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科研背景下的市级党校图书馆转型思考

2019-03-18罗丽萍

中文信息 2019年2期
关键词:管理路径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

数字化时代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路径及实践探索

连伊娜 吴新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5)

摘 要:档案信息资源是较为重要的公共资源形式,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对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进行了分析,在整合现阶段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对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进行改革的路径,力求能够实现对高校教学档案资源的优化利用,真正发挥档案资源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教学档案 信息化管理 管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2-000-01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受到先进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影响,高校在组织开展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与新时期的档案管理需求相适应,只有结合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构建全新的教学档案管理模式,加快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进程,才能全面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突出档案管理工作的综合发展成效。

一、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重要性

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进行分析,发现档案涉及到的范围相对较为广泛,主要包含教育主管部门所下达的不同类型文件,如教育改革文件、教学计划文件、招生就业计划相关规定等;学校招生工作方面形成的材料,如招生简章、招生计划、心声名册等;与学籍管理相关的材料,如学生登记表、学生学籍变更表等;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材料,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学改革方案和教学总结等;学生奖惩方面的资料,如学生考试污点记录,学生获得奖学金记录等;与教材相关的资料,如课本指导性意见、教材使用目录、教材大纲等等。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的这些教学档案现阶段已经基本上能够实现电子化和数字化转化,并且现阶段形成的档案资料本身就是电子档案和数字档案格式的,因此要求高校在组织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制定更为科学的统一管理模式,打造信息化管理体系,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能促进教学档案资源的优化利用,为高校发展过程中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资源支持,真正发挥出教学档案资源的重要作用,辅助高校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全面革新[1]。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在针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结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针对信息化管理进行了适当的探索,并且在多角度制定了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但是结合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看,能够看出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仍然存在明显的问题,会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的制约:

1.软硬件基础设施的配备相对较为落后

结合实际情况对大数据背景下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虽然很多高校受到大数据时代的驱动已经配置了计算机网络、电脑等基础的设备,并且引入了对教学档案实施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软件设施,能够支撑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2]实际开展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软硬件系统作用的发挥受到极大的限制,在加上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难度,对管理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产生消极影响。

2.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偏低

在高校组织开展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檔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各项工作的开展产生直接的影响[3]。研究发现,现阶段在我国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明显的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足的问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化素养偏低,无法综合分析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现实需求加强对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并且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弱化,难以结合高校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现实需求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会制约档案管理工作的综合开展,也会影响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进程。

3.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相对滞后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要想结合信息时代建设和发展的现实需求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综合效果,就要对档案管理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增强档案管理模式与时代发展需求的契合度[4]。但是研究发现,现阶段高校在针对教学档案实施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并未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影响对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在经费不足和标准化建设不到位的情况下,仍然采用分散式的管理模式,会对档案资源的利用造成不良影响,不仅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服务,甚至还会对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造成严重的制约。因此必须加强对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并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辅助高校各项管理和建设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

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高校教学档案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1.积极树立大数据管理工作理念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进程,主要就是要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影响制定相对科学稳定的管理方案,指导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高校教学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对大数据时代的影响进行明确的解析,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教学档案大数据化建设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以大数据技术支撑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争取能够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形成全新的大数据信息化管理理念,真正在开展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为综合管理水平的增强创造理想化的条件[5]。另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加强对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在综合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情况下主动开展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工作,使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与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现实需求有机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及建设和管理实效,在高校开展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实现对档案资源的优化利用。如此,树立正确的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理念,就能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资源的优化利用,为高校持续稳定运行奠定相应的档案资源基础。

2.加强对高校教学档案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构建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支持存在紧密的联系,所以要对大数据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并通过合理应用大数据及时促进教学档案资源在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广泛利用,突出资源管理成效。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必须要保证数据资源信息建设过程中坚持开放化和标准化的原则,对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数字化整合,提高管理成效。换言之,在大数据时代影响下,高校只有能够构建应用于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大数据平台,才能进一步增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加快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综合进程。例如,部分高校在开展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方面存在不同院系独立存档的情况,没有对档案实施及时的共享和统一化的管理,对教学档案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严重制约[6]。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可以结合本校情况积极探索完善大数据档案管理平台的构建,并且通过平台对不同院系和部门之间的教学信息实施统一的整理、归纳、凝练、开发,最终在应用不同档案管理资源的基础上,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便利,有效助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如此,就能真正发挥出高校教学档案大数据平台的重要作用,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综合进程,为高校档案资源综合利用目标的实现创造理想化的条件。

