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瘫痪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2019-03-19李叙涟
李叙涟
(甘肃省靖远县畜牧兽医局,甘肃 靖远 730600)
母猪产后瘫痪又叫产后风或产后麻痹,是成年母猪在分娩后发生的一种较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大多在生产后2~6 d发病,主要表现为知觉丧失、昏迷、四肢瘫痪等。不同品种不同年龄段的生产母猪均可发生该病,多由饲养管理不当造成,母猪产后瘫痪以后半身麻痹最常见,该病的致死率较低,但会影响母猪的生长和繁殖能力,也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因此一旦发病会给养殖者造成经济损失,所以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科学预防至关重要。
1 临床症状
母猪在产往无明显异常,但在产后或产后数日会出现精神萎靡、昏睡、食欲减少、步态不稳、起立困难等症状,产奶量减少,部分母猪病初会有发热现象,体温可达38.5~40℃,严重者后肢拖地行走,发生瘫痪后鼻镜干燥、眼结膜潮红,大便干燥,尿量减少,常侧卧于地,皮肤神经敏感度提高,人为驱赶时会有尖叫声,严重者食欲废绝,神志迟钝,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或无反应,个别病例会出现局部肌肉震颤和发抖现象。后期病猪会逐渐消瘦和衰竭,若及时治疗,大多病例可康复。
2 发病原因
2.1 饲养管理因素
首先,母猪在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使血钙含量降低,如果产前母猪饲料营养不全,缺乏矿物质、钙磷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日粮中缺乏维生素A,产后又不能及时补充全价营养的饲料,会导致母猪血钙不足,容易引起瘫痪,尤其是生产仔猪多的母猪,症状会更明显。其次,如果饲养环境差,圈舍潮湿,不经常消毒,消毒不彻底,以及冬季保温措施不当,也容易引起分娩母猪瘫痪。再次,如果母猪产前产后光照不足,缺乏运动,会难以吸收钙质,从而容易诱发缺钙性的瘫痪。此外,母猪在生产时,如果胎儿过大,母猪产道狭窄,或者胎位不正,在助产时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母猪子宫或后肢神经受伤,引起出血性或神经性瘫痪。
2.2 母猪因素
如果母猪自身对钙磷的吸收较低,尤其是老龄母猪,在妊娠期,随着胎儿的不断生长,其对钙磷的吸收量不断增大,容易导致母猪体内钙磷不足而发生瘫痪。同时,在妊娠后期胎儿变大,羊水增多,容易压迫母猪的腹腔器官,从而减弱肠胃的消化功能,尤其会降低小肠对钙的吸收,因而增大了母猪发生瘫痪的可能性。另外,如果后备母猪配种过早,母猪自身的骨骼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中钙储存不足,产后从乳中排出的钙质超过了食粮供给的数量总和,也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
2.3 疾病因素
母猪患有肠胃疾病,或者产后因护理不当引起风寒等疾病时,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吸收功能,使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减弱,影响钙和维生素的吸收,从而发生瘫痪。
3 预防
在母猪妊娠期和泌乳期应饲喂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及钙磷等含量充足的饲料,也可在日粮中添加骨粉、鱼粉、蛋壳粉或葡萄糖酸钙,冬季应补充优质的豆科牧草。同时,要做好猪舍的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冲洗猪舍,保持猪舍干燥,经常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影响。猪舍应有较好的透光性,或者让妊娠母猪每天接受充足的光照,适当运动,以提高维生素D的合成并促进钙的吸收。助产时做好消毒工作,且助产动作要轻,防止造成后肢神经或产道受伤。淘汰年龄较大的母猪,尽量选择青壮年母猪作为后备母猪。冬季做好猪舍的保温,夏季做好通风,防止因极端天气或环境变化造成的应激。
4 治疗
对重病猪,可用10%葡萄糖酸钙液100~200 ml,维生素C 20 ml,复方水杨酸钠30 ml,静脉注射,每天1次,3天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对病程时间较长、营养衰竭的病猪可先用5%葡萄糖溶液500~1 500 ml灌肠,再用10%的葡萄糖酸钙溶液50~100 ml,50%葡萄糖溶液200 ml静脉注射。有严重便秘可内服硫酸镁或硫酸钠缓泻,也可灌服温肥皂水洗肠。对病情较轻的猪,重点要加强产后护理,提高饲料中钙磷含量,饲喂钙制剂等,对其仔尽量提早断奶或实行寄养,以保证母猪的使用年限。若只是纯粹的瘫痪,体温不变或略高,如果体温升高,就可能伴有细菌感染,治疗时要配合使用抗生素。
此外,还可使用中药治疗。取黄芪40 g、甘草10 g、川芎30 g、党参60 g、当归40 g、白术15 g、防风20g 、升麻20 g、红花30 g、细辛25 g、牛膝10 g,连服3副可痊愈;也可取当归20 g、乌蛇20 g、地龙18 g、防风18 g、血蝎11 g、地鳖虫15 g、红花15 g,研磨温水调服,连服1~2副即可。
5 结语
母猪产后瘫痪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做好饲养管理是预防该病的关键,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合理搭配饲料,做好猪舍卫生,保持猪舍干燥,勤消毒,生产时做好助产工作,减少应激。一旦有瘫痪症状,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