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价值

2019-03-18姜晓晓王璐

健康大视野 2019年4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精细化管理应用价值

姜晓晓 王璐

【摘要】目的:对我院儿内科病人的护理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在儿内科护理工作中采取精细化管理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0年到2018年9月之阿金我院收治的100名需要护理的儿童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的分为两组,每组中各50人。其中的对照组病人中采取的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采取的是精细化管理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工作的实施效果。针对护理的质量与家长的满意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实施精细化护理的观察组病人其护理质量的评分为94.35-97.25分,另外的对照组其护理质量评分为78.63-91.25分。另外观察组病人家属的满意程度为100%,而另外一组的满意程度为88%,连照顾对比比较明显。结论:针对于我国儿内科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既可以提高护理的质量,还可以增加病人家属的满意程度,值得广泛的推广使用。

【关键词】儿内科;护理管理;精细化管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4-239-01

引言

当前,我国儿内科护理技术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的提高而不断的受到关注,由于小儿自身的自制能力比较差,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也会大大的降低,并且其治疗的过程中情绪难以控制,从而给儿科的护理工作带来了难度。除此之外,由于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期望非常高。而儿内科的护理人员其护理人员比较少,从而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这种状态下,导致了护理工作中质量问题的发生。从而导致护患之间的纠纷大大的增加,为临床小儿内科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完善,从而取得更好的护理质量与护理的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中儿内科在2017年10年到2018年9月之阿金我院收治的100名需要护理的儿童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的对照组病人采取的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采取的是精细化管理措施,对照组中有男性患儿26人,女性患儿24人;患儿的年龄单位在1到12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6.75岁。在另外的观察组中实施的是精细化的管理,其中有男性患儿25人,女性患儿25人;患儿的年龄单位在2到12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6.89岁。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上没有差异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此次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的都是经过严格的审查,其纳入标准就是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完整,并且在护理的过程中家长也是全面的积极配合。另外,排除一些中途脱落的病例,以及患有严重疾病的患儿。

1.3管理方法

1.3.1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

在儿内科精细化的管理工作中,需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精细化护理知识的讲座与培训工作,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与水平。确保护理人员了解到精细化护理的核心与专业知识,掌握改善护理操作的具体步骤与水平。另外,通过周例会等方式,为工作人员全面的普及精细化管理的实质与内涵,逐渐的完善护理工作管理的态度与具体操作。

1.3.2健全精细护理服务体系

儿内科的护理工作需要有一个精细化的服务体系,并且进行分层责任制的管理,有护士长负责全面的护理工作质量监督,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支出、分析。有责任护士进行改进监督,并且全面的落实。评估患儿的实际护理情况,其中主要包含了生活的护理、病情的实时观察与健康知识的护理情况等等。

1.3.3改进护理流程

根据精细化护理理念的要求,从病人进入到医院之后,就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床铺的分配、生命体征的检测、正确的诊断与医嘱的遵守等等。都需要护理人员向患儿家属进行介绍分析,确保患儿与家属获得更高的护理服务。患儿出院之后还要严格的根据医生的嘱咐与医嘱情况通知家属。为患儿家属拟定出院指导、结账单与签字行李的收拾,帮助病人及家属顺利的出院。

1.4观察指标

具体的观察指标主要有:制定科室护理質量的评分表,其中评估的内容主要有基础的护理、护理的安全与护理记录与护理水平。如果评分越高证明护理的水平越高。如果越低护理质量越差。另外还要进行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分析,掌握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水平的满意度。问卷中主要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集中,对其问卷内容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证明满意度越高。

2结果

2.1观察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水平

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组病人其护理质量的评分为94.35-97.25分,另外的对照组其护理质量评分为78.63-91.25分,两组对比结果比较明显,对照组要低于观察组病人。

2.2观察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护理结束之后对病人家属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分析,采取精细化护理的观察组病人其满意度为100%,另外的对照组满意度为88%,两组对比结果明显,具体的见表1。

3讨论

现代的医疗技术与服务质量的提高,对于儿内科患儿的治疗与护理质量提出了公告的要求,在延续传统的护理管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护理工作水平的要求。在病人的治疗期间提供一个舒适的、人性化的护理环境与护理质量是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与护理质量、满意度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强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对于护理人员的操作进行规范,同时还要强化管理与控制护理的重要方法。精细化护理就可以减少护理中的很多问题,避免护患之间矛盾的产生,提高病人护理的满意程度。所谓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中主要是以严格、精准、准确的护理为内涵。

由于儿科护理工作比较特殊,需要护理的人员都是未成年人,这些人的护理难度就会大大的增加。在护理工作中患儿的依从性比较差,病人家属情绪也比较复杂,因此会造成护患之间的矛盾大大的增加,从而产生各种纠纷事件。所以,在儿内科的护理管理工作中,需要采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逐渐的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健全工作的服务体系。积极的改进护理的工作质量,从而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另外还要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这是护理工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综合上述,在儿内科的护理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的护理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并且加强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健,廖意芬,王晓云,等.小儿内科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临床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7,21(4):104-107.

[2]胡金芝,蔡志琴,李炜.人性化服务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18(4):35-38.

[3]张兰,金玉珍,黎惠娟.人性化服务在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03(05):59-60.

[4]冯春梅,江旭峰.普外科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控制术后疼痛和感染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03.202-203..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精细化管理应用价值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