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文本,激活语言文字潜在魅力
2019-03-18马一峰
马一峰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基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转变,“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成为这一门课程的教学重点。“语言文字运用”主要是指能有方法地、规范地使用书面和口头语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突出语文教学的语用性,针对不同学段的特点,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运用的秘妙,并引导学生运用习得的语言及规律。语文课程教学,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还要考虑汉语言文字对识字写字等的影响,全方位探索出适合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语文是文选型的教材,每一篇入选的文章无不凝聚着作者、编者对语言文字的凝练,因此,文本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凭借,也是基本的教学资源。应该充分利用文本这一教学资源,激活语言文字的潜在魅力。主要针对文本的课题、字词、句子、篇章甚至单元,研究其内在的语言文字特点及规律。
关键词:聚焦;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的提出:新课标第一部分课程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下有这样一段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的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我国历代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实践,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视为提高教育效益的重要条件。叶圣陶先生认为“实践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方面,不可或缺,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学习感到困难的重要原因归结为理论知识不能用于实践,“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获取新的知识。”要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用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用来获取新知,根本的途径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课程理念和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改革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积极有效地开展语文实践话动,语言实践活动是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活动,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体现方式。
新课标提倡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程理念和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改革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积极有效地开展语文实践话动,语言实践活动是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活动,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体现方式。面对上述这些客观原因,语言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本课题的研究,立足新教材文本,从实践活动的模块设计和教师指导策略两方面进行研究,有效开展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课题是眼睛,导入显语文
课堂导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比较推崇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导入,这样既能凸显语文学科的特点,又能激化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很多教师的导入和揭示课题联系不够密切,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看投影,猜谜语,讲故事,这些看似热热闹闹的场面,其实容易让学生思维分散,也缺乏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题目,题者“额头”也,目者“眼睛”也。有的课题往往会昭示文章内容和作者思路,有的直接点明文章的主题,有的具有象征意义,有的则有浓郁的文学色彩,总之,一个课题凝聚着很多语言文字的秘妙。我们不应漠视这块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芳草地”,不妨就以课题入手设计导入语。
1.读课题
如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时,教师先以平述的语气读课题后,说:“老师刚才以‘告诉的语气读了课题,还有没有其他的语气可以读这个课题啊?”小朋友举手说可以用激动的语气读,因为看到有小鱼很激动;又有小朋友说可以用疑问的语气读,因为想知道浅水洼里为什么有小鱼。“那到底应该怎么读呢?我们到课文中找答案吧。”笔者认为,这样设计导入,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让学生知道同样的语句有不同的读法,又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达到了導入的目的。
2.研究课题
如教学《生命 生命》一课时,教师就可从课题入手:“这篇课文的课题有什么特别之处?”生说:“由两个相同的词语构成。”“为什么不止用一个‘生命?”让学生明白为了强调。“我们该怎么读这个题目?”前者轻些,后者加重。“老师写课题,怎样书写更能表现出这个特点?”前者小些,后者大些。教师随即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这样的导语设计,是从课题的语言特点角度出发的,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运用的奥秘。
3.质疑课题
如《与象共舞》一课,出示课题后,初解“与象共舞”的意思,就是和大象一起跳舞。再让学生初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与象共舞”的章节。学生会发现只有很短的一个自然段描写“与象共舞”的内容,教师适时提问:“一般文章都应围绕题目叙写,为什么这篇文章的题目与内容好像不符呢?是不是‘共舞还有其他意思?”这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引导他们更好地对语言文字进行提炼和概括。这样的导入,比起“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见过大象跳舞啊?”此类近乎忽悠学生的导入好过几十倍。
二、字词有规律,归结促运用
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在教学时,就不仅仅是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理解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把理解和运用词语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识字,写字,理解关键字词,我们都应从语言文字的本身规律入手,使我们的字词教学更有深度,也更有意义。
