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团结协作的理念
2019-03-19陈洪娟王黎明
陈洪娟 王黎明
(1.重庆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重庆400031;2.重庆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室,重庆40002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团结协作理念,儒家主张以“仁政”求团结,道家主张以“无为”求团结,墨家主张以“兼爱”求团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团结协作既有内在的品质要求,又有外在的行为方式。
一、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常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强调团结的重要性。荀子在《王制》中认为,人必须团结协作,作为君主更要善于团结协作。马克思也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类群居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
(一)干事谋业的需要
《魏书·吐谷浑传》记载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吐谷浑国的国王阿豺有疾,临终把十九个儿子叫到面前,叫他们分别取一支箭折断,又叫母弟慕利廷折箭一支,都很容易折断。然后他又叫慕利廷取十九支箭折之,慕利廷不能折。国王阿豺告诉他们,一支箭易断,团结一致则不易摧垮了,要求他的子女同心协力。该寓言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起来,才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才能无往而不催,取得成功。一个家族如此,一个国家更是如此。早在先秦时期,诸多思想家都相当重视这一问题。法家创始人物慎子就说:“亡国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国之君,非一人之力也……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1]75,他认为把贤能团结起来,就能泽及其君,反之就是像桀、尧一样的亡国之君,这是说君主只有团结贤能的下吏,才能成就自己的治理。同时,君主也要多考虑百姓的意愿和利益,得到广大百姓的拥戴,其邦才得以兴。兵家代表人物孙子在《计篇》中也讲,统治者要让百姓和统治者同心同德,意志一致,这样百姓就会和统治者共同生死,共度艰难。在官吏之间,也只有和谐相处,团结共事,才能有所作为。就如何搞好官吏之间的团结,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在《论语·卫灵公》讲:“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2]165,朱熹对其注释为:“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2]165认为修身责己为其要,要求严格自己,宽容他人,如此方可团结他人,整合力量,成就事业。
(二)增强能力的需要
俗言讲,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就是说弱者只要联合起来,也可胜过纵横三国的孔明。《周易·系辞上》讲:“二人同心,其利断金。”[3]206认为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众所周知“将相和”的故事就是此理。蔺相如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心里不平衡,欲辱之。但是相如避而不见。别人问他为何,蔺相如说,秦所以不敢攻打赵国,是害怕廉颇和我。如果我们有间隙,因私废公,怎么维护国家稳定呢?颇闻之,肉袒负荆,至相如门谢罪,卒为刎颈之交。该故事中的蔺相如深知团结则力量大、分裂则自毁基础的道理,努力克制自己,维护将相之间的团结,故秦不敢对赵国用兵。还有三国时期的“合肥之战”,曹操留张辽、李典、乐进率七千多人防守合肥,张辽与乐进同为五子良将,此前素有矛盾, 孙权率十万众围合肥,面对强敌, 张辽与乐进抛弃前嫌,精诚团结,同仇敌忾,互补互助,共进共退,大破强敌。人为什么要团结协作,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从原始人的群居生活就可知道,人在最初就认识到了单个人的能力局限性,一个群体只有相互团结,互补所短、各施所长,形成合力,才能战胜困难。元代著名政治家张养浩在其《风宪忠告·荐举第六》中认为,报效国家莫过于推举贤能,要有一颗胸怀天下之心,要举荐天下的人才,就是因为天下之事非一人所能周知,亦非一人所能独成,必须兼收博采,才治理有望。这里强调了用贤使能的群体智慧能力,强调群体互助增强能力的必要。
(三)提升修养的需要
《论语·子路》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4]141此处“和”的概念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孔子认为作为有修养的君子在交往中应和谐友善,在具体的交流中却不必苟同于对方,但要赤诚相见、肝胆相照,接纳对方的不同观点,也不隐瞒自己的不同观点,交换沟通而求得共识;而小人纠结于个人私利和恩怨,不坚持原则,以人划线,只知迎合别人,党同伐异,没有独立的人格。因此,君子有宽容赤诚的胸怀,“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要取悦君子必“以道”,而“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4]143,这就是小人和君子的区别。《论语·为政》讲:“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4]17,就是说君子以公正之心、宽容之心对待天下众人,谋求的是团结共事,而不是拉帮结派;小人则反之,他们以私利作为衡量标准,亲近是为了拉帮结派,而不讲忠信。宋代欧阳修在递给宋仁宗的奏章《朋党论》中,也深刻讨论到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本质区别,认为君子与君子是因“道”才成为朋友的,是志同道合,小人与小人是因“利”才成为朋友的,是势利之徒。因此,团结协作也是君子磨炼自己、提升自己能力的一种需要。有修养的人寻求团结是整合力量,提升团队能力,谋求自身能力的提升和事业的成功。
二、团结协作的内在品质要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个人内在修养的培育,即“修身”。《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2]3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团结协作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必备修身品质时,它的内在要求又有哪些呢?
