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袁占盈运用经方“同病异治”治疗消渴病经验
2019-03-19赵逸菲宋纯东
赵 璐 赵逸菲 宋纯东
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该书融理法方药为一体,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被誉为“方书之祖”,其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运用四诊八纲,建立了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灵活运用了“同病异治”治疗法则,为后世医家诊疗疾病的典范。
袁占盈教授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知名教授,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袁老从医50余年,在糖尿病诊治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袁老对仲景理论中“同病异治”法作深入分析、认真梳理,认为:同为消渴病,因处于不同时期、病程长短、病因病机、病人体质等不同,按八纲辨证,采用不同治法,运用经方治疗,执简驭繁,可更好地指导临床,达到预期疗效。
1 仲景“同病异治”理论研究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因时、因地、因人不同,或由于病情进展程度、病机变化以及用药过程中正邪消长、病势变化等差异,采取不同治法,使疾病得到控制,进而痊愈[1]。“同病异治”的治法最早是在《黄帝内经》[2]中提出,对这一学术观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素问·五常政大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仲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疾病的观察,总结出根据同种疾病的邪正盛衰,不同病机及病变部位等的不同,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1.1同病不同病位而异治《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中,“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3]。”同样是水气病,因水气停留的部位不同,其治法也不同。腰以上肿或先头面肿,病位在上,在表,可用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越婢加术汤等发汗以逐水;腰以下肿或先下肢肿,病位在下,在里,可用防己茯苓汤、五苓散等方化气以利小便[4]。又如《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中,远血近血的证治:“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3]。根据出血部位的上下不同分别给予黄土汤与赤小豆当归散[5]。
1.2同病不同病机而异治同属一种疾病,由于病因病机不同,治法则异。如《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37条:下利病,证见脐腹部既痛且胀,下利不畅,是实热宿食蕴结肠道,当“通因通用”攻下实热、荡涤燥结[6],宜大承气汤;若“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是脾肾虚寒、阳虚阴盛之下利,急当温经回阳、通脉救逆,宜用通脉四逆汤。
1.3同病不同证候虚实而异治《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曰:“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同为胸痹病,实者多为阴寒痰浊偏盛,故以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散结,豁痰降气;虚者多为心胸阳气大伤,故以人参汤补气温阳,消痰除满[7]。
1.4同病不同病因而异治如病溢饮者,仲景提出“当发其汗”,若为外寒内饮,则应以小青龙汤解表蠲饮,止咳平喘;若为外感风邪,内有郁热则应以大青龙汤散寒化饮,清热除烦,可因病因之不同,则治法亦有别。
“同病异治”的实质是同病异证异治。“同病异治”亦是后世医家辨病分型论治之基础。
2 袁占盈教授活用经方“同病异治”治疗消渴病 袁老认为:中医治病,贵在辨证施治,根据脏腑柔弱,四诊合参,结合八纲辨证(脏腑中分阴阳),分别配合养阴益气、除湿化浊、清热化痰、通阳利水、活血化瘀、滋阴固肾诸法,灵活运用经方,结合时方辨治消渴病,疗效明显。
2.1清肺胃-肺胃热盛,清热养阴中医对消渴病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始立消渴病专篇,《临证指南医案》指出:“三消之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消渴病之初期(阴虚与热盛症状并见),病机多为肺胃热盛,阴津亏耗。治以清热养阴,生津止渴。使用经方白虎加人参汤加减;如果肝(胆)胃郁热明显,少阳枢机不利,阳明腑气不通,邪热郁阻少阳,糟粕结滞胃肠,可与大柴胡汤加减。
