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论和时代意蕴
2019-03-20李浩东刘婧婧
□李浩东 刘婧婧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次被提出。民生民本思想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同时该思想在最新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占据着极为显要的位置。为中华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历史使命。这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的体现,深刻解读这一思想有利于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有利于增强人民的主体性地位,也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进而实现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中国传统的民生思想。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民生思想就像是一颗璀璨的珠宝,其光芒闪耀了几千年。炎帝神农氏看见百姓生病,痛苦不堪,却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来缓解疼痛,便心生怜悯。他发誓要尝遍天下所有的草药,找出能解除病痛的良药。为此炎帝多次中毒,最终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他为百姓作出的贡献使他得到了极大的尊崇。到了西周时期,这种重民、保民意识逐渐升华为一种思想,周王汲取了商王朝政权失人心而导致最终覆灭的教训,开始重视民生,出台“敬天保民”思想。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各家各派思想的出现,民生思想也在这次史无前例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得到飞速的发展。齐国名相管仲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管子·霸言》中提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直接将人民与国本、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很高的价值。宋代改革家李觏提出了“安民养民”思想,认为“生民之道食为大”。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有“民者,国之本也”一说。这说明领导者很早就看出人民才是维持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
(二)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认为,由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和按需分配的分配方式,使得共产主义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高级阶段,也是最稳定最和谐的社会状态。这便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最完美体现,也可以说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为这个目标的最终实现制定出了详细而可行的步骤。所要采取的第一步行动便是实行暴力革命,彻底推翻原有的资产阶级统治,在此基础上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政权组织,进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为根本的政治前提。第二步便是利用新生而有强大的无产阶级专政力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国家进行彻底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大改造,建立全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确立一系列新的经济制度。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经济基础。第三步是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因素,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大力发展生产力水平,为社会的繁荣发展和全面进步积累强大的物质基础。
伟大的无产阶级家列宁曾经指出;“共产党员不过是沧海一粟,不过是人民大海中的一粟而已。”[1]列宁信任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位置。这让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先是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又在国内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新中国的领袖毛泽东就“以人民为中心”这一理论观点提出了具有时代性的独到见解。毛泽东的人民群众思想具有三个特点,突出强调了党群关系的重要性、突出强调了下层人民的作用性、科学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2]。通过这三大特点,也不难看出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发展前人关于人民群众的观点、作出创造性的贡献也与当时特定的历史阶段密不可分。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给人们留下了伟大的改革思想,而他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论断则是这一思想最为鲜明的特点,并且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诸多内容之中、落实在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之中,有效地引导社会发展的步伐。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福利。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4]从这些真诚朴实的话语中,不难看出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注。要坚持深入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打好群众基础。为官一任,就是要造福人民群众。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长期执政。
(二)当今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也标志着我国长期以来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这种转变具体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而在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努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无疑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社会矛盾的改变,把人民放在了首要地位,要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
(三)五大发展理念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前进方向。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由“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的需要进行转变,由此,咱们要认识到这是关乎我国前途命运的一场深入变革。这种发展方式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一种统筹兼顾式、是真正的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为最终目标的发展。
1.发展是第一要义。我国现阶段仍要坚定不移的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这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基本需要首要条件。当前,国家在科研教育领域加大投入,并将创新驱动发展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大对创新领域的投入,不断推进各方面、各领域的创新,以此来进一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动力不足的问题。
2.协调是必要的方式。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社会的进步不仅仅是经济产量大小,应该是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推进。我国现阶段面临十分严峻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从空间上看,东部西部发展极不均衡;从区域来看,城市和乡村又存在极大差距;另外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不相匹配。
3.绿色是重要的基准。建设生态文明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息息相关,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片面的追求产量和速度,想加快填补以前欠下的巨额“债务”。其结果就是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但也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造福子孙后代,绿色发展就是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护来进一步解决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可持续的问题,这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追求,也是实现我国社会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开放是为了让我国经济发展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闭关锁国,关起门来自己发展。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要积极打开对外开放新的历史局面,做到开放的内涵丰富多样,对外开放水平必须进一步提升。此外,还要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联合国维和等重要问题上要积极地参与。
5.发展产生的成果最终是为了让人民共享。所以首要任务是要弄清为什么要发展,发展的主体又是谁。党和政府应该出台合理有效的制度,让人民群众在共享发展中体会到的更多获得感,从而使人民更加团结一心,携手朝着实现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在新形势下,只有将公平正义摆在突出位置,打除一系列陈旧的观念,才能有效促进共享发展。人民主体地位不动摇始终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和出发点,党和国家始终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目标,不断探索和努力。千言万语凝结成一句话就是“人民至上”,就是要把工作具体落实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通过人人参与其中、人人贡献力量、人人享有成果的方式,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善民生
(一)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一便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要坚持走带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研发、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样不仅可以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还可以有效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保护自然环境,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要改善民生,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把目光聚焦在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上,重点关注在生活上最需要关心的群众,落实好群众诉求高的事情。
1.扩大就业机会,充分保障就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对于选择自主创业的人,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坚持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惠民政策。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就业,各地相应出台了优惠条件,南京出台40岁以下本科生可以直接落户南京,先落户后就业的政策,武汉等地也相继出台相应政策,吸引人才就业。
2.一定要将百年大计教育事业办好。当前,教育资源分布较为不均匀,地区性差距较大。对此,党和国家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财政性的教育经费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此外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的待遇,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努力缩小城市与乡村教育之间的差距。
3.要完善医疗服务系统。人民的健康水平是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贵”这一尖锐的医疗问题,还存在着医疗资金的投入不足,医疗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均匀,医院的承受能力远达不到人民的需求,医保的保额相当有限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党和国家要建立完备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让每一个公民享有公平的健康服务。
(三)做好精准扶贫,打好扶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扶贫开发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社会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是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进而消除贫困,最终使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这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不懈奋斗的方向,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要求。国家还要完善制度,因地制宜,将扶贫工作做实做细来,最终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四、结语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后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十九大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天起,就一直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密切联系群众、不忘初心,就是不忘这个情怀;牢记使命,就是要牢记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这一伟大思想的指引下,要始终牢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理解人民的主体内涵,达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