3.推进高校教学档案数据库的构建

受到大数据时代的影响,高校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档案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要想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综合成效,实现对教学档案资源优化利用的目标,还要积极探索教学档案资源数据库的构建,确保能够对原始的档案信息实施更加可靠的管理,以此为基础推动档案管理水平的全面增强。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可以综合分析本校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本需求,对国内外相关经验进行整合,制定与教学档案数据库建设相关的长远发展规划,并对各项建设标准进行明确,争取能够构建多媒体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文件条目数据库等,增强教学档案资源储备的丰富性和兼容性,突出档案信息化安全,为档案资源的及时归档创造条件,突出综合管理成效。唯有如此,在全面推进高校教学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才能使高校教学档案资源信息归档和共享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逐步提高,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和开放化应用奠定数据库基础,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全面的教学档案资源保障。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要想实现对教学档案的优化利用,就要从多角度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全面贯彻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切实突出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水平,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黄战凤,刘柳.高校教学档案数字化过程中信息整合研究[J].兰台世界,2015(5):11-12.

[2]赵一,金丹.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学档案工作的创新路径[J].兰台世界,2017(15):45-47.

[3]周曌.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5):177.

[4]任志强.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探究[J].潍坊学院学报,2016(3):117-118.

[5]何亚洁.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8(6):100.

[6]倪峰,李世俊,侬艳琼, 等.高校教学档案数字化建设探析[J].兰台世界,2016(10):42-44.

关于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推进情况调研报告

——以广元地区公共图书馆为例

廖 华

(广元市图书馆,四川 广元 628017)

摘 要:文章通过对广元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推进情况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总分馆建设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县级公共图书馆 总分馆建设 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2-000-02

前言

为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有效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根据文化部等五部委《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文公共发〔2016〕38号)[1]和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省体育局、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印发的《四川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精神[2],为进一步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实现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广元市积极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努力构建以县图书馆为总馆,各乡镇(街道)文化站、社区、部队、学校等为分馆的总分馆服务网络体系。为更好的推动广元地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笔者于2018年7月24日至27日随同单位组建成立的调研小组,赴我市县区对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推进情况进行调研,并由此引发了相关思考,对推动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是文化部、省文化厅等上级部门提出的一项促进资源联动共享的惠民工程,我市为了有效推动此项工作,于今年推荐苍溪县申报承担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试点工作,力争通过试点将总分馆制建设打造成工作亮点,让其他县区图書馆学有榜样,建有经验,确保到2020年底,各县(市、区)基本建立起上下联通、结构合理、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县级图书馆总分馆服务网络,广大基层群众享受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途径更加便捷,质量显著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

一、广元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基本情况

广元现有公共图书馆8个,市级馆1个,县(区)级馆7个(广元市图书馆、苍溪县图书馆、旺苍县图书馆、剑阁县图书馆、青川县图书馆、利州区图书馆、昭化区图书馆、朝天区图书馆),2017年在参加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市馆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地市级二级图书馆,苍溪馆、旺苍馆、剑阁馆被评为县级一级图书馆,青川馆、朝天馆被评定为县级二级图书馆,利州区馆被评定为县级三级图书馆,昭化区图书馆由于馆舍改建,未申报参加这次评估定级。

广元市图书馆始建于1936年,其前身是民众教育馆后为广元县图书馆,1985年建市为广元市图书馆,正科级,设馆长1名、副馆长2名;有正式编制35个,在岗36人(含临聘人员5人),其中:初级12人、中级16人、高级1人,管理岗科员1人。市图书馆新馆自2013年12月建成开放后,馆舍面积9500平方米,坐落于市中心繁华的东坝商业区,紧邻利州广场,藏书25万余册,报刊杂志500余种,电子阅览室配置计算机50台,全馆阅读座席达到600个。近年来,市图书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作用,加强对图书服务流通点的建设和管理,先后建立了上河街社区阅览室(分馆)、广元监狱分馆2个分馆和21个图书服务网点;与宝珠寺公安分局联合建立了“警民共建文化基地”;联合广元市利州区东城实验学校(小学校区)在馆内建立了“课外阅读基地”,同利州区嘉陵路幼儿园、广元中学、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在馆内建立了“志愿者服务基地”。广元市图书馆免费为图书服务网点提供数万册图书,并定期进行轮换,据不完全统计,各服务网点累计接待读者20余万人次、文献借阅45万余册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全市县区共有乡镇文化站图书室240个、农家书屋2500余个、268个社区书屋,各县区图书馆根据《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因地制宜的推进总分馆制建设,目前全市县区馆已基本建立(含今年正在实施的)分馆88个、服务点49个。如我市旺苍县图书馆是广元较早开始探索总分馆建设的县级馆之一,2013年就开始实行“一卡通”,并延伸到20个分馆和3个服务点,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将分馆建设纳入了年终考核,2020年实现区域全覆盖。《人民日报》曾对该馆实现“一卡通”的借阅模式进行了宣传报道。

