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县肉羊产业发展的难点及对策

2019-03-19付晓丽

甘肃畜牧兽医 2019年5期
关键词:宁县养羊饲草

付晓丽

(宁县畜牧兽医局,甘肃 宁县 745200)

1 宁县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宁县把肉羊养殖作为优化畜牧产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支柱产业进行开发;围绕市场需求,打造绿色宁州肉羊品牌,以专业协会为纽带,建基地、抓大户、带农户,主推两个“30+1”肉羊养殖模式,全力抓好投母还羔、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办、饲草开发、技术服务等关键环节。采取“科学谋划,明确思路,全力推动产业较快发展;创新模式,利用资源,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主抓关键,攻克难点,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强化扶持,完善机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四项措施,不断完善投入和配套政策,使肉羊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富民的效应凸显,并取得了可喜成效。

2 宁县发展肉羊产业的优势

2.1 饲草料资源丰富

宁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境内塬面宽阔,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年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15万亩,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70多万吨,紫花苜蓿留存面积30.54万亩,年青贮饲草30万吨左右。

2.2 劳动力充足

当前,农村20~40岁的年轻农民多数出外打工,45~60岁的人由于多种原因依然留守家中,他们是发展养殖业的主力军。近几年,一大批农村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也加入到养羊的行列。

2.3 场地充足,改造方便

养羊场地资源广泛,改造方便。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农村废弃窑洞庄基数量增多,窑洞经过改造就能养羊,改造容易,投资较少。

2.4 群众素有养羊的传统习惯

宁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牧草及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群众素有养羊的传统。养羊因投资小,见效快,易饲养,规模可大可小,普遍适宜千家万户。

3 当前肉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饲养管理水平较低

宁县在肉羊养殖过程中积极引导养殖户科学饲养,推广用青贮饲草饲喂,但部分养殖户对科学饲养认识不足,目前还沿袭着传统的放养模式,闲时投放草料,忙时不管不顾,管理粗放,导致繁殖率低,生产速度慢,羔羊发病率、死亡率较高。

3.2 饲草料单一

每天每只羊至少应供给青干草1~2 kg,精饲料0.3~0.6 kg,胡萝卜等多汁饲料0.5~1.5 kg,不足部分由青贮饲料供给。但大多养殖户用麦草秸秆、野草饲喂、粉磨的玉米颗粒饲喂;部分养殖户很少添加精饲料和配合饲料,长期饲喂单一草料,从而导致母羊营养不良,病、弱、瘦、残甚至死亡,羔羊成活率低。

3.3 发展资金不足

大部分场户没有足够的周转资金,导致养殖数量和规模上不去,有圈无畜的现象普遍存在;科技投入小,致使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难度较大;金融部门贷款额度小、时间短、贷款条件较高;产业链条短,加工增值能力较低,全县虽然建有养殖场,但多数以活畜出售,没有精深加工企业。

4 发展对策

4.1 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把政府强力推动作为重要抓手,县乡均成立了由一把手负责的肉羊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和技术服务小组,统一指导,分级负责,专人专抓;对肉羊产业实行单项考核,重奖重罚。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抓促机制,实行月检查、季通报、半年观摩评比、年终兑现奖惩;围绕羊舍建设、标准化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饲草青贮、科学繁育等关键环节,开展技能培训,确保肉羊产业健康发展。

4.2 转变饲养方式

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养殖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形成了县有养羊联合会、乡有养羊协会(合作社)、村有养羊分会的三级服务网络,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养羊协会与宁州肉羊繁育企业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投母还羔”联结机制,特别是对资金困难的养殖户或贫困户,银行贷款,企业担保,按“30+1”组合投羊给农户饲养,企业以最低保护价回收(30公斤羔羊回收价每只800元),繁育后再投放,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形成了投母还羔、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格局。同时,通过网络媒体、宣传资料、招商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宁州肉羊的优良特点,吸引更多的客商参与宁州肉羊产业开发,扩大宁州肉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3 推进标准化生产

引导养羊户转变养殖观念,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在养羊重点村和规模养羊场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做到品种良种化、饲养标准化、防疫制度化和产品规格化,促进安全绿色羊肉产品生产,全力打造知名品牌,提高养殖效益。

4.4 加强政策扶持

建议省、市加强对宁县肉羊产业开发项目资金支持,加大投资,突出对规模养殖场、养羊重点村、规模养羊户的消毒防疫设施、青贮池、揉丝机和圈舍建设等方面的扶持。

4.5 强化饲草料生产

把种草作为发展羊产业的基础工程来抓,坚持以草定畜、畜草同步、协调发展。以退耕种草和养羊专业村为重点,采取抓点示范、点面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连片,大力抓好人工牧草的种植工作。继续抓好粮饲兼用型玉米种植,年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并随着养羊数量的增长,稳步扩大面积。南区以平子种草点为中心,集中抓好紫花苜蓿种植,建成南区3万亩紫花苜蓿基地,继续加强退耕种草和天然草原改良,逐步建立100万亩饲草基地。同时,要大力推广“青贮银行、青贮合作社、代贮、自贮、收贮”五种饲草加工青贮模式。

猜你喜欢

宁县养羊饲草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甘肃宁县:果园防冻出新招 农民增收有利器
夏季养羊八注意
一件奇怪的事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关于西藏饲草种植模式探讨——以拉萨市为例
绿满家园花满城——宁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