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思维导图,让数学复习课有“三度”

2019-03-18郭晓亿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维度温度

郭晓亿

摘 要: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不少课堂教学还停留在形式上的改革,没有从其根本去改变传统课堂模式。教师往往采用“知识点整理—题型练习—教师点评”的教学模式,其最大的问题在于简单再现知识点,机械重复做习题,教师为主的“一言堂”,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忽视了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复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将思维导图引入数学复习课,可以更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让数学复习课有维度、有温度、有热度。

关键词:思维导图;维度;温度;热度

一、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结构,让数学复习课有维度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在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是把主动思维的机会提供给了学生。思维导图是个体思维的闪光展现,每一张图都是独一无二的。围绕同一个知识主题,一百个学生会画出一百张不同的思维导图,每张图体现的维度也是有不同之处的。学生制图时,会将散布于头脑深处的零星知识不断提取、不断再现,找出关键词,运用图形和连线等,把知识点“梳理”出来。有学生会将纵向知识点联系起来,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也有学生会把横向的知识点分化开来,组成一个整体。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能让所学的分散知识“竖成线、横成片”,使知识网络构建得更有维度。简单的一张思维导图要一“梳”二“通”。既梳理了所学知识,又融会贯通,理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让学生探究发现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级关系,让整个知识网络更有维度。

二、用思维导图丰富评价方式,让数学复习课有温度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现思维过程的工具,但是它蕴含的教育理念却是有温度的,因为它的核心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在传统的复习课中,存在较多教师对学生的单边评价,而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是较缺乏的。思维导图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评价依据,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在展示交流思维导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对其进行评价,如知识认知是否正确,知识梳理是否完整,知识沟通是否合理等。交流时,学生也会把自己与他人的作品进行比较,既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增强学习信心,又能够直观地发现自己认知结构和知识掌握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自己的思维导图,与其他学生共同进步。评价方式也随之变得更丰富,可以自评“我认为我做得好的方面有 ,需要改进的是 。”也可以互评“我认为这位同学做得好的方面有 ;我想补充的是 ;我建议 。”而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来直观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认知结构的完整度和知识掌握的情况。发现学生交流不到位的地方,教师可发挥主导作用,适时提示、启发和补充,并有针对性地点评,给予正面的激励评价。

思维导图给了师生一个“以人为本”的学习课堂,让不一样的认知、不一样的方法、不一样的思维能够充分碰撞,在碰撞与交流中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在多样的评价方式中丰富了情感体验,让数学复习课闪现光辉,更有温度!

三、用思维导图点燃学习兴趣,让数学复习课有热度

在以往的数学复习课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他们是课堂的“参与者”,而不是“构建者”,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缺少热情。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改善这种不良局面。

1.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绘制思维导图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知识树等多种方式,还可以用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这样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兴趣盎然,特别喜欢。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成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和主动性的学习个体,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2.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在展示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时,教师着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实现知识和方法的共享与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满满的知识收获和愉快的情感体验。除了生生之间的互动,还要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自己制作一张思维导图,这张思维导图不能太完善,必须有错误、有空白,目的是让学生从中找出错误和空白,激活他们的思维。教师在大部分孩子心目中是“权威”的存在,给他们机会挑战权威,既需要勇气,更需要思考。而这种勇气和思考,亦是学生成长所需。师生互动的过程还能让学生体会到:个人的思维导图一旦画出来,就成为有限的了,而集体的智慧是无限的。只有勇于挑战、敢于表达、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变得更有智慧。这样的教学过程常常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与惊喜,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潜能,让数学复习课活力四射,更有热度!

思维导图在一定程度上悄然改变着师生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比起传统的教學方式,它有独特的优势。应用思维导图,能让学生不断完善认知结构,提升数学素养,促进认知飞跃,发展思维能力。应用思维导图,能让复习课变得完整灵动,更有维度,更具温度和热度!

参考文献:

[1]廖旭金.思维导图:改善教学效果的利器[J].中国校外教育,2009(9).

[2]韦霞.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4).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维度温度
一张票的温度
停留在心的温度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光的维度
测个温度再盖被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