2018年,苍溪县图书馆承担了今年全市总分馆建设试点工作,目标任务是2018年底,试点建成分馆5个,服务点1个,已制定了《总分馆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云峰、三川、龙山、高坡、陵江镇等5个分馆和杜里社区服务点村级服务点建设任务。在明年9月份省上检查验收前,实现总馆办理读者证能在分管进行图书借阅,在分馆借阅的图书能够在服务点还回,形成“通借通还、资源共享”的服务模式。为保障县以下分馆正常运行,从2018年7月开始,在县图书馆事业经费中,县财政局每年按每个分馆2万元的标准设立总分馆运行专项经费。

剑阁县图书馆根据县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制定了区域服务网络建设发展规划,建立了普安、城北、汉阳等25个二级行政区域的图书馆分馆,所有分馆图书通过县馆购置的图书管理软件统一编目上架、总馆统一制作了读者借阅卡、分馆标志标牌,实现了馆际互借并均能共享总馆数字资源。区域服务体系的建设,使文献及数字资源的外借与下载量日益增大,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该县有57个乡镇,分馆建设占比为43.86%;图书馆不定期对各网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辅导。

青川图书馆今年已开始对总分馆建设项目实施招投标,财政投入资金20万元新建40个分馆,建成后的总分馆将实现“一卡通”。

利州区图书馆计划2018年至2019年完成总分馆建设任务,覆盖全区17个乡镇街道,实现区、乡镇、社区(村)三级联动。2018年以部分条件成熟的街道、社区、村图书室为基础建立22个图书馆图书流动服务点,从而构建管理、流通、服务一体化的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

朝天区图书馆近年来努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行总分馆“一卡通”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区域内“总馆-分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村级图书室”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降低市民阅读门槛、提升借阅便捷度。该馆于2016年启动建设了中子社区分馆、沙河望云分馆。2018年在朝天镇明月社区建成了第三个分馆,8月将投入使用。

昭化图书馆近几年主要是忙于馆舍改建工作,总分馆建设还较为滞后,基本处于空白。

二、存在的问题

1.总分馆建设资金严重匮乏

广元四县三区都是贫困县区,财政资金紧张,全市在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建设都存在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除试点县苍溪财政以及青川县给予了一定财政保障外,多数县区馆缺乏专项资金推动总分馆建设。

2.图书馆管理软件不统一,成为推动“一卡通”的最大障碍

广元全市8個公共图书馆就分别使用了4种不同的管理软件,全省大部分市州也存在类似问题。由于软件不统一,就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卡通”模式,无法确保总分馆各项业务工作的无缝对接,难以达到“通借通还、资源共享”的预期目的。

3.现有的分馆设施设备差,利用率不高,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目前建立的分馆都普遍存在的设备老化、陈旧的问题,亟需更新,在运行中利用率不高。

4.分馆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不高,需要接受系统的业务培训

目前建立的分馆缺乏专人专职管理,多数是由乡镇文化站(室)专干兼职,整体专业技能不高和业务水平不高,非常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三、主要建议和对策

1.提高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资金额度,将总分馆建设列入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由于广元属于吃饭财政,多数县区对总分馆建设无经费预算,缺乏专项资金支撑,对分馆的建设和业务辅导费用均挤占办公经费和免费开放资金,使很多馆本就捉襟见抽的公用经费更是雪上加霜。尤其是按照上级有求,各馆都在推行延时错时开放,运行成本加大,多数都是将免费开放资金用于物业和水电、临聘人员工资后就所剩无几,现有的免费开放资金已难以为继,建议提高广元等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资金额度,并将总分馆建设列为专项资金逐年拨付于图书馆。

2.统一招投标采购图书馆管理软件,为实施“一卡通”奠定坚实基础

从长远来看,由于各馆管理软件不统一,仅我市8个公共图书馆就分别使用了4种不同的软件,这就很难整合广元全域内的公共阅读资源,不利于实行总馆主导下的文献资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通借通还和人员的统一培训,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卡通”。