(一)尊重他人的行为
一是礼贤下士。汉代刘向《说苑·君道》篇记夏、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君王为政轶事四十六则,是论述君王为君之道,统治臣民、治理国家的重要篇章。其思想之一就是礼贤下士、博采众长,云:“成王封伯禽为鲁公,召而告之曰:‘尔知为人上之道乎? 凡处尊位者,必以敬下顺德规谏,必开不讳之门,蹲节安静以藉之,谏者勿振以威,母格其言,博采其辞,乃择可观’。”[5]3认为统治者要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为政者是为百姓服务的,往往不容丝毫偏差;因此各级官僚就有“食客”“幕宾”或“师爷”等。政治家诸葛亮也非常重视“为政之道,务于多闻”的道理,认为“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6]62。唐代政治家陆贽在《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中写道:自古以来,“明者广纳以成德,暗者独用而败身。成败之途,千古相袭”[7]456。在封建君主身边,总有忠奸善恶,都力图让皇帝采纳自己的意见,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谗佞之徒巧言令色、百般逢迎,忠良之臣言辞激烈、详析得失。如果为政者偏听偏信,不虚心求教,从善如流,就容易被谗言所惑。
二是注重直言。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是中国历史上明君和贤臣的典型,魏征坚持直谏、力谏,唐太宗善于求谏、纳谏。在历史上,历朝历代不凡有直谏之士,但是能得到君主善待者则不多,例如:关龙逢忠谏夏桀被处死,比干直言纣王被挖心,伍奢在楚国直谏而亡,伍子胥也在吴国直谏而死。但随着历史的推移,拒谏者,最终成为古今之所谓大恶,而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谏官,昂昂然舍生取义,但终被历史所承认,成为千古绝唱,直谏之士忠魂一直为历史所传承,一些开明的君主还期求直谏之士,不少古代典籍都有记载。《吕氏春秋·不苟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鞀,犹恐不能自知。”[8]224东汉马融在《忠经·忠谏章第十五》中也认为,臣子侍奉君主,首要的是敢于直言,如果君主能够采纳有益的谏言,则国家兴盛。作臣子的,如果不直言,与君主貌合神离,则不是忠臣,不利于社稷。魏征之前的第一位谏臣孙伏伽向唐高祖李渊进谏三策,其一就讲:“天子有诤臣,虽无道不失其天下;父有诤子,虽无道不陷于不义。故云子不可不诤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9]3995,认为即使是无道之君,只要有诤臣,并善待诤臣,也不至失天下。可见,各朝各代凭借直谏之士出良策,通过忠直良言省自身,是理性君主或官员的经常做法。
三是广开言路。《荀子·臣道》对广开言路则有自己深刻的认识,认为臣子对君主的良言分为谏、诤、辅、拂四种,认为行此四言者,为社稷之臣、国君之宝。“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10]249,即大臣、父兄中向国君呈意见,被采用就好,不被采用就离去,这是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10]249,即如果有人向国君主呈意见,被采用就好,不被采用就殉身,这是诤;“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挢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10]249,即率领群臣百官一起强迫、纠正国君,国君虽然不服,却不能不听从,于是消除了国家大患,辅助君主、安定国家,这是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10]249,即能抗拒国君的命令,借用其权力,反对其错误行为,使国家转危为安,去除国君蒙受的耻辱,成就国家之大利,这是拂。以谏、诤、辅、拂四种方式,广开言路,从善如流。唐太宗即位之时百业待兴,问计于大臣。魏征建议应立即采取开明政治,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事在人为。李世民采纳魏征的建议,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成就了“贞观之治”,是历史上典型的畅通言路的君主。宋代赵汝愚在《宋名臣奏议序》中讲:“国家治乱之源,系乎言路通塞而已。盖言路既通,则人之邪正,事之利害,皆得以其实上闻。人君以之用舍废置罔有不当。故其国无不治。言路不通,则人之邪正,事之利害,皆壅于上闻,虽或闻之,亦莫得其实,人君以之用舍不得其当,故其国无不乱。”[11]3他将言路是否畅通与国家是否太平相联系来进行了阐述。传统政治家认为,君主之所以成为明君,是因为能够兼相爱,交相闻,不偏信偏闻。如何“兼听”,王符在《潜夫论·明暗》中讲:“治国之道,劝之使谏,宣之使言,然后君明察而治情通矣”[12]10,认为要采取办法鼓励和劝导臣子和下级进良言,然后才能“君明察而治情通”。
