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函山房辑佚书·连山》佚文还原及文献价值举隅
2019-03-19杨柳青
杨柳青
摘 要:《连山》原书已散佚,清代马国翰在《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辑录其佚文数量最多,共计15条。对这些佚文逐条考证可知,其中6条佚文来源明晰无争议,另有2条争议颇多但经考证应无误,其余7条佚文均存在讹误。讹误分三类情况:一是来源模糊有臆测之嫌者;二是辑自伪《连山易》者;三是误署佚文来源者。还原后的《连山》佚文颇具文献价值,既可为夏代时已有典籍产生的观点增添实证,也可将嫦娥奔月神话故事的起源从《归藏》向前推进至《连山》。
关键词:《玉函山房辑佚书》;《连山》;佚文还原;文献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1-0159-06
一、引言
众所周知,《连山》乃“三《易》之一”,其名初见于《周礼·春官》,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据马国翰描述《连山》沿革时引桓谭《新论》“《连山》八万言”之语可知,两汉时期此书犹藏于官府。此后晋人皇甫谧《帝王世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和唐代李淳风《乙巳占》皆引《连山》,可证其仍存于世。《旧唐书·艺文志》著录《连山》十卷,司马膺注。宋元以降,《连山》渐佚,今可依据的只有清人辑本,其辑而成书者,有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王谟《汉魏遗书钞》本、观沫道人《闰竹居丛书》本,其中马辑本最为完备,辑佚《连山》佚文数量最多,使后人得以考辨其原。
然历史上伪作的《连山》不断出现,《北史·刘炫传》云刘炫“伪造书百余卷,题为《连山易》《鲁史记》等”。《隋书·经籍志》“五行类”著录梁元帝编写的《连山》三十卷。晁公武《郡斋读书记》曾提及宋张商英伪造的《三坟易》中包含《连山易》。据此,许多学者指出马国翰所辑《连山》佚文大多不可信。笔者以为,马氏凭一己之力辑佚于浩瀚古籍,疏漏在所难免。本文拟对《玉函山房辑佚书·连山》中的佚文逐条考辨,试图还原其真相。
二、《玉函山房辑佚书·连山》佚文真相考辨
马氏所辑《连山》一卷共计5800余字,其中佚文15条,附诸家论说59则。这15条佚文可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无误之佚文,第二类为有争议或讹误的佚文。后者又分三种情况:一是来源模糊有臆测之嫌者,二是辑自伪《连山易》者,三是误署来源者。现逐类讨论之。
(一)佚文无误者
此类共计8条,其中第一、二、三、四、七、九条佚文来源明晰几无争议,第十条和第十二条虽争议颇多,然经考证应无误。列举如下:
第一条:剥
上七曰:数穷至剥而终吝。(黄佐《六艺流别》引有“曰”字、“吝”字,罗泌《路史》引有“而”字)
象曰:至剥而终,亦不知变也。(黄佐《六艺流别》引有“曰”字及上句,罗泌《路史》引有“亦”字)①
第二条:复
初七曰:龙潜于神,复以存身,渊兮无畛,操兮无垠。(罗泌《路史》引无“曰”字,黄佐《六艺流别》引作“复上七曰:龙潜于渊,存神无畛”)
象曰:复以存神,可与致用也。(《六艺流别》引无“与”字,《路史》引无上句,作“象可与致用也”)
第三条:姤
初八曰:龙化于蛇,或潜于窪,兹孽之牙。(《路史》引作“初六”,无“曰”字;《六艺流别》引作“姤初八曰:潜蛇于窪,兹孽之牙”)
象曰:阴滋牙,不可与长也。(《六艺流别》引无“与”字,《路史》引无“曰阴滋牙”四字,云:“象:不可与长也。”)
第四条:中孚
初八:一人知女,尚可以去。(黄佐《六艺流别》)
象曰:女来归,孚不中也。(黄佐《六艺流别》)
这四条佚文文字风格相似,皆为卦爻辞。均辑录于南宋罗泌《路史》或明人黄佐《六艺流别》,出处明晰,基本无异义。另清代观沫道人《闰竹居丛书》所辑仅有前三条。
第七条:有崇伯伏于羽山之野。(郦道元《水经注》)
第九条:禹娶塗山之子名曰攸女,生启。(皇甫谧《帝王世纪》,《太平御览》卷一百三十五)
第七条和第九条也无争议。这两条佚文和第八条“鲧封于崇”都与夏代相关,均属记事之辞,涉及的人物有鲧、禹、攸女、启。第八条佚文出处有误,故在下文讨论。第七条辑自郦道元《水经注·淮水》,核检原文,明确为“《连山易》曰:有崇伯鲧伏于羽山之野”②。至于第九条,《太平御览》卷一百三十五引皇甫谧《帝王世纪》言:“《连山易》曰:禹娶涂山之子名曰攸女,生余。”③原文曰“余”而非马氏所云“启”,余是启的别名,《帝王世纪》云:“帝启,一名建,一名余。”④二者虽为一人,然辑录时应保留原貌或予以标注,不宜径改。
第十条:有冯羿者得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无恐无惊,后且大昌。”姮娥遂讬身于月。(李淳风《乙巳占》)
第十条佚文争议颇多,然笔者认为无误。据马氏所注出处,此条辑自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的《乙巳占》,核对原书,该段引自卷一《天象》篇:
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而乃缺唇,阴之精,其数偶。其后有穷羿者,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无恐无惊,后且大昌。”姮娥遂讬身于月,是为蟾蜍。⑤
这段话其实出自张衡的《灵宪》。《灵宪》为天文学名作,原书早佚,《后汉书·天文志》刘昭注曾引录,被马氏辑入《玉函山房辑佚书》卷七十六,归于“子编天文类”,李淳风所引与《灵宪》佚文稍有出入,为“象兔,阴之类,其数偶。其后有冯焉者,羿请无死之药……”,其后均同。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将此条辑入《归藏》。后世争议主要集中在认为马氏误将《归藏》佚文归入《连山》,引证的资料有:《文心雕龙·诸子》曰:“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嫦娥奔月。”《文选》卷十三谢希逸《月赋》李善注引《归藏》曰:“昔常娥以不死之药奔月。”⑥王僧達《祭颜光禄文》李善注引《归藏》曰:“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⑦《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十四引《归藏》曰:“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1993年荆州出土王家台秦简《归藏》曰:“昔者恒我窃毋死之[药](307)/□□奔月,而攴(枚)占□□□(201)。”观之,上述《归藏》内容与第十条佚文相类,故许多学者认为将第十条辑入《归藏》更合情理。然而,马国翰在《归藏》卷逸文中辑有“昔常娥以不死之药犇月”之句,文献来源正是《文选》卷十三谢希逸《月赋》注,《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十四,卷后诸家论说中也引上述《文心雕龙》之语,故马氏应熟知这些文献,但仍然将第十条佚文归入《连山》而非《归藏》。笔者认为马氏所辑应无误。
首先,《文心雕龙》《文选》《太平御览》等著作十分普及,应是古代学人熟知的书目,马国翰在辑佚过程中不可能忽视这些著作,并且他在《归藏》卷中也辑入“昔常娥以不死之药犇月”句。马国翰在熟悉这些引证的前提下仍将第十条佚文归入《连山》自有他的道理。一是《连山》和《归藏》本就有近似内容,二是《连山》繁而《归藏》简。比较上录《连山》佚文与《归藏》佚文不难发现,《连山》内容要详实得多,不仅人物众多,情节丰富,因果完备,还记载了姮娥奔月前的占筮行为和占辞文本,而《归藏》佚文中缺失这些内容,故笔者推测第十条为《连山》佚文无误。
《连山》繁而《归藏》简还有文献依据。东汉桓谭《新论·正经》曰:“《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夏《易》烦而殷《易》简。”又曰:“《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⑧即一种藏于内宫密室,一种藏于宫外。一个是八万余言,一个是四千余言,繁简分明。明代黄宗炎曾质疑《连山》八万言:“夏之文字几二十倍于文王、周公之辞,岂古昔之方册乎?为此说者亦不明古今之通义矣。”学界现基本认为夏代已有典籍,而黄氏仅以前代著作的文字数量不可能是后代著作的二十倍为据,来质疑桓谭之言是没有说服力的。桓谭为两汉之际的经学大家,其年代近古,且直通朝廷,所言应有所本。同样在《新论·正经》这一篇目中,桓谭还云:“《古论语》二十一卷,与齐鲁文异六百四十余字。《古孝经》一卷二十章,千八百七十二字,今异者四百余字。”此间接说明桓谭在统计古籍篇幅时极为严谨,故他对《连山》《归藏》的篇幅也不敢轻言。有学者根据桓谭在东汉时所任官职,分析得出他应有资格查阅太卜和兰台處藏书的结论,认为“桓谭做议郎(专掌皇帝的顾问应对,可参与朝政)、给事中,是皇帝的专职智库,需要很广的知识面,当有广泛查阅朝廷秘籍的权利”⑨,笔者深以为然。故桓谭所言应有根据。此外,依生活常理推理,《连山》有“八万言”规模并非完全不可能,夏代历经四百余年,占筮作为国家极为重要的活动,必定伴有一定的记录,在如此漫长的历史时段内积累大量记录,汇总成大规模的夏《易》蓝本当有其可能性。文字记录大约经历了一段由简到繁又由繁返约的过程,《归藏》“四千三百言”,《周易》经文共计4162字,两者规模相当,是以商周之《易》已由夏代之繁而返简。
第十二条: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干宝《周礼注》引云:“此《连山》之易也。”罗泌《路史·发挥》亦云)
