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表现民俗的当代价值及趋势展望
2019-03-19王睿喆
王睿喆
(西南石油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
一、表现民俗的内涵解析
(一)表现民俗的内涵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各民族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袭下来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它是群体在语言、礼仪和精神上的固有习性,是群众生产活动的文明成果。对表现民俗而言,学术界对其内涵的探讨也比较多,有学者将表现民俗界定为一种民俗事象;有学者表示表现民俗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是适合当地居民风俗习惯的民俗事象;也有学者将表现民俗定义为“在民间民俗文化及生活方式中流行的民俗事象,是用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而产生和发展的民俗文化”。综上所述,表现民俗是各民族群众创造并在民间流传的民俗活动,是服务生活、服务群众的民俗事象,是群众生活实践的文明成果。如重大节日、人生礼仪、民族舞蹈、音乐表演等生活事象都是表现民俗的表现形式。表现民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等形式有序结合的产物[1]。此外,表现民俗并不是亘古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与群体生活中得以创新发展起来的民俗事象。
(二)表现民俗的基本功能
1.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补充
作为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民族的表现民俗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特质。其中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少数民族,受到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各种文化环境的影响,使得各少数民族具备不同风格的表现民俗文化,这种特有的风格反映了该民族的地域特色和生活习惯以及独特的表现民俗文化。比如,傣族的孔雀舞和泼水节深受各族人民喜爱;朝鲜族的顶水罐比赛,而且其族人大多能歌善舞,姑娘们喜欢荡秋千,小伙子们喜欢摔跤;土家族的摆手舞,是土家族流行的古老舞蹈、古朴优美。但是,在不同民族接壤处会呈现民俗文化多样性的特征。在不仅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特点时,而且能够吸取其他民族文化中的有用之处进而使得不同民族在文化认同上达成共识,这有利于不同民族在文化上优势互补,消除民族隔阂。因此我国的表现民俗文化由于各民族文化的不同而呈现多元化特征。各民族表现民俗文化在相互吸收、变迁与自我发展的进程中,仍保留着彼此独特的文化特色,进而丰富了表现民俗文化体系的整体内涵。中华文化一直以容纳四方的气势著名于世是与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分不开的,少数民族的表现民俗文化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而且构成了民俗文化的整体内涵。
2.各地域生活方式的创新与延续
少数民族的表现民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其地域性特征是由一定的地理位置、物质生活条件及生产方式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地域广大,少数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交”的特点,俗话说:“北人善骑,南人善舟”,正是反映了地域位置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及表现民俗形式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必然将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同一个民族分布在不同的地域,相同的表现民俗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当然生活方式也必然不会相同。俗话说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表现的就是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比如南北少数民族舞蹈上的差异,北方气候干燥,地势多为平原,这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刚劲豪放、节奏明快、气势磅礴的北方特色;南方则气候炎热,降水较多,造就了轻巧柔美、节奏缓慢、婀娜多姿的南方风情。当然,地域性是民俗的方位特征,在广阔的中华大地,各个地方在自身特殊的生活环境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性文化。但是,在本地域上可能会生活着不同的民族,这也就会存在各种生活上的差异。在日常生活中,各少数民族人民之间往往会互相影响,在汲取其他民族的生活特点的同时发展本民族的生活特色。
3.对各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表现民俗是由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反复实践所得并流传下来的民俗事象,往往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这些表现民俗之所以影响深远,就是因为其具有传承与发展的特点。只要有民族存在的地方,反映地域特征和民族风尚的表现民俗文化就会一直存在。这种传承与发展性体现在:家族观念、传统节日、仪礼习惯、民族活动庆典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俗话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表明表现民俗文化已经深深扎根于各民族人民的思维之中,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故此各地域的表现民俗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如壮族的赛歌会,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历史传承下的重大节日已经成为各民族活动的重要内容。但各地域少数民族的表现民俗文化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而不断地发生变化的,少数民族的表现民俗在传播中变化,在变化中发展。从民俗的变化性角度来说,同一种表现民俗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同一种表现民俗活动在流传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在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而衍生出多种类别,但并不会因为一种类别的消失而灭亡,这就是表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性。