(二)严格自己的态度
一是洁身节欲。不论是人君者,还是为官者,只要是贤明之士,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能抑制自己的私欲,不违众自用,从大局出发,以天下苍生为念,去谋求政事的周密。不违众自用,作为君主而言,唐代政治家陆贽认为要深刻认识到“与众同欲靡不兴,违众自用靡不废;从善纳谏靡不固,远贤耻过靡不危”[7]37,这里的“靡”作“无”讲。作为臣子而言,就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并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古之盛世,不但要有明君,还要有贤臣,君主若无良臣为羽翼,必是昏暗不明,只有“上下同心,君臣戮力者”才能“事无不济”。
二是是非分明。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曾言:“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13]2234,认为有许多人说恭维、奉承的话,不如有一人讲真话,直言不讳。讲谔谔之言难,听谔谔之言更难。荀子则分别谈论了如何对待批评、赞扬和献媚之言。他讲:“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10]21他认为正确地批评自己的人,是老师;恰当肯定自己的人,是朋友;一味奉承阿谀的人,与贼寇无异,荀子的处世做人原则,虽时过千年,但仍值得我们借鉴。
三是公正无私。元代张养浩认为为官者必须以天下为公之心去举人荐士,要以一颗公心团结天下贤能之士,这样才能兼收博采,凝聚天下民心和智慧。船山先生更为深刻地论述了如何以“公心”来团结天下贤士,成就公平正义之风气。他在《读通鉴论·安帝十四》中说:“有一人之正义,有一时之大义,有古今之通义;轻重之衡,公私之辨,三者不可不察。以一人之义,视一时之大义,而一人之义私矣;以一时之义,视古今之通义,而一时之义私矣;公者重,私者轻矣,权衡之所自定也。”[14]464他认为不能以一人一时之利而取代古今之通义、国家之大义,正因为如此,船山先生周围汇聚了大量的贤能之人,船山精神也千古流传。明代首辅张居正在修建胶莱新河时认为,天下的事不是某一人某一个家庭的事,认为干事谋业当以“大义”为目的,要以“长远”去谋划,不要因“小利”和“私心”而人云亦云,而要以一颗公正无私的心去团结人,同舟共济,才能利国利民。
(三)自省自胜的意识
一是勤于反省。《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3曾子认为,人要时刻反省自己,寻找自己的不足和过错,反省自己的“忠”“信”和“习”。《论语·里仁》又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4]39就是要求勤于反省,以求进步。唐贞观十七年,谏臣魏征病逝后,唐太宗就感叹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9]3880可见,唐太宗充分认识到“保此三鉴”,对照反省自己之重要性。因为只有不断反省,才能达到自聪、自明、自强。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就将自省的目的分为三个层面,聪、明、强,即:“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13]2233这三句话言简意赅、意蕴深永,能听进去别人的话,思考于心,之谓聪明;听后又时常反省,之谓明智;反省之后,能够自己调整自己、战胜自己,之谓自强。
二是勇于担过。通过自省和他人的规劝知道自己的过错,这是许多人都能达到的。知道后并能正视错误,那又是一种境界。管子强调要勇于担当罪责,善于承担过错。曰:“善罪身者,民不得罪也;不能罪身者,民罪之。故称身之过者,强也;治身之节者,惠也;不以不善归人者,仁也。故明王有过则反之于身,有善则归之于民。有过而反之于身则身惧,有善则归之于民则喜民。往喜民,来惧身,此明王之所以治民也。”[15]228认为勇于并善于承担责任是开明的君主“之所以治民也”。清代李颙《悔过自新说》讲述宋人杨庭显“省过”故事,杨庭显年少轻狂,认为天下事自己均能做,常常自以为是,眼目之间只有别人的短处。突然一天,他想到,怎么别人老是犯错,而唯独我不犯错呢? 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认为有过不为患,其患在于不承认自己的过错,并努力遮掩它。于是痛改前非,读书听言必自省,常听他人的建议,检点行为,取人所长。杨庭显由自傲到自省、自改,正视自己的错误,这实际上就是能够自省、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行为。
