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以赛促学的高职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2019-03-18黄宝力

中文信息 2019年2期
关键词:以赛促学高职学生管理模式

摘 要:文章结合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情况,在分析项目驱动+以赛促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基于以赛促学的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优化路径,以期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以赛促学 高职 高职学生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2-0-01

当前,社会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赛促学的教育管理模式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为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保障。高等职业院校组织开展技能大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为学校学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具体的竞赛活动中,高等职业院校可通过组建专门的技能训练团队,强化师资团队业务素养,深化落实教学研项目,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发挥特色办学优势。另外,师生参与技能大赛可为学校项目化课程改革提供驱动力,促进专业课程与技能大赛的有机整合,进一步完善课程实训体系。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及创新意识。

一、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技能大赛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对技能竞赛较为重视,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都将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检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主要评测标准,并形成了国家级、省市级、学校级三个层面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技能竞赛体制。在具体的实践中,由教育部统一安排,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每年度或每学期举办一次专业技能大赛,有效提升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为了能在各级技能大赛中获得优良的成绩,学校往往会选拔动手能力较强、成绩优异的学生参赛,并在赛前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这使参赛的学生覆盖面收到了一定的限制,影响了以赛促学优势的充分发挥,阻碍了整体技能大赛的推广[1]。

二、基于以赛促学的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管理模式

1.理论基础

在高等职业院校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他们通过确定实验目标、设置实验难易程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操作往往是课文内容的重复,并不能有效促使学生知识的内化和吸收。从建构主义教学层面来分析,学习环境对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大赛将整个专业课程实践内容划分为多个单独的任务个体,并设置不同的技能教学等级,这有利于实现教与学的融合,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2.方案设置

首先,学校可依据各专业特点,结合现阶段已有的生产设备及岗位技能需求,设置相关类型竞赛项目。拟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学校应保证每一学期有两项技能竞赛项目,并在课程体系中设置相应的教学课程,为学生参与职业技能竞赛提供充足的机会[2]。

其次,采用校内竞赛与校外竞赛结合的方式,保证校外竞赛与校内教学的有效对接。学校可结合企业项目要求,在校外竞赛项目中设置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科技学术节、电子设计竞赛等通用性较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职业技能竞赛;在校内竞赛中将竞赛流程设置为现场表演+成果介绍+模拟演示+作品展览+社会推广+跟进调查。高等职业院校可根据专业内容,以自愿为原则,组织学生自主报名、自发组织并申报培训。另外,企业新技术或新设备的引入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可有效推动以赛促学课程教育管理模式的稳定运行。

3.管理机制设置

首先,在以赛促学教育管理模式组织机制设置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可组织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人员成立职业技能大赛训练小组,为企业技术研究、學生专业技能竞赛提供有效的辅导。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职业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参与企业技术服务了解现阶段市场需求,以便为学生参赛提供有效的指导。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职业技能竞赛技能培训效果,学校可在校内组建1+1+1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模式。即组织相应专业毕业班学生、二年级学生、一年级学生成立技能训练小组。这种组织模式不仅可以为组织不断添加新成员,注入新的活力,还可以促使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信息交互,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1+1+1职业技能竞赛训练模式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选择竞赛主题,自行设计竞赛方案并完善竞赛内容。另外,通过定期举办小规模的小组间竞赛,可逐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创新及实践探究的能力。

其次,充足的资金支持是以赛促学教育管理模式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以赛促学教育管理模式运行初期,高等职业院校应将职业技能竞赛教育模式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并依据竞赛类别、等级,为相应项目职业技能竞赛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同时,将总资金的10%作为优秀学生激励基金,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最后,完善的竞赛管理制度是以赛促学教育管理模式长效推广的保障。为此,高等职业院校可成立以教学副院长为主导的技能竞赛组织[3]。完善师生激励政策,将是否辅导过学生技能竞赛训练作为教师年终评定的主要标准之一;进行学分制改革,将学生参与技能竞赛活动纳入综合测评,营造帮赶超的的学习氛围。

此外,在具体教学中,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为每一层次的学生提供“可接触”的竞赛内容。通过竞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不断自我肯定与自我鼓励。这种良性的情感反馈可维持学生对专业竞赛的长久兴趣。

三、基于以赛促学的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管理模式实施路径

1.夯实硬件基础

良好的竞赛条件是以赛促学教育管理模式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领导应对以赛促学模式给予重视,增加竞赛硬件资源配置与资金扶持。同时,要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完善以赛促学管理机制,开发新的实践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如在假期或者课余时间,免费为学生开放实验室等。

2.完善课程体系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等职业院校理工科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但也淡化了学生自主思考意识。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竞赛指导教师应从细微处入手,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同时,通过竞赛与任务结合的项目设计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以基于项目驱动+以赛促学“数字平面制作技术”教学为例。“数字平面制作技术”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教学要点为平面设计行业软件编程技巧及基本理论。

首先,在初期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学人员可采用讲授+练习的方式,列举1~2个小案例,讲授基础知识点。

其次,依据平面设计软件应用案例,结合本专业特点,并借鉴国家省市级竞赛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各项目知识点拓展实训任务包的设置。

再次,组织内部学生根据拓展实训任务包的相关内容,参与计算机软件设计模块不同类型及等级技能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全国就业技能大赛等,将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主动性纳入期末考核评测体系,对学生参赛及获奖情况赋予一定的分值。

最后,计算机专业教学人员要多到现场观摩赛事,就实际竞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学生进行共同探究,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调整课程方案,制订符合实际竞赛的课程教学项目。通过研究→竞赛实践→再研究→项目实践等循环,形成项目驱动+以赛促学教育教学模式。

3.创新竞赛模式

基于以赛促学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主要是通过引入企业真实案例,结合专业特点,通过研究→竞赛实践→再研究→项目实践模式的设置,在核心课程中形成项目驱动+以赛促学的教育模式[4]。基于项目驱动的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依据信息加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理论,将竞赛活动融入项目实践,为学生的专业实践训练提供明确的目标。

四、结语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不强。因此,在實际教育管理过程中,学校应以学生实践运用能力培养为核心,逐步完善职业技能竞赛模式,依托建构主义理论模型,从硬件设施、课程体系及组织模式等,为学生专业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肖海慧,邓凯. “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3(16):154-155.

[2]陈道志,支芬和,常胜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经管类高职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187-189.

[3]吴庆国,陈祥梅.高职院校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赛——学·教·改”互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254-255.

[4]夏琰.高职“项目驱动+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3(12):100-101.

作者简介:黄宝力(1989—),女,本科,管理学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高教研究。

猜你喜欢

以赛促学高职学生管理模式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