二、表现民俗的社会价值两面性
表现民俗是各民族民间实践所得并流传于民间,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气质的传统风俗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用于表演、娱乐、竞赛等活动的观赏性文化事象。表现民俗来源于底蕴浓厚的中华民俗文化,可多种角度反映表现民俗文化的发展进程。同样,表现民俗文化也承载着相应的社会价值,这些社会价值都是多功能的,故此需要区别对待每一种价值的真正内涵。
(一)正面价值
1.文化传承
表现民俗大多由民间群众创造,反映了各民族的地方特色与风俗习惯,具有极强的民间气息,它能够得以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重要原因是表现民俗具有可传承性。表现民俗是与大众群体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吸引大众群体参与到表现民俗活动中去,进而促进民族艺术活动可持续健康发展。例如,元宵节的表演民俗会有舞狮子、扭秧歌、挂灯笼等活动;端午节的吃粽子和赛龙舟活动;春节的逛庙会、踩高跷、舞龙等传统表演民俗。这些民俗表演都受到人们的喜爱,而成为公众共同娱乐的项目,这往往能真实反映着本民族的价值取向。中华五千年的深远文化之所以可以源远流长,正是基于表现民俗文化的传承性,表现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力量,不仅可以提升民族的文化认同,还可以促进社会安定和民族和谐。
2.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是少数民族表现民俗的另一个价值功能,这是针对表现民俗活动本质来说的。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少数民族在举行某种原始表现民俗活动时,尤其在祭祀、庆典等活动上,常常表现出鲜明的民间信仰特点[2]。少数民族民间流行着大量的鬼神观念,“万物有灵、尊天崇神”的原始观念仍然存在,这都体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例如,台湾的妈祖能保平安、能求福、能避灾等信仰之情已经深深扎在台湾民众的思想之中,在妈祖诞辰上,会有踩高跷、舞狮等民俗表演活动,这些表演活动也都表现出了鲜明的信仰特征。但不论活动如何繁琐,其根本在于服务生活、服务人民。
3.愉悦身心
各少数民族在重大节日中表演的音乐、舞蹈、戏剧等表现民俗形式都是民族节日的一大亮点,通过表演走、跳、旋转、摆动等动作,不仅可以达到全身锻炼的效果,还可以起到了愉悦身心的作用。每逢盛大节日,人们总是盛装出席、唱歌跳舞并准备丰盛的宴席款待贵客,在宴会上人们把酒言欢、畅所欲言,十分快活。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时的载歌载舞;彝族在传统节日火把节时的打歌、跳脚;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上的射箭、摔跤等活动。在这些特定的节日,各民族通过浓郁的民族特色音乐、舞蹈等表现形式,向世人展现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底蕴和思维观念等内涵。
4.激发创造
各民族的表现民俗从古至今备受人民的热爱和推崇,主要原因是它是群众经过社会实践得出来的劳动成果。其创作者大多来自民间,创作题材多式多样,内容多是与群众农事活动密切相关,如彝族的摔跤活动最原始是用于农事活动中的祭神、求雨,后来成为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表现就是群众生活的真实反映,这些都展现了少数民族人民聪明的智慧。正是这些丰富多彩、各式各样的艺术特色才使得少数民族的表现民俗文化得以长期发展,才使得中华文化更加灿烂多姿。不论是壮族人歌圩的习俗,还是土家族的摆手舞,这些都是少数民族人民靠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这些形式多样的表现民俗活动是群众对生产生活的真实反映,是民间群众劳动的成果,从这些丰富多彩的表现民俗活动中我们会感慨群体大众的聪明智慧。
(二)潜在的负面影响
表现民俗有着文化传承价值、民间信仰价值、愉悦身心价值、激发创造价值等正面价值,也存在一定的潜在负面影响。表现民俗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1.有时候难以真实再现原始的生活民俗,有可能会基于商业利益而被误导和片面化;2.表现民俗容易出现娱乐化倾向,不容易传承民俗的真实内涵,在表现民俗的不断变化和改造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扭曲;3.表现民俗有演变为表演民俗和伪民俗的趋势,表现民俗在传承过程中会刻意增加表演成分,曲解表现民俗的含义。表现民俗的这些负面价值如果处理不当,会给表现民俗文化传承造成负面后果。
三、表现民俗艺术传承与群众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
表现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于其具有丰富多彩的内涵,而且能够满足群众生活所需,因此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推崇,成为当今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表现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观念,而且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从历史文化传承来说,如今的表现民俗文化都是由过去的群众文化逐渐演变而来的,表现民俗文化的传承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而且同时会促进群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从社会价值层面来说,二者具有相同的作用。通过组织娱乐活动,使表现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在实现娱乐身心作用的同时,也发挥规范行为、道德教化等方面的功能,使得表现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不仅从内容和形式上丰富了我国传统民俗文化,而且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凝聚力。
