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3-20王毅贞张玉丽裴海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5期
关键词:川崎黏膜护理人员

王毅贞 张玉丽 裴海燕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福建省厦门市361000

小儿川崎病是一种全身性、自限性、原因不明的血管炎性综合征,好发于2~4岁儿童[1]。患儿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淋巴肿大、斑疹、皮肤黏膜受损、手足肿胀等症状。急性发作时容易引起冠状动脉改变。并发冠状动脉瘤、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形成后天获得性心脏病,危及患儿生命安全[2]。近年来,小儿川崎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约有25%的患儿会并发冠状动脉改变,给患儿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经济负担。对患儿的异常表现提高警惕,及时诊治,加强对疾病知识宣传教育,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控制病情,改善患儿预后有重要作用[3-4]。本文就19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患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儿科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8例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5个月~8岁,平均年龄(4.6±0.7)岁;病程3~8d,平均病程(5.9±0.5)d;冠状动脉瘤4例,二尖瓣返流6例,心律不齐2例。对照组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4个月~8岁,平均年龄(4.5±0.8)岁;病程4~8d,平均病程(6.0±0.6)d;冠状动脉瘤3例,二尖瓣返流7例,心律不齐2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经血尿常规、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确诊;(2)患儿主诉为持续高烧、手脚红肿、结膜充血等;(3)本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会审批,患儿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2)无法配合随访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密切关注患儿临床症状表现情况,每隔2~4h测量1次体温,监督患儿合理用药,告知患儿家长护理注意事项,加强巡视。

1.3.2 研究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护理方法:(1)发热护理:持续高热是患儿常见症状,包括弛张热、稽留热等,持续几天体温超过40℃,损伤机体功能。给予大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控制体温,同时给予温水擦浴、头部冷敷等物理降温方法,每隔1h测量1次体温,直到体温恢复正常。叮嘱家长及时擦干汗液、勤换衣物、穿着棉质衣物,保持皮肤卫生。病房要定时通风,严格消毒,防止细菌滋生。叮嘱患儿多饮水,补充水分,饮水量较少的患儿给予静脉补液,维持酸碱度、水电解质平衡。(2)用药护理:告知家长川崎病合并冠脉改变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药物作用、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丙种球蛋白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血清抗体,具有抗病毒、增强免疫力、抗炎作用,是川崎病的主要治疗药物,但是价格昂贵,护理人员应告知该药疗效、价格、不良反应,尽早用药。严格遵循现配现用、无菌操作技术,静脉滴注速度为10~40滴/min,滴注速度缓慢,防止发生过敏反应。(3)口腔及皮肤护理:发病期间患儿容易出现扁桃体肿大、草莓舌、口腔黏膜红肿、丘疹等黏膜损伤情况,护理人员告知家长黏膜护理的重要性,对患儿用品严格消毒,排便后用温水冲洗臀部,擦干皮肤。每次进食后用生理盐水漱口,用软毛牙刷刷牙,以免对患儿造成口腔黏膜的二次伤害,防止口腔细菌滋生。嘴唇干裂患者可涂抹鱼肝油、石蜡油,尽量选用柔软、清淡的流质食物,饭后及时漱口,防止残留食物残渣。结膜出血者每天用氯霉素滴眼液清洗眼睛2次,避免光线刺激,监督患儿不要用力揉眼。四肢水肿患儿抬高患肢,防止压迫患肢。帮助患儿勤剪指甲,用消毒剪清理结痂、脱皮,禁止患儿抓挠皮肤。(4)并发症护理:发病早期炎性细胞浸润损伤冠状动脉,会引起动脉内膜、中膜弹性层破裂、坏死,同时累及心脏瓣膜、心包、房室传导系统、心肌,应每8h听诊患儿心尖搏动,持续动态监测心功能状态,记录结果,评估患儿心脏情况。年幼患儿发热程度与心动过速不成比例,本护理人员要注意记录患儿脉搏、体温,注意观察患儿有无第三心音、吹风样杂音,合理调整补液量,防止出现心衰。对患儿行心脏彩超检查,有二尖返流者给予强心剂、利尿剂等。心力衰竭患儿有紫绀、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双下肢浮肿、鼻翼煽动、肺部湿啰音、颈静脉怒张等症状体征,护理时注意听诊呼吸音、外周脉搏,记录尿量,取坐姿、半卧位置以减少静脉回流。

1.4 观察指标 随访1个月~4年,记录两组患儿治愈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冠脉复常率、并发症发生率(猝死、心力衰竭、溶血反应)、住院时间。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口头咨询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满分100分,由患儿客观评价,记录评价结果。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护理前,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研究组治愈率(94.74%)、冠脉复常率(100.00%)均优于对照组(63.16%、68.42%),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1 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发病机制 小儿川崎病属于小儿出疹性结缔组织病[5-6]。患儿有持续高热、斑疹、杨梅舌等症状, 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会损伤冠状动脉,也是患儿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7]。尽早确诊,在规范治疗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稳定病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对比

3.2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规范化的新型护理干预模式,由临床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护理,满足患者的全面需求。多数家长对川崎病相关知识了解少,因患儿发病急而情绪激动不利于治疗工作的开展[8-9]。给家长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发热时合理使用退烧药物,让家长掌握物理退烧方法、开窗通气可以帮助患儿尽快恢复正常体温。目前临床主要采用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水杨酸类药物进行治疗,药物作用、价格、不良反应不同,护理人员告知家长用药知识可以帮助患儿提高用药依从性,达到预期疗效。年幼患儿活泼好动,皮肤黏膜损伤时患儿容易抓挠患处,引起感染,家长做好患儿的皮肤卫生管理及监督工作,提高患儿的舒适度。用软毛牙刷刷牙、生理盐水漱口可以保持口腔卫生,保护口腔黏膜[10]。急性发作期容易出现持续冠状动脉瘤存在、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密切关注患儿脉搏、心率、尿量等变化情况,做好护理记录可以了解患儿恢复情况,对并发症提高警惕,做好防范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家长、患儿沟通,主动关心患儿,消除家长的不良情绪,拉近护患关系[11-12]。研究组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治愈率、冠脉复常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且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川崎病合并冠脉异常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治愈率,加快患儿康复,减少并发症,患儿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川崎黏膜护理人员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miRNA-145和miRNA-143在川崎病患儿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82例后壁黏膜完整隆凸阴道缩紧术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