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践行面临的困境分析

2019-03-19李春霞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8期
关键词:失德道德传统

□张 晨 李春霞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渗透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生活当中,做好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与践行才能真正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继承,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力量。但近年来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践行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道德教育知大于行

(一)加强道德文化宣传。俗话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果想要人们去践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就要让人们知道它是什么,在指导人们学习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方面,我国做了很大的努力,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走向社会期间都会学习关于传统道德文化的科目,注重思想品德与传统道德的学习和培养。在社会上注重传统道德文化的宣传,比如播放宣传广告、悬挂宣传标语、传播优秀道德文化的真人事例等。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普及,更是加大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学习,促进了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

(二)重视道德实践。我国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方面卓有成效,但常言道:光说不练假把式,这些优秀的传统道德只有在践行出来之后才能更深刻的内化为人的道德品质,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学校中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更要重视道德实践教育,道德实践要结合到生活中去,在反复的实践中去吸收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在社会上应更注重道德实践的引导,要知道优秀传统道德是什么,更要知道生活中应怎样做;做好道德实践监督,监督单位细小分化,如以居委会为单位监督该区住户的道德实践情况,对失德情况进行处理并进行道德实践教育,定期评选道德实践先锋模范,促进人们的道德内化,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道德实践的挫折

(一)失德现象频繁出现。“老人假摔讹诈”、“见义勇为反被究责”、“高铁霸座”这些都是网络上频繁出现的失德现象,每一个失德事件的出现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从事件的发生到解决的过程和结局的判定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所谓道德实践挫折就是进行道德实践后,结果产生了消极影响带来了挫折感,这种挫折感来自于自己的道德实践受挫经验和其他人的道德受挫实例的影响。现在网络普及到千家万户,每个人都可以接触网络上带来的各种信息,网络上失德事件是否顺利解决,解决结果是否对道德实践产生积极作用,这些对于现代人在生活中能否消除道德实践的挫折感,顺利进行道德实践是极为关键的。

(二)运用法律促进道德实践。当失德现象屡屡发生时,人们应该从中思考,如何才能让这些事情不在频繁发生,如何保障人们在进行道德实践时个人权益不受侵害。近来高铁霸座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霸座人将礼仪廉耻弃之不顾,道德的谴责与公众的舆论都不能解决的时候,传统道德文化应该何去何从?但可喜的是随后国家便着手立法,将高铁霸座列为违法行为并写入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当高铁霸座人强制带离座位时,当见义勇为的义士被法院判无罪释放时,不禁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当人们在进行道德实践时有法律在背后支持着,保障着人们的利益,就会积极地促进人们进行道德实践,履行道德义务。

三、传统优秀道德与现行社会融合困难

(一)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孝”文化践行越发困难。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内容丰富,涉猎广泛,贯穿于中华文明的最为著名的便是“孝”文化,尊敬父母,爱护父母,赡养父母。古代社会大都以家庭为单位居住,农耕、生活、照顾老人非常方便,兄弟亲友之间的伦理亲情更为稳固。现代社会传统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的演变与价值观的变化使得社会人员流动非常广泛,子女去异地上学、工作,婚后也在异地定居,没有时间照顾父母,没有条件把父母接到身边,这样就产生了不少的留守父母。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大、身体虚弱,很多事情都力不从心,有的孤寡老人自己独居在家中,虽然物质生活有养老制度的保障,但精神上的空虚是难以弥补的,突来的病痛也让远方的游子不能及时地送父母就医,甚至有的孤寡老人死于家中数日才被发现。远在他乡的子女既不能贴身侍奉父母年迈的身体,也不能缓解年老孤寂带来的无力感,这让孝文化的践行越发的困难。

(二)商品经济,诚信危机。在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诚信也是尤为重要的优秀道德,人与人交往重在诚信,作为商户也要以诚信作为经商之本。在古代社会人们可以自给自足,多出来的东西拿去贩卖也不是重在盈利,买商品的人也是住在附近的相熟之人,所以卖出去的东西大多足金足两,物有所值。而在当代社会有些大企业、大品牌频频出现在3.15的打假会场,不是所含成分有害人体,就是营养成分不够达标,最著名的就是三聚氰胺事件。作为奶粉生产商,将有毒的三聚氰胺添加到奶粉当中,让很多婴儿的身体都出现了问题甚至导致无法挽回的伤害,在社会上造成很大的轰动和不利影响,许多有条件的家庭纷纷从国外购置奶粉,国产奶粉销量一落千丈。比如,买的辣椒里含有苏丹红、辣椒精,吃的水果里有超标的甜蜜素,牛肉是注水牛肉,相似情况数不胜数,究竟是什么让这些商家枉顾传统道德而做出这些事情?总结出来不过一个“利”字。

当代社会商品经济发达,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发生转变,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自给自足的生活已经被淘汰,受利益的驱动去追求更优越的生活才是现代人的目标。经济的飞速增长并没有带动思想道德的飞速增长,人们在巨大利益的影响下忽略了优秀的传统道德,闭上了道德的双眼,用廉价的生产原料降低成本,不管其中是否有害身体健康,用投机取巧的手段获取更大的效益。虽然这让商家得到了短暂的巨大利益,却让社会诚信体系受到了重创。如今国外的商品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严重挤压了国货的市场,这种现象应该让国内的商家反思,国货市场的萎缩有一部分原因就出在自身诚信受损的原因上,公众不信任,品牌就没有分量。

四、结语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上,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践行虽然面临着这些困境,但这却不是不可解决不可改善的。我国在养老体系上逐渐完善,养老设施和养老机构也在逐渐的普及,国家支持年轻人回乡创业,为家乡贡献力量,这也给在外工作的人提供了回乡工作的机遇。而“义”与“利”的冲突还是要多提高商家人的社会道德责任感,树立“儒商”的典范。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实践困境的解决不仅需要国家的支持,还需要每一个公民去积极践行优秀传统道德。

猜你喜欢

失德道德传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老传统当传承
学前教育体系中幼师“失德”行为的成因及对策
论当下影视作品中的失德现象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浅谈中小学教师失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