三是善于改过。“过”人皆有之,关键在于知错就改,做到悔过自新。尧舜禹也有其过,其成其圣是因为他们正视缺点、勇于自责。大禹见到囚车而哭啼,认为是自己没有治理好国家。前贤圣人都强调自知自改,不断寻求进步,完善自己,《论语·子张》载:“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4]203王阳明先生在龙场落难期间,对跟随他学习的儒生的一番教诲,认为人生之中有四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一是立志,二是勤学,三是改过,四是责善(详见《教条示龙场诸生》)。阳明先生在这里谈及“改过”,是尽力勉励他人正视自己的缺陷和错误,鼓励有勇气和决心坚定地改正错误,从而达到日新月异。因此,程颐讲:“凡夫之过多矣,能改之者,犹天过也。惟识趣污下之人,其改之为最难,故其过最甚。”[16]1188在传统文化中,贤孝对于自己的过错,要认真对待,勇于改过;而对于他人之过,如果不伤大雅,则宜为包容,如张养浩在《牧民忠告·事先第八》就认为,即使同僚有过错,如果对行政公事并无伤害,则应当宽恕他人,不必强调与自己完全一致。
三、团结协作的外在行为方式
当团结协作作为一种理念内化于人的一种品质,成为人内在要素的一种结构之后,必然采取不同的形式外化于行,这样才能达到知行合一,做到内容与形式互相联系、互相补充。
(一)有礼有序的形式
中国古代非常讲究礼仪,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4]78认为只是恭敬而不按礼仪行事,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按礼仪行为,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按礼仪行动,就会杂乱无章;只是公道正直而不按礼仪办理,就会伤害他人。因此,在上位的人待人要像待亲人一样,不离不弃,则民风仁厚、民风淳朴。这说明在古代不按照礼仪程序行为办事,不仅不能谋求合作,反而会走向团结的对立面。因此,《论语·学而》中说:“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4]8在三国时期,就存在两个极端的例子。正面的是刘备讲究礼仪,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而诸葛亮对刘备不离不弃,助刘备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大业。反面的是曹操擒获刘备谋士徐庶的母亲迫使徐庶离开刘备而事魏,结果是徐庶虽人在曹营而心在汉,终身未为曹操设一计。荀悦在《申鉴·政体》中说:“君臣亲而有礼,百僚和而不同,让而不争,劝而不怨,无事惟职是司,此治国之风也;礼俗不一,位职不重,小臣谗嫉,庶人作议,此弱国之风也。”[17]7认为不论是君主还是各级管理,要讲究礼让,有礼有序,才可精诚团结,治理好国家。诸葛亮是历史上的治国名臣,他治理国家有礼有序,一丝不苟,鞠躬尽瘁,他讲:“明君治其纲纪,政治当有先后。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近,后理远;先理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强,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小;先理上,后理下;先理身,后理人。是以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理近则远安,理内则外端,理本则末通,理强则弱伸,理大则小行,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敬。此乃治国之道也。”[6]71明代吴本泰《帝京篇》讲,治国就像结网捕鱼一样,提渔网一定要提网纲,顺绳子一定要理出乱头,是指要有礼有序,方可纵览全局,求得大治。
(二)纵横联合的策略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积极展开相互之间的协作,如何协作,怎样协作,当时的谋士众说纷纭。于是产生了游说于各国的纵横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一起对抗强大的秦国的政策;张仪游说六国,让六国共同事奉秦国。这就是合纵连横。合纵是指以三晋为主的弱国,北连燕,南连楚为纵,西可以对秦,东可以对齐,是“合众弱以攻一强”,是阻止强国兼并的策略。当时六国“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并力六国为一,西面而攻秦,秦破必矣”,因而秦最怕合纵的成功,秦国就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策略,联合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六国。