(一)表现民俗的传承促进了群众文化的理性发展
表现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的关系是彼此息息相关、相互作用的。表现民俗文化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积累产生的,具有一定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并通过多种形式作用于群众文化。同时群众文化随着时间的发展,也会不断丰富和发展表现民俗文化的内容。例如,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表现民俗文化已传承千年,形成之初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演变而来。民众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虾,是为了避免屈原的遗体被鱼虾吞食。而赛龙舟的本意则是渔民在江中为打捞屈原的遗体而你追我赶、争先恐后[3]。现如今发展成为一项群众文化后,粽子不再被群众投入江中,赛龙舟也成为了庆祝节日的娱乐活动。可见,表现民俗文化的传承影响着群众文化的发展。
(二)表现民俗与群众文化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与表现民俗文化相比而言,群众文化是群众通过群众活动来丰富精神生活,以达到愉悦身心的自发性行为,正如当今流行的广场舞就是群众文化的一种。此外,人们在参加群众活动时,群众活动还展现出较高的审美价值,给参与者和观看者以强健体魄、愉悦身心、获取动感、振奋精神的体验,给予群众一个展现的机会,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少数民族表现民俗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特性,不仅在于其符合群众的审美观念,更在于它能够符合群众的切身利益,并在无形中提高群众文化的认同感,向着共同的民族价值观前进。这些表现民俗是由各族群众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成果,且各类表现民俗文化在无形中增强了群众对表现民俗文化的价值感知,这有利于群众对表现民俗文化传承意识的觉醒[4]。通过表现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对当代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价值取向的培养作用,可以对唤醒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意识和责任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群众文化发展视角下表现民俗的演变趋势
(一)从粗俗到文雅,从服务生活到愉悦身心
在氏族社会时期表现民俗文化就已开始传播,伴随着神秘气息,并带有粗野、蛮横的特点。在当时,群众对自然环境的把握和改造还处于低水平的初级阶段。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过去粗俗简陋的生活习俗逐步得到改善,渐渐向着高尚文雅的方向发展。如原始人类早期的服饰,早期原始人类没有穿着服饰的习惯,以至于许多原始人类在寒冷季节会被活活冻死,到后来知道通过打猎获取动物皮毛来保暖,在到如今各少数民族有各自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款式,这些无不都体现了人类表现民俗文化正越来越趋向精致文雅的风格发展。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表现民俗文化形态也是千变万化,其价值追求也从原始的服务生产生活,逐渐向愉悦身心、提升现代生活品位转变。又如,封建社会时期与宗教相关的舞蹈,形态动作简单,常常是无规则的乱舞,大声叫嚷,甚至裸体而舞。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逐渐成为一门表演技艺,舞姿优美,风格也变得越来越文雅。
(二)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
表现民俗生于田野乡村,形成之初形式简单,内涵也相对简单。在民间流传途中,形态逐渐变得复杂,内涵也变得相对复杂。随着社会生产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复杂的表现民俗又渐渐被简而化之。虽然复杂的表现民俗会被简化,但并不是直接地回到最初状态,而是一种更上一层楼,是高品质,高要求的简化。比如封建社会早期结婚礼仪事项非常简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封建社会后期,流行复杂的“六礼”等形式,即问名、定盟、纳彩、纳币、请期、迎娶,结婚礼仪也渐渐变得繁琐起来。而如今,少数民族结婚礼仪受外部影响又向着简单的形式发展,开始出现新式婚礼,甚至出现旅游结婚、集体结婚等新气象。
(三)从保守到开放,从矛盾到融合
表现民俗的形成之初都是比较顽固守旧的,固执己见地认为本土的才是最好的,而不认可其他族群、地方的表现风俗,这样不利于民俗文化的交流与传承。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各民族、地方间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的程度逐渐增强,保守的僵局也渐渐被打破,各民族文化也在逐渐融合。在各民族、地区的频繁交流中,各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展现了各自不同的特色,形成了大致相同却不尽相同的文化大格局,这对建设和谐社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在重大节日上,满族、蒙古族、藏族等民族都很喜欢举行赛马、射箭等体育活动,于是会举行某一特定的活动聚合到一起,这就为各民族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好机会。由此可见,各民族表现民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仅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素养,更促进了中华民俗文化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