第十二条佚文因出现在传世文献《易传·说卦》中,历来不乏争议。对这一重合现象,前修时贤所持观点大多是《说卦》中的“帝出乎震”一句为《连山》之遗说。如南宋朱元升《三易备遗》引此句云:“实与洛书卦位相应……夫子《说卦》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杜子春谓《连山》作于伏羲,因于夏后氏,不其然乎!愚于是述《连山》备遗。”⑩另外时贤有云“此言后天卦位,《周易》用之” B11 ,认为是《周易》沿袭了《连山》,“《说卦》之文,皆自古相传之易说。又以见后天方位不始于文王,古连山氏已有” B12 。有学者不认同此说,认为此佚文出自伪《连山》,是东汉之《连山》:“盖刘歆之徒作《连山》,本是剽掇故易书而为之,《周易》经传亦是其采用的重要目标,所以此文当是《连山》剿袭《说卦》,而非《说卦》用《连山》。” B13 笔者认同朱元升的观点,正如《周礼·春官·太卜》所言,三《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本就是一脉相承,八卦之义一,且晋代干宝和南宋罗泌明言“此连山之《易》”,《易传·说卦》应是沿用《连山》遗说,此佚文无误。
(二)佚文有误者
1.来源模糊,有臆测之嫌者
这类佚文共计5条,逐条分析如下:
第五条:阳豫
第六条:游徙(罗苹《路史注》:“《春秋演孔图》:‘孔子成《春秋》,卜之,得阳豫之卦;《史记》:‘始皇得镐池君璧,言明年祖龙死。卜之,得游徙吉,阳豫、游徙,《连山》卦也。”)
这两条佚文辑自罗苹《路史注》,仅有卦名,没有卦辞。按罗苹语,“阳豫”引自《春秋演孔图》,“游徙”引自《史记》。但出处中仅提到两个卦名,并没有明确指出属于《连山》,而罗苹得出的结论“阳豫、游徙,《连山》卦也”就不免武断,有臆测之嫌。考之,《春秋演孔图》宋均注:“阳豫,夏殷之卦名”,古代学者们多以《连山》为夏《易》 B14 ,或许罗苹据此将“阳豫”归为《连山》,然纬书《春秋演孔图》可信度存疑,且这里孔子所得的“阳豫之卦”应是《周易》之豫卦,“豫卦震上坤下,震为春,坤为秋、为文,以象孔子所作之书名《春秋》也” B15 。“游徙”归入《连山》更无凭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原文未云“游徙”为《连山》卦名。马国翰直接据罗苹之语辑录佚文,有失考辨。
第十三条:同复于父,敬如君所。(《春秋左传》:闵二年,鲁史卜楚丘之父,筮之,遇大有之乾。程迥《古占法》引之云:“此固二易之辞也。”)
第十四条: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春秋左传》:僖十五年,晋卜徒父筮,卦遇蛊)
第十五条: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春秋左传》:成十六年,战于鄢陵,公筮之,史曰:“吉,其卦遇复。”顾炎武《日知录》引此二节云:“即所谓三易之法也。”并附于此)
这3条佚文均辑自《左传》,所引皆不见于《周易》。马氏仅从程迥所言“此固二易之辞”和顾炎武的推测“所谓三易之法”就将此3条归入《连山》,实无说服力,不论二人推测是否可信,都未明确将其归为《连山》,这些佚文来源的可靠性需进一步讨论。
洪迈在《容斋随笔》卷八曾引《左传》中的10条占辞,包含上述3条,并称这些占辞皆不知其源头,后引杜预注曰:“凡筮者用《周易》,则其象可推。非此而往,则临时占者或取于象,或取于气,或取于时日、王相以成其占。若尽附会以爻象,则架虚而不经。”洪迈以杜注为通论,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然亦安知非《连山》、《归藏》所载乎?” B16 他认为这些占辞不见于《周易》,抑或出自《连山》或《归藏》。针对这一问题,孙诒让认为这是源于周代占筮时“三易并用”,《洪范》记载“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金縢》“乃卜三龟,一习吉”,《士丧礼》“卜日……占者三人”,这些均是三易兼用之证。易学家尚秉和也云:“春秋时,皆三易并占。《左传》《国语》所谓‘艮之八‘泰之八及所引繇辞为《周易》所无者,先儒皆谓为二易之辞也。” B17
除了《左传》中的这几条筮例,《国语》中也有不见于《周易》的筮例,这些都可作为周代占卜时也用《连山》《归藏》之据。再加上《周礼》中的“太卜掌《三易》之法”和“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等语,周代三《易》兼用大致不谬。回到这3条佚文,程迥和顾炎武的推测应是无误的,当为《连山》或《归藏》之文,然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其出自《连山》而非《归藏》,马国翰贸然将其归入《连山》缺乏有力证据。此佚文存疑。
2.辑自伪《连山易》者
第十一条:阳文: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
第十一条马氏未标明出处,郦道元《水经注·颍水》云:“时人谓之嵎水,东经三封山东,东南历大陵,西连山,亦曰启筮亭。启享神于大陵之上,即钧台也。” B18 许多学者认为佚文应源于此处,孙诒让断句为“东南历大陵西,连山亦曰:启筮亭启享神于大陵之上,即钧台也”,且认为“亦”为“易”之讹误,因二字音相近。 B19 后世也不乏学者认同这样的断句。然而,笔者认为,这样的断句与原意不符,似刻意为此佚文找合理出处,句中的“连山”似非《连山》,而是与上句“东南历大陵”相对应的“西连山”。再说,佚文中的“阳文”二字也不见于《水经注》引文。对此,已有学者提出质疑。李家浩说:“伪书《三坟》的《连山易》,有八象:‘君、‘臣、‘民、‘物、‘阴、‘阳、‘兵、‘象。此条的‘阳文即指此类伪书八象之一的‘阳的文字。” B20 他认为该条目是伪书《连山易》的佚文。另外,马氏所辑《归藏·启筮篇》中有1条内容相似的佚文:
昔夏后启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钧台,枚占皋陶曰:“不吉。”(《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初学记》卷二十二引至“钧台”)
《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归藏易》云:“昔夏后启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钧台,枚占皋陶曰不吉。” B21 《初学记》卷二十四和《北堂书钞》卷八十二亦引其句,都云“《归藏》”,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也将此佚文辑入《归藏》。
综上,笔者认为李家浩的观点可备一说,第十一条佚文或出自伪书《三坟》中的《连山易》,属于误辑。而上述相似佚文因有《太平御览》《初学记》和《北堂书钞》等古书的引证,辑入《归藏》应无误。
3.误署来源者
第八条:鲧封于崇。(裴骃《史记集解》)
此讹误易辨认,该佚文并非出自裴骃的《史记集解》,而是出自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夏本纪》,其中引皇甫谧语:“《连山易》曰:鲧封于崇。”此条虽出处误署,但辑入《连山》应无误。
马国翰的辑佚成果中并非仅有上例误署现象,类似的失误还有,如“经编诗类”《鲁诗故》卷上(鄘)“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马氏注《列女传》卷六引诗,而核查原书,实是卷八引此句。又如,《韩诗内传》“(大雅)韩侯受命”条目下,“诸侯世子,三年丧毕,上受爵命于天子,所以名之为世子,何言欲其世世不绝也”,马氏注出处为《文选》卷二十一应璩《百一诗》引云“所以为世子何?言世世不绝”。考之,应是《文选》卷二十一左太冲《咏史诗八首》注引《韩诗内传》,而非应璩《百一诗》注所引。
三、《连山》佚文文献价值举隅
笔者以为,马国翰所辑《连山》佚文虽有讹误,然其中无误佚文可进一步证明或推翻一些原有学术观点,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一是可证夏代已有丰富的典籍。殷商时代有典册文献是毫无争议的,那么夏代是否也同样有丰富的典籍?唐代刘知几云:“至孔子觀书于周室,得虞、夏、商、周四代之典,删其善者,定为《尚书》百篇。” B22 其中提到了夏典。现当代学者中,唐兰认为《古本竹书纪年》《史记》中记载有夏商两代世系和史事,可证明“夏代已经是有史时期。同样我们可以说夏时代文字一定已很发展” B23 。李学勤也曾指出新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中已有毛笔书写的痕迹 B24 。孙钦善认为商朝甲骨文已基本成熟,之前必然有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而“用于文字记载的文献是与文字同时产生、相随发展的,见于历史记载的,只能追溯到夏商时代” B25 。他列举夏代有文献的实证,如《国语》载“有夏商之嗣典”,《左传》《墨子》屡引《夏书》《夏训》等。赵敏俐也推测典册类书写早在夏代就可能产生,并进一步分析上述古书所引的《夏书》,部分内容在今、古文《尚书》中均不存,属于夏代逸文,且引用者多为诸侯国君、大夫、乐官和孔子、墨子等文化名人,说明其文本已有经典价值和权威力量,不是口传更不会是虚构,应有历史传承。另外,他也指出中国很早就有毛笔类书写工具,并引用李学勤的观点,列举青海乐都柳湾墓地出土的彩陶壶罐底部有毛笔类工具绘写的符号,大汶口文化诸城遗址中出土的陶背壶上也有用毛笔书写的朱色符号,所以赵敏俐推测“早在夏代以前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包括刀刻与笔墨在内的多种书写工具与方法,可以用文字进行比较复杂的记言记事” B26 。
虽然至今尚未发现夏朝的文献实物,然笔者认同以上学者的观点,夏代应有典籍。除《国语》《左传》《墨子》等外,其他古书中也不乏蛛丝马迹,如《礼记·礼运》载:“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夏时》或为夏代的文献之一。《吕氏春秋·先识览》载夏桀暴乱时,“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夏太史令终古乃出奔如商”,太史令终古因不满夏桀的暴政,便带着他所掌管的图法奔商。《淮南子·齐俗训》也有“夏之将亡,太史令终古先奔于商,三年而桀乃亡”的记载。夏太史令携带奔商的“图法”即图文档案,属于宫廷藏书,太史令即史官的职责正是典守这些文献典籍。此外,还有些旁证,古书中载有“夏发七年,泰山振”“夏桀十年,夜中星陨如雨”等关于地震和流星雨的文字记录,这些记载应是本自夏代文献。
