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服务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以河北外国语学院为例
2019-03-19刘东霞李亚平
□刘东霞 肖 平 李亚平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9年4月27日圆满落下帷幕,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中国同这些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紧密合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更好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可或缺的人才就是既能熟练运用当地语言,又熟悉这些国家风土人情的人才,培养这些人才的重任就落到了高校。河北外国语学院作为河北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本科外国语大学,紧随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发展,不断丰富外语语种建设,目前已经开设了71个外语语种,语种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二位。在不断增设语种的同时,加强探索如何培养优秀的外语人才,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贡献力量,经过几年的探索,河北外国语学院在“一带一路”服务背景下外语人才的培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双轨双专业建设外语语种,弥补单独设置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困境
据统计,各地外国语大学在外语语种建设上一般采取三种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一是单独设置外语语种专业,适合于相对于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些外语语种,比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俄语等语种,采取每年招生的政策,保证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二是对于一些相对小众的语种,比如波兰语、泰语、越南语、印度尼西亚语、塞尔维亚语等语种,采取隔年招生或隔届招生的政策,培养的人才数量较少;三是对于更加微小的语种,比如普什图语、泰米尔语、希伯来语、马其顿语等语种,采取在主修专业之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为辅修专业,授课时间较短,语言知识掌握不系统,很少能培养出优秀的外语人才。
河北外国语学院在多年培养外语人才的基础上,形成了“双轨双专业”建设外语语种的模式,即学生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之外,还并行主修一门小语种,比如说商务英语专业,除了学习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课之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还加入了波兰语课程,该课程一以贯之,自学生上大一开始,一直学习到大四,能够比较系统地学习该门语言。这种专业建设模式,增加了学习小语种专业的人数,系统的课程保证了教学效果,有效缓解了小语种人才培养不足的困境。
二、“英语+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适应现代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在课程设置上,河北外国语学院在语种专业形成了“专业公共课+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套路)+拓展课”的课程体系。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在非英语类所有外语语种的课程设置中,英语课的设置非常必要,河北外国语学院在所有非英语类的外语语种的课程设置中都开设了英语课,并且英语课不是单纯的综合课,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设置了英语交替翻译、文本翻译、同传翻译、影视剧翻译、听说翻译几个版块,增强英语教学的应用性。河北外国语学院还独创了版块式单词教学法,通过万词、千句、百篇工程,增强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随着现代企业办公自动化的提高,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需要外语人才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河北外国语学院在课程设置中加大了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一般的办公软件,比如WORD、EXCEL、PPT,还要掌握图片处理(PS、3D)、音视频剪辑、网站制作、网络信息数据收集、计算机处理方式等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五层次人才培养理论,实现对学生学习外语水平的分层培养
在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学习效果肯定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为了培养出更优秀的外语学习精英,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激励外语学习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河北外国语学院创造了“五层次人才培养理论”,即根据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分为“大众层,精英层,骨干层,核心层,旗帜层”,五个层次的人才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水平。外语学习者进入大学后,一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会因为各种因素导致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出现差异。针对这种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一部分精英学生,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同时采用动态的外语等级评定制度,让大家争先恐后地向着更高层级努力。
四、成立“一带一路”研究院,让科研为外语人才培养服务
为了更加深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服务外语人才培养,河北外国语学院成立了中国·“一带一路”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研究院,研究院下设6个二级研究分院,另外聘请了6名外国院士作为研究院的外方院长。
河北外国语学院认为,要想与一个国家更好的交往,必须学好这个国家的语言,必须接地气地研究语言国,教授语言国语言的同时,要研究语言国的土著文化,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经济、商贸、军事、金融、科技、资源、交通、版图、民族变迁、地理特点、民族特性、宗教、诗词古籍,再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回流、反哺给课堂,服务外语人才培养。
中国·“一带一路”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研究院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全方位研究语言国,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五、多种语言学习平台,持续激励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学好一门外语,课堂教学只占十分之一,剩余的十分之九在于外语学习者的课下兴趣和努力。河北外国语学院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成立了“多语种社团”、“百语微电台”、“国际艺术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组织的外语学习相关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学校鼓励学生到语言目的国“研学,留学,游学”,亲自到语言国感受语言国家的语言、文化、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等,使外语学习者对外语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三,为了表彰鼓励外语学习者,设置了三台,即“平台、舞台、领奖台”,为外语学习者搭建各种展示的平台,让外语学习者登上舞台,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通向一个个领奖台。
综上所述,河北外国语学院在外语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等方面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经验,并且初见成效。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发展,这些外语人才定会为“一带一路”建设增光添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