3.更新设施设备,加大数字资源经费投入

目前,我市公共图书馆电子设施设备大多数都是5.12灾后重建购置,老化严重,影响工作开展,如市图书馆电子阅览室50电脑已使用8年了,由于设备老化运行缓慢,亟需更好新设备,同时数字资源匮乏,多数馆都还是在去年评估定级时补充了一些,但由于数字资源没有专项经费给予保障,明显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4.增加人員编制配置,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我市很多馆的人员编制还是90年代初设置的编制,与现在赋予和需要发挥的职能严重不匹配,在开展工作时深感力不从心,加之从业人员整体素养不高,亟需通过在职培训和人才引进,打造一直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文化部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体育总局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

[2016-12.26].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216448.htm

[2]《四川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解读[EB/OL].[2018-3.29].http://wgx.cngy.gov.cn/gywgx/article.html?id=7059

作者简介:廖华(1977-),男,广元市图书馆办公室主任,馆员。研究方向: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和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已发表论文10余篇。

服务科研背景下的市级党校图书馆转型思考

罗丽萍

(普洱市党校图书馆,云南 普洱 665000)

摘 要:市级党校图书馆是开展党建工作、党建教育的重要阵地,针对当前市级党校图书馆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服务科研发展要求,提出了市级党校图书馆的转型发展策略,旨在促进党校图书馆实现转型发展,为党建工作做出更多贡献。

关键词:服务科研 市级党校图书馆 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2-000-01

引言

坚持以质量立校,全面提升党校工作水平,是新时期党中央对党校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党校是一个特殊的机构,具有多种职责,干部培训、理论研究、决策咨询等,都是党校的日常工作任务,无论哪一项工作,都必须以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导向和支撑,而且未来党校发展还应该要聚焦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社会热点问题、高水平科研。图书馆作为党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担负了文献信息收集、加工、整理、传播的基本职能,新时期党校图书馆应该要坚持服务科研发展方向,对党校图书馆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进行创新,让党校图书馆真正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信息资源中心。

一、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开展服务科研,是党校强化自身的科研力度,提高科研质量水平和党校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新时期党校图书馆的定位发生了改变,一方面是给党校工作和社会发展提供信息资源的场所,另一方面,也可以开展科研的重要阵地,图书馆转型发展是必然的,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焕发党校图书馆生机

服务科研背景下的图书馆是研究型图书馆,指的是利用完整的文献资源体系,为读者提供科学研究活动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研究型图书馆必须要具备几个基本条件,第一,图书馆以学术研究为重点,第二,图书馆拥有十分丰富、巨大的文献资源,可以供学术研究所需,第三,图书馆有能力促进学生进步,也有促进学术进步的义务。研究型图书馆是为科学研究提供服务的,对于党校图书馆而言,由于其基本功能的属性,确定了党校图书馆可以转型为科研服务,而且这也顺应了党校的科研强校的基本要求,为大众提供文献服务、辅助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图书馆实现其基本功能的一种重要途径。党校图书馆经历了现代转型发展,在网络环境下提供信息的功能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其纸质文献的流通率和借阅率还是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对普通用户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功能也逐渐弱化,而且党校在图书馆中的地位被边缘化,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服务转型更有必要。

2.科研工作对优质信息的需求较大

因为科研工作对优质信息的需求较大,这也是市级党校图书馆开展服务科研以及转型发展的客观环境[1]。目前很多党校都坚持科研强校战略,作为一个新型智库,党校图书馆的角色发生了很大转变,这就需要科研人员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科研人员持续开展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但是研究者本身的科研能力和效率是源于其自身对合理的知识信息结构进行利用和驾驭的能力,图书馆可以帮助研究者优化知识结构,而且在驾驭信息方面也有很多显著的优势,比如图书馆可以在知识架构优化的过程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科研的本质就是知识的再创新,而创新的成果取决于研究者掌握的信息知识的多少,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研究者的信息知识结构对其科研能力和科研效率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有数据统计,其中80%左右的知识信息都来源于图书馆,而且大部分知识信息都需要依托图书馆的知识信息仓库来满足。

二、当前市级党校图书馆发展面临的问题

尽管目前市级党校图书馆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但必须要看到一点,即市级图书馆的服务科研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办馆理念中缺乏明确的导向,财政资金投入不足、馆藏建设水平不高、现代化建设相对滞后等,这些都会对图书馆服务于科研服务和教学服务的水平产生极大影响,馆员的专业优势也不能发挥出来与科研需求不匹配。具体来讲,市级党校图书馆发展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不适应科研发展需求