如前所说桓谭曾语“《连山》八万言”,马国翰所辑的第十条佚文正是“《连山》繁而《归藏》简”的一例个案,从侧面证实了“《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之不虚。作为夏《易》的《连山》有此规模确实令人惊异,这就为夏代时已有典籍产生的观点增添了一份证据,使其可信度进一步提升。综上,或可得出如下结论:帝王谱系类的世谱文献、《夏时》等天文气象文献和《易》类八卦等文献在夏代应该已经产生。
二是有助于解决嫦娥奔月神话故事的起源问题。有关嫦娥神话文献的来源,传世文献最早记载见于《淮南子·览冥训》:“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B27 这并不能说明此神话产生于汉代,前文在讨论第十条佚文时,就列举了《文心雕龙》《文选》《太平御览》等古书引《归藏》之语,涉及嫦娥奔月之事。明陈耀文《正扬》卷四云:“《归藏》云常娥奔月是为月精,非始《淮南》也。” B28 另有王家台秦简《归藏·归妹》篇载“姮娥窃不死之药奔月”之语,故学界基本将这一神话故事的文献来源确定为《归藏》。前文笔者通过对第十条引自李淳风《乙巳占》的佚文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其引自年代更早的《连山》而非《归藏》,且内容更加翔实。这就将嫦娥奔月这一神话故事的起源又向前推进了一个时代——起源于夏而非起源于商,为神话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则证据。
四、结语
要言之,马国翰辑录《连山》佚文15条,是当前最完备的《连山》辑本,然大多数佚文存在争议。经考证,其中无误的佚文仅8条,其他佚文存在臆测、误署、误辑、漏注等有失审慎的现象,如马氏仅凭《春秋演孔图》和《史记》中的模糊记载就辑得“阳豫”和“游徙”卦,并从《左传》中辑得三条佚文,而原文中未提及出处,后世学者也仅推断为“二易之辞”或“三易之法”,马氏据此就将这些佚文辑入《连山》,这些佚文均来源模糊,有臆测之嫌;第八条“鲧封于崇”来源有误,佚文应出自司马贞《史记索隐·夏本纪》而非裴骃《史记集解》;第十一条佚文,马氏不仅未标出处,而且极有可能是引自伪《三坟》中的《连山易》,这都是马氏有失考辨的体现。
笔者认为,出现这些失误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马国翰以一人之力完成浩繁巨著,考校不精在所难免;二是据《玉函山房手稿存目后记》可知,书稿抄刻过程中曾假无学人之手;三是马氏在书稿未完全刊印之时就已经离世,未及审核。故所辑佚文出现失误是难以避免的,我们正视其不足,是为更好地利用其辑佚成果。还原考证后的《连山》佚文亦颇具文献价值,可为具体学术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如夏代有无典籍和嫦娥奔月神话母题的起源问题。
注释
①本文所引佚文均出自〔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广陵书社,2004年。
② B18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陈桥驿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第241、169页。
③④ B21 〔宋〕李昉:《太平御览》,王晓天,钟隆林校点,中华书局,1960年,第656、383、383页。
⑤〔唐〕李淳风:《乙巳占》,中华书局,1985年,第3页。
⑥⑦〔梁〕萧统:《文选》,〔唐〕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第197、838页。
⑧〔东汉〕桓谭:《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5页。
⑨雪苗青:《〈连山〉〈归藏〉的汉代官藏本之考定》,《周易研究》2014年第6期。
⑩〔宋〕朱元升:《三易备遗》卷二,文渊閣四库全书第2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B11 尚秉和:《周易尚氏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第253页。
B12 尚秉和:《焦氏易诂》,常秉义批点,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第112页。
B13 B15 金灵子、曾子恒:《大众易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373、372页。
