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2019-03-19范欣
范欣
关键词:乡村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经验做法 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居民进入城镇,一些农民的农村文化认同感淡化,农村文化建设面临困境。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乡村振兴,文化要先行,以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一、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的建设首当其冲,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
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农业发展不充分问题,需要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核心是乡村文明,没有乡村文化,乡村文明就成为无源之水。我国城乡人均文化消费差距大,贫困地区更缺乏文化,贫困地区不仅贫在物质上,更贫在文化上。部分农村人口闲暇时间多,文化消费却较单一。如此,乡风文明就难以建立起来。没有先进文化,农民农村是落后的农民农村。只有农村文化繁荣,村民精神才能焕然一新,也才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才能实现。
(二)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农民素质决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科技文化素质需要文化建设。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育具有文艺特长的乡村文化建设者,培育造就一支爱农村、懂农民的“三农”文化工作队伍,离不开乡村文化。掌握了知识的农民,才能成为新型农民。让农村成为吸引人的地方,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浓厚氛围。
(三)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文化创意,可以转化为产业优势。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文化是重要的文化资源,要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和市场运作,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文化具有强渗透、强关联的效应。 可以通过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与农业、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
(四)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营造人文社会环境
文化可以凝心聚力、激发活力,为农村发展营造好的人文环境。如果没有乡村文化,那么乡村就没有灵气。如果乡村的振兴只是建设几间民宿,让一些城里人来农村搞采摘、呼吸新鲜空气,这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比如良好的家风家训、尊老爱幼等,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孝老爱亲、勤俭持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做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二、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实施乡村振兴,山东省高密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上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农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健全乡村文化队伍,乡村振兴建设取得成效。
(一)建设农家书屋,为农民提供精神食粮
加大乡村文化建设投入,建设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场所。让更多农民有书读,通过读书获取知识,增长本领。截至目前,在社区和示范村设立300多处农家书屋,书屋图书门类齐全。有十九大报告、党章等读本,还有文学作品、种植类书籍,丰富活跃了农民精神生活。
(二)完善村级文化基础设施,搭建文化平臺
文化建设硬件是基础,群众休闲学习要有完备的场所。为此,建起了村级文体广场、文化大院100多处,而且对原有的文化设施进行升级改造。阚家镇松兴屯投资16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33亩的文化公园。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设党员教育、科技普法宣传等板块。设有图书阅览室、放映厅、文体活动室、文化广场长廊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浓厚的文化氛围,村民受到文化气息的熏陶,文明素质和村风民风焕然一新。
(三)大力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高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三贤四宝之称。有泥塑、扑灰年画、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聂家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美育科研教学基地、扑灰年画艺术馆的建立,对于继承发扬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发挥乡贤作用,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推行贤人治村,把“讲政治、有才能、愿服务”作为乡贤标准,从经济能人、复员退伍军人、退休干部等群体中选出乡贤进行培育,适时进入村级班子,提升班子战斗力。在阚家、柴沟2个镇试点,成立乡贤人才联谊会。与乡贤开展交流活动,为有意愿回乡投资、任职的乡贤提供服务,增强乡贤的心理认同感、为家乡出力的荣誉感。
(五)坚持党建引领,建设孝爱文化
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在村居社区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倡导敬老爱老、邻里互助的乡村新风尚。莳一村牵头成立的老年人协会,使老年人老有所乐。成立孝老爱亲道德评议会,让村民有道德是非标准。每到重阳节召集老人到孝爱文化大院过节。在党员教育管理中,在“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增加孝爱文化内容,让党员干部做孝爱文化建设的榜样,带动孝爱文化扎根农村。
三、以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对策
文化是灵魂,文化是根基。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实现乡村振兴和谐有序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打造充满生机、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
(一)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从农村的实际需求出发,实施文化惠民项目,创新文化传播形式,推动农村文化繁荣。比如,阚家镇松兴屯村坚持走党建引领、产业支撑的路子,土地流转、大棚覆盖、迁居新村达到“三个百分之百”,成为“全国文明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二)把文化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
在乡村振兴整体规划中,要把文化理念融入乡村振兴中,要凸显文化考量。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要保护好乡土文化。对于有价值的古镇村落、旧宅民居、古树名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等要尽可能保留。健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打造文化场地设施。让乡村文化设施更加接地气,得到群众认可。一些村子虽然有“农家书屋”,但利用率不高。利用好当地资源,浙江省的农村文化礼堂是一个典型例子,文化礼堂设有教育教化、乡风乡愁、家德家风等内容,是一个综合体,引导人、教育人作用明显。
(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坚持乡村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形态多样化,有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网络文化,可以说错综复杂。对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塑造新时代农民,培育文明乡风家风民风,促进传统乡村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村民身边先进典型的事例,推进乡村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培育文明乡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农民对乡村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建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乡村文化体系。
(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搞好农村文艺创作、文化管理等。开展各种农村文化会展活动,如农民书画展、文艺汇演、体育赛事等,为农民群众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农村群众重视传统文化、当地风俗,认真发掘当地民俗文化和节庆文化资源,为乡村文化产业品牌搭台唱戏。如高密举办的红高粱文化节,带动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取得成效明显。
深入挖掘、传承乡村文化遗产。建立乡村非遗文化传承扶持基金,把当地的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融入乡村文化建设,搞好非遗研究、创意、开发利用,把非遗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相对接。
(五)确立农村群众文化主体地位,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参与意识
乡村文化建设,人是关键因素。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有很多地方群众反映,农村还是缺有文化的人。导致很多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能发挥作用,许多乡村的传统文化项目、一些非遗项目无人继承,得不到发扬光大。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
尊重农民的文化创造精神。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文化的创造者,因此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性,生产更多接地气、更喜闻乐见、更有正能量的文化产品。加大对“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支持民间文艺人才、农村文艺骨干、文艺团体,产出具有乡村气息的優秀文艺作品。鼓励大学生文化支农是一种好的途径。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出台大学生文化支农政策,设大学生文化村官岗位,以便更好地开展农村文化活动。
(六)发挥当代新乡贤的作用,培育新乡贤文化
深入挖掘、传承、弘扬优秀乡贤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把乡贤故居、遗址等乡村文物保护纳入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新乡贤”可以是退休回乡干部、本地专家学者、贤人志士、农村的优秀基层干部、家乡的道德模范、热爱家乡的企业家等,引导新乡贤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现代化治理。比如,可以搭建乡贤议事平台,加大乡贤与乡村联系,山东邹城的唐村镇发挥乡贤作用,开展“读孟子,做乡贤”活动。形成了“以德化人,重在教育;求实务实,重在建设;继往开来,重在创造” 的现代新乡贤文化。积极运用新媒介等技术手段,宣扬新乡贤精神及成功做法,扩大乡贤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员.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8-12-10.
[2]武市红.论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与突破[N].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8-7.
[3]张湘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N].光明日报,2015-12-25.
[4]常钦.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N].人民日报,2018-4-8.
[5]索晓霞.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价值再认识[J].贵州社会科学,2018-1.
[6]赵秋丽.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弘扬者[N].光明日报2018-11-29.
[7]华挺.新型文化业态释放新动能[N].人民日报,2017-11-13.
[8]高云才.乡村振兴五个方面都要强[N].人民日报,201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