帮助他们解决难题。二是农村家长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家长意识较强,民主的家庭不多,主要采用专治型的教养方式。过于专断或专治忽视了孩子自身的人格,导致孩子性格过于内向,心理问题家长难以发觉。
3.家庭关系不和谐。生活在不和谐家庭环境中的孩子,他们每天都面临家长的争吵和敌对行为,在潜意识中就形成了用暴力或者攻击行为解决问题的心理与习惯。家长之间的冲突或者敌对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性的,孩子的身心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伤害。家庭关系存在问题的孩子,由于家庭结构残缺或父母教育缺位,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照顾,他们的内心更容易受到伤害,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性格也会变得冷漠、孤僻、敏感,也最有可能产生欺凌行为或遭受他人的欺凌。
(四)社会原因。
1.不良风气对学生的错误导向。小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缺乏自我判断的能力,社会的不良风气容易对未成年人产生消极的影响。一方面现代社会媒介如书籍、影片、游戏等中部分含有暴力成分,加上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较低,容易产生认知上的偏差,无法判断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少年的行为对错,甚至盲目崇拜模仿他们的行为,从而产生欺凌他人的现象。另一方面现今网络发展迅速,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会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小学生在接触网络的过程中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2.社会对校园欺凌现象的不重视。社会对于校园欺凌现象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立法惩戒不强。校园欺凌现象一直存在,但只有情况较为严重的经媒体曝光过后才进入公众的视野。一些隐蔽的、危害较小的欺凌行为难以受到关注。目前,针对校园欺凌现象我国还未有完善的治理体系和法律政策,社会对于有欺凌行为的少年儿童不够重视,没有进行正确的教化改造[8]。二是社会宣传不够。社会主流媒体对于校园欺凌的报道和宣传不够,对于学校、家庭欺凌的应对知识的普及以及学生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不足。
三、农村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学生自身应增强防范能力。
1.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校园欺凌所带来的后果的严重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第一,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要学会与人为善,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第二,学生遇到欺凌时,及时报告老师或家长,取得帮助和支持,情节严重的可以由学校教师或家长交给公安机关处理。第三,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不能去欺凌别的同学。第四,要学会坚强,多鼓励自己,提高自己面临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第一,要树立交往的自信心。多与性格开朗的人在一起交往,情绪就会受到感染,自身的交往能力也会有所提升。鼓励学生多参与集体活动,感受与人交往的快乐,这样才能建立起与人交往的自信。第二,要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掌握一定的社交技能,学习怎样建立友谊,维护好与同学的关系。
3.发挥旁观者的积极作用。旁观者的不予理睬和冷漠行为会使被欺凌者感到无助、失落,加剧欺凌带来的内心伤害;旁观者的保护或抑制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止欺凌行为的恶化;而旁观者对欺凌者的协助、煽动会增加欺凌行为的反复性,甚至升级演变成恶性事件。作为旁观者应学会换位思考,体会被欺凌者的处境,及时劝阻欺凌者的欺凌行为。因此,学校和社会需要一起努力,转变这些旁观者的角色定位,共同形成旁观者积极行为的社会规则、态度以及社会期待,以促进同辈群体干预的有效实施[9]。
(二)学校建构完善的防御体系。
1.加强监管力度,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第一,要完善制度,明确预防与治理校园欺凌的措施和标准。除了常规性的学生守则、违纪处罚条例等校规校纪,学校还应该制订专门的应对校园欺凌的规定,把早期预防、事件处理、后期干预等规范化。第二,要加强监管和防治。针对校园欺凌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帮助教师辨别校园欺凌的性质,使其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识别欺凌行为,并尽早进行干预。
2.重视学生德育,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育人是教育的根本,学校可以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进行道德教育。通过主题班会让小学生适当了解与他们学习和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公安人员到学校举行校园欺凌的讲座,帮助小学生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欺凌,懂得如何应对以及寻求何种帮助之外,还要鼓励学生自我教育,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认识社会规范的意义和内容。
3.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第一,学校需要不断加强人员管理工作,并且要增强对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一个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第二,设立心理咨询室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应耐心教育、细心开导。及时对被欺凌者进行心理辅导,教育被欺凌者如何应对欺凌,缓解心理压力。对那些有欺凌行为的学生及时进行沟通,了解欺凌发生的原因,通过心理疏导减少学生的攻击行为。第三,学校还可开设心理宣泄室,帮助学生学会释放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10]。
4.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要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在重视智育的同时要重视德育,不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反对“唯分数论”的功利主义教育取向,教师对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同时教师应当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另外,还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和价值。注重生命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预防和矫正小学生暴力、攻击等不良行为。
5.塑造幸福文化,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第一,学校依据小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实际需要,赋予小学生丰富的校园生活,在忙碌充实的校园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培育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浸润孩子的心灵。第二,教师应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为同学之间创造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形成积极向上、友好互助、和谐融洽的班级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够正确面对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三)家长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1.增加沟通交流,多给孩子关爱和包容。家长应该多关心与帮助自己的孩子。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多与沟通交流,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关怀,注意观察孩子有无情绪上的波动或异常的行为表现。同时,家长不应把孩子交给学校和教师之后就放任不管,而是应该定期和学校联系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多变,家长对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及时捕捉孩子行为上的细微变化和异常表现,配合学校和教师做好校园欺凌的预防工作,提高对校园欺凌的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
2.加强家庭教育,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家庭教育,并使其掌握判断善恶和关怀他人的能力。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在校努力学习,尊敬师长,与同学和谐相处,有问题及时向教师报告。告诉自己的孩子在面对欺凌时一定要冷静,学会寻求帮助,同时,自身要采取适当的手段联系学校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处理;当自己的孩子欺凌他人时,应询问原因并耐心教育,让孩子学会道歉。小学阶段的孩子学习能力较强,家庭正确的引导能够有效预防欺凌行为的产生。
3.加强与学校沟通,促进家校合作。面临校园欺凌这一困境,需要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进行必要而有效的教育干预。家长要加强与自己孩子的沟通,除了学习成绩,还要关心孩子的人际交往,观察孩子日常的言语,纠正孩子的错误观念和错误言行。同时,要加强与学校教师的沟通交流,可通过网络通讯、家长会等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家庭关系和健康状况等,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提早预防可能出现的伤害。
(四)加强社会的正确引导。
1.净化社会环境。通过公安机关、政府有关部门的协助,加大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学校周边的打架斗殴现象,减少对小学生的不良影响。对各类有害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影视作品、书籍等要予以必要的打击,通过惩罚性措施进行有力控制。同时,还要高度重视网络暴力游戏对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另外,采取措施尽量避免社会不良文化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2.发挥社会力量。针对校园欺凌问题,社会应当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提供法律支持,严格监管大众传媒,为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问题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支持。第一,要开展社会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当发现社会不良现象时可通过举报热线进行举报,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不良的社会现象。第二,加强对舆论媒体的管理,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和隐私,宣传欺凌事件的危害,向少年儿童普及法律知识。第三,通过网络媒体可提升人们对于校园欺凌的关注度,认识到欺凌的严重程度和对青少年儿童造成的伤害。
3.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协同合作机制。校园欺凌现象是在多个环境共同作用的背景下产生的,和学生叛逆期、家长溺爱或放任、学校回避、社会风气、社会忽视等都有较大关系,其预防和治理难度也较大。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形成协同合作机制,学校实施治理实践,家长积极与教师沟通,配合学校的工作,社会机构提供全方位协助,才能对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实施综合治理。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重视农村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积极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与社会环境,才能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