B14 此类观点有:(1)《山海经》:“伏羲氏得《河图》,夏后氏因之曰《连山》”;(2)姚信曰:“连山氏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3)皇甫谧曰:“夏人因炎帝曰《连山》”;(4)邵子曰:“夏以建寅之月为正月,谓之人统,《易》曰《连山》,以艮为首者,人也”;(5)黄裳曰:“阐幽者,易之仁也。故夏曰《连山》,象其仁而言之也。山者,静而生养乎物者也,有仁之道焉”;(6)郭雍曰:“夏易曰《连山》,商易曰《归藏》”;(7)张行成曰:“夏曰《连山》,天《易》也”;(8)郑樵曰:“《连山》,夏后氏《易》”;(9)程大昌曰:“《连山》,夏也;《归藏》,商也,夏商之世,八卦固已别为六十四矣”;(10)罗苹曰:“《连山》之文,禹代之作”等。
B16 〔宋〕洪迈:《容斋随笔》(上),穆公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208页。
B17 尚秉和:《周易尚氏学》,中华书局,1980年,第3页。
B19 孙诒让:《札移》,中华书局,1989年,第101—102页。原文为:“今本‘连山亦,‘亦即‘易之误(易、亦音相近);‘启筮亭三字又涉下‘启筮享三字而衍(亭、享形相近),文字传讹,构虚成实,遂若此。”
B20 李家浩:《王家台秦简〈易占〉为〈归藏〉考》,收入黄德宽主编《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书·李家浩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20页。
B22 〔唐〕刘知几:《史通》,中华书局,2014年,第1页。
B23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65页。
B24 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9页。
B25 孫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中华书局,2015年,第1页。
B26 赵敏俐:《中国早期书写的三种形态》,《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
B27 〔西汉〕刘安:《淮南子》,中华书局,2016年,第54页。
B28 〔明〕陈耀文:《正杨》卷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Restoration of Lost Scripts and Examples of Documentation Value on Lian Shanof The Editing Lost Book of Yuhanshanfang
Yang Liuqing
Abstract:The original book of Lian Shan was lost. 15 piec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Editing Lost Book of Yuhanshanfang by Ma Guohan in Qing dynasty. For some detailed textual research, there are 6 pieces without controversy, another 2 pieces are controversial but can be proved right by textual research, the rest of 7 pieces include many errors. There are 3 kinds of errors: Firstly, literature sources are obscure. Secondly, literature source is pseudo Lian Shan. Thirdly, the sources of lost scripts are mis-attributed. There is also much documentation value in the lost scripts of Lian Shan. These lost scripts can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fact that there have been ancient books in Xia Dynasty. Moreover, the origin of the fairy tale "Chang er Flies to the Moon" can be traced to Lian Shan instead of Gui Cang.
Key words:The Editing Lost Book of Yuhanshanfang; Lian Shan; restoration of lost scripts; documentation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