一纵一横,其声势可谓倾动天下。当时六国各自为短小的利益,不断侵伐,最终是合纵失败而连横成功。不论是合纵也好还是连横也好,都是一种联合协作行动,哪一种成功其势都不可小觑。在古代,不论是君王还是官吏、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强调团结协作。老子强调要谦下。他讲:“善用人者,为之下。”[18]267并以江海之汇聚为例进行详解:“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18]267老子认为要想作万民之君王,必须在言语上表示谦下,要想站在百姓前面,必须先把自己放在百姓后面,以江海容纳百川的比喻说明谦下对君王治国的重要性。如何得以谦下,儒家有“忠恕”的人际关系处理原则,《论语·卫灵公》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166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因此《论语·雍也》讲:“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4]65孔子从“欲”和“不欲”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有机统一在一起,完整组成了儒家的一条道德准则,还进一步作了论述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4]87要求不瞎猜,不独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三)一致行动的方式
《尚书·泰誓》里说:“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19]85这是武王攻伐商纣时所说的,他认为商纣王荒淫无道,虽然人数众多,但是离心离德;而自己虽然只有十个人,但是同心同德,一定会成就事业的。于是,武王的军队势如破竹,在牧野以弱胜强,打败了强大的商朝军队。因此,司马迁在《商君列传》里说:“得人者兴,失人者崩。”[13]2233说明为官者“居官先厚民风,处事先求大体”,只有“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正如抗倭英雄戚继光在其所作的军歌《凯歌》中激励将士们,如果万众一心,即使泰山也可撼动。当然,古人认为得到了百姓的爱戴,还必须要一个好的统领者。“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就是说一个优秀统领者的必要性。明代刘基在《郁离子·主一不乱》中说:“故为巨室者,工虽多必有大匠焉,非其画不敢裁也;操巨舟者,人虽多必有舵师焉,非其指不敢行也。”[20]62就是说建造一座大房子,必然要一个指挥若定的大工匠,众人才能依照其规矩统一行动;在江海上划行一条大船,划船者必须按照掌舵者的指向统一行动,统一用力。这说明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要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成功。但是要使力量和人心一致,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者,要有一个有能力的领头羊。中国古代历史上无数次的农民起义,之所以能给封建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就在于天下百姓团结一致推翻暴政,然而,之所以许多的农民起义没有成功,或最终为新的封建阶级所利用,就在于没有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者。
(四)和而不同的原则
团结不是毫无原则的团结,毫无原则的团结则是附和。毫无原则的团结是古代奸佞之臣的典型做法。赵高指鹿为马,奸佞者无不附和,毫无原则,这不是真正的团结,因此赵高的失败就是肯定的。《晏子春秋》说:“君正臣从谓之顺,君僻臣从谓之逆。”[21]35真正的团结是有原则的团结,在目的上是为公而不是为私。团结是互补而不是无辨别的全部依从,《淮南子·说山训》讲:“事固有相待而成者。两人俱溺,不能相拯;一人处陆则可矣。故同不可相治,必待异而后成。”[22]173团结要有先后有主次,明代刘基在《郁离子·寡悔》中说:“人之于事也,能辨识其何者为主,何者为客,而不失其权度,则亦庶几乎寡悔矣夫! ”[20]81
四、结语
不论是一国还是一家,不论是一个地区还是一个组织,心齐气顺,团结协作尤为重要。人们不要各自为了私利而自相矛盾,要以“求绝大之幸福”为目的,而“联络一气”。团结协作是中国传统中成就事业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历史上,当各民族团结统一时,则国盛民强;每当某个朝代内部纷争、各为己谋时,则国衰民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