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2019-03-20□徐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政治思想

□徐 琨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从传统简单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境状中突破出来,是从技术到思维理念全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同时也是现阶段网络环境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对高校教学变革产生的影响,具体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此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期为同行提供些许经验。

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复杂。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个人组织发布信息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品牌,人人都可以充当“新闻作者”。但网络信息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各种信息鱼龙混杂,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少的麻烦[1]。而且互联网信息中低俗、色情的信息的传播,改变了高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导致学生对原本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信息不感兴趣,甚至引导学生走向了犯罪的道路。还有一些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信息的泛滥,导致学生在价值观方面有着较大的缺陷和问题。学生缺乏相应的能力,学生的身心很容易受到侵害,极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师素养有待提升。新媒体是将互联网和其他各个领域进行有机的结合和融合,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较强的网络信息识别能力以及如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堂的能力[2]。一些教师的教学素养追不上网络发展的步伐,以致于这些教育工作者不能很好地处理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者之间的关系,更有甚者排斥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拒绝将其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尽管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中对网络技术进行了使用,不过从大体上来看,应用互联网依旧停留简单地应用技术层面上,并没有依据学生兴趣爱好以及网络技术具备的特征创新内容和形式,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任何兴趣,以致于学生从不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比较滞后,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在亲情、道德、意识层面的教育严重匮乏[3]。

(三)思想政治教育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互联网具备较强的开放性,可以实现各种文化的连接和融合,不过,在大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及思想意识正处于塑造的时期,正是学生树立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西方文化的冲击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观念,而且西方文化的大量传播,高校学生开始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一些学生在选择这些开放性和自由性较强的信息时,很容易陷入尴尬的境地。一些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自己国家意识形态、文化理念的传播,甚至是诋毁我国的经济制度以及社会政策。利用文化入侵的方式破坏原有的健康文化理念,高校学生会出现思想混乱状态。而且一些敌对分子,会利用极为方便的互联网进行价值观念的深入,企图进行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重要地位的摇动,动摇学生的信念和信仰。现阶段学生的世界价值观逐渐趋于西方化,在中西方文化、思想不断冲击、相互激荡的情况下,高校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和思维观念极容易发生变化。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一些西方国家通过新媒体言论自由的方式,隐蔽的渗透到我国境内,特别是对于社会经验浅薄的大学生,会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使其政治态度和立场发生动摇,长久以往将会成为国家不稳定的危险因素。

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渠道更宽。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主要为较为传统的教学课程、社会实践、建设校园文化,这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在新媒体时代,有关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均可以被打破,互联网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最新载体,可以实现高度的共享性。构建网络教学课堂,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将社会上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演讲和报告引入,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信息层面和水平。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般都是以一对一的方式开展,相关教育工作者可以和学生促膝长谈,可以将学生个人的思想问题很好地解决,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广泛地传播教育内容。在互联网全面覆盖的现阶段,进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空间的开辟,互联网可以将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堂之外、校园之外,而且还可以拓展到国外,可以构建全球性思想和文化教育的体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手段现代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在高校教学中的普遍使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备更高的丰富性和灵活性。计算机模拟现实,可以给学生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促使相应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对相应教学内容的兴趣。高速信息的传播促使高校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相应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多渠道和多方面地进行相应教学内容的获取和汲取,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交流便利性以及反应的速度。此外,互联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技术平台,进行互联网的合理应用可以联动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将学生从虚拟中拉出来,增加学生实践生活经验。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在现阶段,高校都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立,互联网可以很好实现条块分割的打破,现有资源得以充分整合,可以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各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应用效率得以提高。同时,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源浪费现象得以很好避免。高校的宣传媒体可以将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移置到互联网上,思想教育和大众传媒的有机结合得以实现。这里所说的移置不是简单的教学和互联网结合,而是相互渗透、融合,相应的内容要有相应的侧重点,可以进行层次性的良好体现。此外,在世界各国文化的融合方面,互联网将时空界限打破,促进了中西方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融合和交流,为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高校可以从西方文化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将西方比较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三、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途径

(一)构建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对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可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继续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旋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面对相关挑战,高校要利用互联网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新形式的探索,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具备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探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高校可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软件的设计,进行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模式的探索,通过互联网将静态的文字教学内容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软件,促使学生可以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软件进行教育内容的选择。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大学教育思想、方式和手段有着深刻的影响,高校要基于互联网进行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模式的探索,将互联网打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可替代的基础平台。高校可以进行优秀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聘请,利用这些教师参与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中,推动网络上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增加,推动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心理教育的开展。例如,高校可以充分的利用手机终端平台,开发出符合各自特点的APP或是微信的公众号,供学生下载使用。这样不仅能够准确及时的向学生发布信息,而且能够在后台数据上监测到学生的使用动态。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讲座或是谈论会的活动,让学生能够及时参与,提高自身信息的传播度。

(三)适应新型环境。高校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正视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互联网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充分认识,适应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高校要强化网络信息资源意识,要善于寻找和分析、利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的网络信息,汲取有效合理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将互联网当做传播世界文化和思想的主要载体,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认识,进行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

(四)放眼全球坚定政治立场。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整个地球已经没有没有明显的地域区别,在信息的连接下成为一个地球村,但是国家的分别依旧存在着,境外反动势力对我党的挑战,对我国的动摇从未停止,而且手段愈发激烈,情况更加复杂。作为高校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当今政治局势的复杂,肩负对祖国新生力量的教育工作,应时刻牢记自己的政治立场,放眼全球的形式,做到警钟长鸣,红线常在。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与机遇,对这些挑战和机遇进行具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提供依据,并通过相应的策略使高校有效应对挑战、把握机遇,进行良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