有的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的投入不足,这就会导致图书馆的资源更新较慢,经过统计发现,很多市级党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更新率仅有5%左右,而且馆藏资源结构的建设不合理,没有提出明确的科研导向意识。在纸质文献的建设过程中,党校图书馆缺乏特色资源,与一般的高校图书馆比起来,没有优势,在数字资源的建设上,虽然目前党校图书馆已经有很多网络期刊、博士和硕士论文、报纸数据库,但是还缺乏优秀的电子图书,在文献资源的建设过程中也没有太明确的规划。最后,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过程中,更注重藏书量的增加,对于各种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到位,图书馆业务仍停留在传统的服务层面上,缺少主动服务。

2.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平台建设与科研要求不相适应

信息化时代,党校图书馆也积极顺应时代,开展了信息化建设,但是目前党校的信息服务平台功能还比较单一,只有传统意义上的一般性的读者服务系统,没有面向科研工作的学科信息服务系统,导致很多用户在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时候也只能进行简单的信息检索。另外,党校图书馆开展的信息服务手段也比较单一,局限于静态网页,而且网页上的服务功能较少[2]。

3.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党校图书馆建设之所以游离于党校科研工作之外,是因为党校图书馆与外界的沟通机制不健全,馆员不能及时了解科研课题的详细内容,在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图书馆长期处于缺位的状态,所以图书馆想要转型服务于科研,缺乏了必要的组织保障。

三、服务科研背景下市级党校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对策

1.理念创新

理念创新是图书馆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发展理念上必须要突破传统的认知,属于服务科研、创新发展的理念。新世纪以来,党校图书馆发展必须要紧跟党校的各项事业,“以馆藏建设为中心”的传统理念依旧可以借鉴,但要结合新时期党校图书馆的基本任务要求,对该理念进行创新。党校图书馆想要转型成为科研工作的“加油站”,首先就应该要融入党校大科研机制,将图书馆纳入到科研工作内,围绕党校的科研课题和智库建设,建立课题对接机制,党校图书馆的馆员要积极参与科研工作讨论过程中,及时了解、跟踪党校的科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对于各个研究中的科研课题提供必要的帮助。

2.丰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图书馆在服务科研工作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图书馆能够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文献资源,促进科研工作的顺利推进。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文献资源必须要越来越丰富,才能满足不同科研者的不同需求。图书馆可以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应用,利用互聯网给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等,在服务过程中图书馆首先必须要丰富自身的信息资源,对海量资源进行处理,整理,分类,无论是党校的科研工作者还是其他的社会成员,都可以对图书馆中的文献资源进行利用,而且能够在网络上给用户提供便捷、快速的服务,让用户可以一目了然地就获取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另外,图书馆应该要建立专门的科研数据库,对数据库的资源进行更新,及时对党校的科研成果进行收集、整理,同时积极开展拓展图书馆资源的工作,让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源都能成为党校图书馆的馆藏,给用户提供多样化服务。

3.加强知识服务的力度

党校图书馆是开展科研知识服务的一个重要场所,因为图书馆中本身就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开展知识咨询服务和图书馆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咨询服务以及知识创造,将会是云计算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形式,在网络环境下,党校图书馆的职能定位要集中于咨询服务、知识服务、科研服务等方面,根据用户的个性特点、实际需求,给用户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知识信息。除了一些专业的数据分析人员、参考咨询人员之外,图书馆的数据云系统,也会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访问者的信息进行处理,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加强学科馆员制度创新

学科馆员是图书馆与党校科研项目产生联系的纽带,也是信息知识和科研人员之间的桥梁,党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旨在为科研方式提供服务。建设学科馆员制度,必须要跟随科研发展方向,从传统的研究范式朝着“大科学”方向发展,将嵌入式服务理念当做学科馆员发展的重要方向。建立学科馆员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运行顺畅的嵌入式学科馆员组织机构,要坚持用户至上的基本原则,减少层级之间的冗杂关系,便于学科馆员从组织结构、社会关系等方面,全面嵌入科研活动,及时满足科研者的信息需求[3]。第二,要形成一致服务能力高、素质过硬的科学服务团队,团队的成员不仅要具备先进的服务理念,还要具备专业技能和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依托科学合理的组织模式,将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力量发挥出来,主动嵌入科研管理,促进党校科研服务的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市级党校图书馆的转型发展要以服务科研为导向,顺应党校科研强校和智库建设的基本要求,从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着手,积极嵌入科研工作,促进党校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兰.服务科研视阈下的省级党校图书馆转型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05):102-104

[2]张云青.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促进党校教学科研发展[J].青春岁月,2015(18):266-266

[3]展晓玲.浅议党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性[J].档案,2007(01):56-58

猜你喜欢

管理路径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
高校民族预科教育教学管理路径探析
市场营销视角下的企业危机管理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