2.2理脾胃-脾虚痰湿,除湿化浊;痰热困脾,清热化痰《素问·奇病论》曰:“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临床所见,许多消渴病病人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而致此病[8],所谓“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故治应以健脾除湿化浊,药用芳香化湿类药物或成方二陈汤或黄连温胆汤加减;若痰热互结,治宜清热化痰,方药:小陷胸汤加减。
2.3补脾肾-气阴两虚,健脾益肾消渴病病理基础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久而见气阴两虚。气虚不能化生津液,阴虚在所难免,阴虚津液不足,气无所附而虚象益甚,故气阴两虚是本病常见的一个证型[9],相当于消渴病中期。基本治法为益气养阴,但有偏脾与偏肾之不同,其偏脾虚者,用自拟益气养阴健脾汤(黄芪、山药、苍术、玄参、生熟地、黄精、云苓、太子参、五味子、麦冬、黄连),益气养阴健脾;由少阳枢机不利导致的脾虚津伤而发消渴,可用仲景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畅达三焦、温脾生津;偏肾虚者,用自拟芪连地黄汤(六味地黄汤加黄芪、黄连),益气养阴滋肾。
2.4调肝肾-肝肾阴虚,养阴滋润《石室秘录》早就提出:“……故治消渴之法。应以治肾为主。”《济生方》云:“消渴之病,皆起于肾,盛壮之时不自保养,快情纵欲,饮酒尤度……遂使。肾水枯竭,心火燔帜,三焦猛热,五脏干燥,由是生焉。”由于饮酒无度,或房劳过度,导致肝肾亏虚,积热内生而发此病。治以滋补肝肾,养阴清热。方用地黄类如知柏地黄汤或杞菊地黄汤加减;若日久肝阴亏虚,木郁化火,横克脾土,脾阳受损而见下利等,寒热错杂,可用乌梅丸清上温下。袁老指出:消渴病的治疗过程中,多配合补肝肾的药物,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2.5畅三焦-阳虚水停,畅达三焦,通阳利水《杂病源流犀烛》曰:“有消渴后身肿者,有消渴面目足肿而小便少者。”相当于消渴病后期,脾肾阳气虚衰,运化失职,三焦气机不畅,血液瘀阻,水湿本已内停,血不利更为水,水肿更甚,病情迁延不愈,应治以益气通阳、畅达三焦,通调气机,化瘀利水。方用金匮肾气丸或防已茯苓汤加减:畏寒怕冷者加附子、仙茅、淫羊藿;恶心欲呕合用小半夏汤;大便干者加肉苁蓉、郁李仁、火麻仁;腹胀可合用枳术丸;大便溏合用参苓白术散。
2.6下瘀血-活血通络,破血逐瘀唐容川《血证论》指出:“血瘀发渴者,以津生津,其根在胃,以有血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固不得随气上升,是以发渴。”瘀血阻滞是消渴的病机关键,可贯穿消渴病整个病程始终。《灵枢·五变》:“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宽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治法:活血通络。方药:一般瘀血选用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加减,也可根据瘀血的部位选用王清任五个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10]。瘀阻经络加地龙、全蝎;瘀阻血脉加水蛭;或选用经方破血逐瘀:桃核承气汤或抵当汤加味。
3 病案举隅
沈某,女,75岁,吉林长春市人,初诊:2017年12月4日。以“发现血糖高20年,肢麻疼痛3年”就诊,刻下症:口干、乏力、头晕、健忘,记忆力、理解力下降,右侧头部跳疼,间断心慌胸闷,左肩背部疼痛,视物模糊,肢体抽搐,四肢麻木、针刺样疼痛,双下肢无力。纳可,眠差,小便调,大便3日1次。面色黯红,形体偏胖,舌质黯淡,苔腻稍黄,舌下脉络迂曲,脉沉。诊断:中医:消渴病(湿热困脾,痰瘀阻络)治法:健脾利湿,祛瘀通络。方药:抵当汤合芍甘汤。水蛭6 g,虻虫6 g,炒桃仁10 g,大黄6 g,白芍20 g,炙甘草6。7剂,水煎服,日1剂,2分服。
二诊:2017年12月11日,服药后,患者口干,心慌胸闷,肢体抽搐,四肢麻木、针刺样疼痛改善,稍有嗳气、头晕,二便调,精神状态转佳,纳眠可。恐下之太过,与香砂养胃丸调理。
三诊:2017年12月14日,诸症好转出院。
4 讨论
袁老指出: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细究《伤寒论》之条文,我们可以看到仲景先师在运用同病异治法治疗疾病时,谨守病机,审证求因,把握证候,确定病位,病同证异则治异,而不拘于一方一证。正确掌握“同病异治”的理论,采用不同的治法在疾病的发展和变化中,对于临床诊断、治疗用药,有着积极的意义。此乃真正治病求本,辨病施治之体现,对于学习并喜爱经方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具有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