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2019-03-19苟晓霞

财会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财务会计财务

苟晓霞

管理会计,顾名思义,与传统财务会计最大的区别在于包含了“管理”,它既是会计,又不是完全传统意义的会计,承担更多的责任不是对外呈现财务情况,而是对内为高层决策服务,带有管理的角色。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也逐渐开始重视管理会计,财政部于2014 年颁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颁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11 月《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出炉,首次将管理会计工作纳入会计改革与发展规划。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现状

(一)理论研究起步晚

管理会计起源于西方,是国外的企业为了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而发展起来的。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论发展仅短短20来年。虽然在这二十来年里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依然与西方的研究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国内的管理会计理论大多是参考西方,应用过程容易生搬硬套,亦容易忽略国内经济环境与国外的区别,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另外,虽然理论研究较多,但我国企业实际运用管理会计进行管理公司的还较少,实际运用较为欠缺。

(二)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

一方面由于传统财务会计发展时间较久,另一方面管理会计相对复杂,因此许多企业并没有应用好管理会计,大多都浮于表面。尽管国家鼓励企业推行管理会计,但是企业整体的重视及执行程度仍不够,内部管理体制亦不健全,而这很大程度影响管理会计能否正常稳健地推进。我国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大型上市企业数量较少,中小型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一般都较为落后,对于管理会计要求核算的方法程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缺乏高素质人才

据相关部门统计,国内财会人员中高达95%均为财务会计,而美国的会计从业人员中有80%以上从事管理会计。这说明我国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员不足,传统财务会计偏多,面临财务人员结构失调现状;此外,管理会计人员大多是大专学历,本科乃至研究生占比不高,而管理会计又是相对复杂、综合的学科,故人员整体素质仍不能满足当前企业需求。

当前国内对管理会计的认证评价体系也较为匮乏,企业财务会计具备有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晋升程序,但目前尚没有管理会计方面的认证资格证书,国内对管理会计师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因此国内管理会计人才也较为欠缺。

(四)管理会计信息化不足

管理会计涉及大量的数据分析,没有强大的信息系统和数据支持,就很难实现好管理会计的作用。目前,国内会计系统大多是服务于传统的财务会计,财务软件也多是基于财务流程制作的财务会计流程软件,管理会计信息化软件较为缺少,而能够将管理会计的测算模型嵌入财务系统的更是寥寥无几。在会计电算化时代,缺乏足够的系统支持,管理会计就很难大面积铺开,且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时常停留在表面,往往是事后应用,国内管理会计的信息化程度整体仍然较低。

(五)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足

管理能否顺利推行还依赖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当下国内的企业依然存在徇私舞弊、资源浪费、效率偏低等问题,影响管理会计的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节点没有及时控制,内部管理未真正落实,也会很大程度影响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发挥。

国内企业中民营中小企业占比较大,这些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普遍较弱,管理现代化水平尚不足,要想在这些企业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管理会计所需的内部环境,尚存在一定困难。

二、对策建议

(一)成立全国统一性的管理会计协会

美国在1972年便成立了管理会计协会,英国也有类似组织,建议国内加快成立相关组织的步伐。该组织一方面要组织各界专家学者加强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提升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同时,可参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做法,编制权威的教材,组织权威的管理会计师认证考试。

(二)制定相关管理会计法

国内近几年出台了相关管理会计的法律法规,但是整体制度环境仍比较薄弱,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出台相应的部门规章制度,在成熟的时候上升到法律层次,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还应当将政策层层落实,推动企业将管理会计落到实处,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依据,只有有效的保障管理会计的身份地位,才能有效地将管理会计落地生根。

(三)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会计意识

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充分意识应用管理会计能够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才能更好地促使管理会计的应用。管理层是企业发展的“舵手”,只有提升了管理层意识,管理层才愿意在企业内推行管理会计。对外积极向大型企业学习,大企业的管理会计运用相对较为成熟,有效地借鉴大型企业好的做法,吸取大型企业的经验;对内鼓励成立管理会计部,与传统的财务部门分开,利用管理会计知识有效地指导企业会计实务,积极探索,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以运用。

(四)加强相关会计人员的培养,提升人员素质

管理会计人员是管理会计应用的“基石”,区别于传统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人员除了要有足够的财务知识与分析能力,同时还需熟悉经营业务,其培养的难度和要求更高于普通会计人员。国家应该从高校教育开始增加管理会计课程,加强学生的专业性;企业在招聘时也应该侧重于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人员;政府和企业还应积极开展相关培训,鼓励传统会计人员转型管理会计,激励员工考取CMA等相关资格证书,加强员工关于业务的培训,扩大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群体,提升其专业素质。

(五)大力发展财务信息化

传统的财务系统主要是为了满足会计核算与报表的生成,但是随着管理会计的发展,财务进入集成与共享阶段,不应仅仅停留在传统会计核算和报表生成阶段,企业应当不断研发并引入财务信息化软件,进一步拓展自身信息化水平。管理会计信息化不是单独再开发一套系统,而是原财务系统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将管理与会计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国家与企业应大力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积极开发相关的管理会计模块,强化相关数据的归集与分析功能,这是也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套完整的理论需要大量实践形成,再反过来指导实践,国内管理会计发展晚,还未能完全做到上述要求。社会、企业以及相关团队一定要联合起来,在现有理论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践来修改、完善理论,通过理论再指导实践,只有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不断推动理论的进步,不断适应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推动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进一步应用。

结合当前情况,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正逐步推广,但依然任重道远。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国家、企业和相关协会都在不断的坚持和努力,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管理会计的发展一定会更加完善,以发挥在企业中的“管理”职能,帮助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目标。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财务会计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大智移云下财务会计人才的转型探索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