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2019-03-20于凤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良性弹性

于凤辉

(清远市人民医院门诊四楼超声科 广东 清远 511500)

甲状腺肿瘤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疾病有着发病隐匿的特征[1]。因此,在早期对患者开展行之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最近几年,超声造影已经成为了医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话题。但值得说明的是,其在诊断甲状腺肿瘤方面中,仍旧处于探索阶段内。在给患者开展乳腺检查中,通常使用超声弹性成像加以实现。其在诊断甲状腺肿瘤方面报道较少。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拟进行手术的37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开展了常规化超声、超声造影、弹性成像以及联合检测。得出心得,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拟进行手术的37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共计426个低回声结节,除却囊实性/囊性结节外,良性290个,恶性136个。男患者118例,女患者260例,年龄区间为19.52~73.66岁,平均年龄为(48.52±2.17)岁。结节规格为0.36~4.21cm,均值为(1.52±0.41)cm。

受试者经常规化超声、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检查,且受试者均经手术病理/细针穿刺活检证实。

1.2 方法

使用日立公司的Hitachi Ascendus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8MHz。病患仰卧位接受检查。经二维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之后,切换至弹性模式,实施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操作过程中,尽可能将颈部和皮肤贴合,受力方向尽可能和皮肤垂直,择取感兴趣区域(ROI)包含病灶以及四周相对正常组织[2]。后切换到弹性成像模式,取样框取≥2倍病灶大小,用探头对病灶进行稳定、匀速的加压与释放,当压力与压放频率综合指标稳定在3~4时冻结并存储图像。

1.3 超声图像分析和诊断标准

指派两名富有经验的超声医师,独立的对图像开展评价。在此之后汇总诊断结果。当意见不统一时,共同讨论,取得最终结果。

造影图像分析包含:(1)增强水平。当病灶增强达峰时间回声强度和四周甲状腺实质相比,可详细分为高增强、等增强以及弱增强三类。(2)增强均匀水平。病灶增强达峰时间内部增强,详细可分为不均匀性增强以及均匀性增强。

弹性分级和诊断标准为:实验综合国内相关文献,对弹性超声成像应用于甲状腺结节方面评价标准加以分析。依照甲状腺结节在超声、弹性成像图中的颜色差异,将Ⅰ~Ⅱ级判定为甲状腺良性结节。将Ⅲ~Ⅳ级判定为甲状腺恶性结节。判定联合诊断结果时,以并联方式,在两类检查方法中,只要其中一个判定病灶为恶性,就诊断为最终结果为恶性。

1.4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相关结果加以分析.将病理诊断确定为甲状腺恶性结节为最终标准,并将超声造影以及弹性成像、联合检查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敏感性是为纵坐标,1-特异性为横坐标,绘制出多变量,观察出ROC曲线,当P<0.05时,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超声造影结果比较情况

2.1.1良性结节 共计290个结节。212例为甲状腺肿。172例为均匀性增强,其程度和甲状腺实质相同。18例呈现出均匀性增强趋势,22例为非均匀增强。68例为均匀高增强。强度比四周甲状腺实质高。4例为亚甲状炎,呈现为等增强趋势。2例为甲状腺瘤,非均匀性弱增强。4例为缝线肉芽肿非均匀弱性增强。

2.1.2恶性结节 共计136个恶性结节。128个为乳头状癌,2例为滤泡状腺癌,2例为髓样癌。76个恶性结节在注入造影剂之后,表现为整体化弱增强趋势。44个结节表现为结节四周造影剂进入,核心部位可见星点样造影剂注入,非均匀弱性增强。6例为等增强,10个为高度增强。

2.2 患者不同病理类型病灶超声弹性成像分级详情

见表1。

表1 患者不同病理类型病灶超声弹性成像分级详情(例)

2.3 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和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情况

见表2。

表2 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和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情况[n,%]

2.3 超声造影、弹性成像以及联合检查ROC曲线比较情况

见表3。

表3 超声造影、弹性成像以及联合检查ROC曲线比较情况

3 讨论

当前,我国各地逐步开展了甲状腺普查活动。和以往相比,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呈现出了显著上升的趋势。最终结果的性质直接关联到患者手术方法选择。常规超声诊断在确定甲状腺结节物理性质中较为敏感。恶性甲状腺结节声像图特征主要体现为:边界模糊、四周浸润。而内部则表现为低回声,四周非规则性低回声晕,微开化和结界内部血流分布异常。但值得说明的是,常规化超声在应用时存在一定的误诊和漏诊率。目前,使用常规化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时,仍旧将血流情况视为良恶性鉴别的重要指标[3]。但并不是所有的恶性结节在多普勒超声下就可以测量到血流信号。所以说,使用何种有效方式,提升临床对于恶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减少漏诊误诊率,已然成为了当前医学研究的目标。

和以往相比,我国超声造影技术呈现出了稳步发展的趋势。当前,其已经成为了超声医学的热门研究话题。超声造影主要经过造影剂进入到肿瘤血管之后,令血管强度增加,进而加强血管对比度。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为丰富的血管分布以及血流情况。因为恶性肿瘤在血管数量、结构、形态均和和良性结节存在一定差别。所以说,使用超声造影诊断良恶性肿瘤,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4-5]。

超声弹性成像为甲状腺超声检查的进一步拓展。这种方法能够全力弥补既往超声无法评估组织硬度的空白,且也能进一步加强了超声定性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空间。在使用该方法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结节的硬度越高,就代表恶性风险越大。本组实验中结果显示:甲状腺癌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一般为3~4分,而良性结节一般为1~2分。和良性结节相比,甲状腺癌的硬度有显著较高。将硬度为Ⅲ级或者Ⅲ级以上视为判定恶性结节的标准。弹性成像在诊断甲状腺结节方面的敏感性为85.3%、准确性为87.9%、特异性为89.0%。但值得说明的是,影响弹性成像技术最终结果的因素很多,进而受到甲状腺结节位置、规格以及操作者主观因素影响。本组甲状腺癌患者中,共计16名患者漏诊,弹线分级在Ⅱ级以下。在290个良性细节中,18例弹性成像分级在Ⅲ级以上,因此弹性成像存在假阴性以及假阳性。

综合以上因素,本实验将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全面结合对比联合应用和单独应用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结果证实,和单一检查相比,联合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更高。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并且联合检查的ROC曲线面积更大,因此诊断价值也就更高。由于超声弹性成像以及造影可以在不同的角度为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提供可靠信息,上述两者有着相互补充的效用。所以说,超声造影以及弹性成像可以提升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并且上述两类检查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提升诊断疾病准确性。但值得说明的是,作为一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其也有不足之处。即便是联合检查,也存在误诊、漏诊情况[6]。因此,我们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应当结合病患的自身病史以及影像学手段加以综合判断,目的在于全面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良性弹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