1.识字写字
小学低段的识字写字往往作为重点难点,识字教学主要有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两种。特别是集中识字时,很多教师就不会仔细去找寻一课的众多生字间的联系,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文字的学习。一位教师在教学《两只小狮子》,教学到写字指导环节时,她选了“练”“习”两字进行范写。
师:小朋友,我们先看看这两个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呀?学生仔细观察后发现两字都有横折钩这一笔画。
师:很好,那同样的横折钩这个笔画在这两个字里又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进一步会发现一处应写得细长些,一处应写得宽大些。
由于教學时间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对教材中所有的生字进行写字指导。这时我们就得有的放矢地找规律,讲解重点,突破难点。你看,教师就利用了生字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细致入微地进行写字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
2.词语理解
在小学中段的词句理解中运用指导是关键。词句间当然也有其一定的规律,教师在教学时如能引导学生根据特点、规律进行学习,就能让学生更轻松地积累、更深入地理解、更灵活地运用。
(1)词语盘点分组
低中段的语文教学中,有一重要的环节——学习词语。一节课一般有十几个词语要学,如果一股脑儿地学习,不但效率差,而且不利于学生对词语规律的掌握。如一位教师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操场上》的教学中,为锻炼学生词语理解能力,对“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六个新词讲授完毕之后,结合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设计了“词语归类游戏”。
教学准备:“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词语卡片,要求学生与各自同桌组成一组,每一组拥有一份词语卡片。
教学方法:
①与各自同桌组成一组,轮流读出卡片上“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的新词内容,直至所有读音全部读正确。
②两人合作,对这些词语进行归类,说出自己归类的原因。
③任选一种自己所熟悉的归类方法。
生组1:我们两人认为,可以把打球、拔河、拍皮球三个词语归为一类,这三个词语都是“手”字偏旁,而另外三个词语是“足”字偏旁。
生组2:我们两人认为,可以把打球、拔河、跳高、跑步这四个词语归为一类,这四个词语都是由两个字组成,其余两个词语是由三个字组成,归为一类。
生组3:我们两人认为,可以将打球、拍皮球、踢足球这三个词语归为一类,因为这三个词语都是用来描述球类运动的,其余三个词语可归类为其他运动。
这一“游戏”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既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也可帮助学生巩固记忆所学新词,掌握几种词语归类方法,且慢慢拥有相对灵活的思维。
(2)词语理解多用文
教学《画家和牧童》时,“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中的“一……就……”这组关联词的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一般的教学方法是,理解了“一……就……”这组关联词的特点后,为了让学生能运用这组关联词,往往会进行说话训练。这时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天一下雨,妈妈就急着收衣服。”“我一到家,就做回家作业。”此类的句子也能说出几个。但是我总觉得,这样的词语理解、运用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内外“跳进跳出”,破坏了思路的连贯性,也没有很好地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如果把握不好,更会使教学过程支离破碎。
我们不妨来学学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活动一下自己的思维,归纳总结出几个字句,说明戴嵩是著名画家。
生:我可以从他的画有很多人欣赏中知道戴嵩是著名画家。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棒!那谁能仿照“一……就……”进行造句呢?
(相机出示句子:他的画一挂出来,看画的人就 ;他的画一挂出来,有钱的人就 。)因为文中有相关句子,学生很快就能找到,并能用“一……就……”仿造说话。这样,要求降低了,学生就有兴趣,而且把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在文本学习中。
师:你能再仔细找找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用“他的画一挂出来 (谁) 就 。”说话吗?
(有了以上这些语句的铺垫,学生很快能找到“他的画一挂出来,围观的人就纷纷赞叹;他的画一挂出来,一位商人就赞叹;他的画一挂出来,一位教书先生就赞叹)
教师把这些语句投影集中起来,“这样看来,戴嵩的画确实是:‘绝妙之作”。
对于“绝妙之作”这一词语的理解,有了前面大量的“一……就……”语句的理解铺垫,真正做到了联系上下文,给人一种总结的感觉,无需再次分析。
后面用“但是”(教师出示“他的画一挂出来,一个牧童就 ”)引出有关牧童的教学内容……
从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教师教学设计得独具匠心,“一……就……”这组关联词就好比是一个支点,教师利用这一点,把很多教学内容都串联了起来。这样的设计,笔者认为,既训练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又不会打乱学生的思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浑然一体,层层深入。
三、文章各不同,研读悟情理
儿歌有儿歌的语言特点,诗歌有诗歌的语言特点,散文有散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文有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总之,选入教材的文章,几乎每一篇都有可供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只不过有的文章表达方法能让读者一目了然;有的则“潜伏”其中,需仔细考量方能发现“庐山”真容。以前备课时会更关注内容,现在如果能换一个视角,更关注一些语言文字的形式,你会发现,教材就是例子,有的文章具有统领一组文章的表达形式的作用,有的文章中有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的表达特色。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并做到有效迁移,这对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1.找寻文本语言的独特性
一篇文章,特别是名家名篇,一定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语文教学就应注重对这些语言文字的特点研究。
如女作家萧红《祖父的园子》教学片段:
师:现在我们要学的是女作家萧红的《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对于我们来说,这篇课文学起来既容易又困难。现在就让我们仔细读一读课文内容,活动一下自己的思维,想一想萧红究竟想起了什么?课文中有哪一句写得最为特别?它的特别之处体现在哪里?(生读、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师:同学们非常聪明。老师认为,这一段话写得非常特别,虽然它既不是排比句,也不是比喻句,但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可结合它的特点轻松地将内容背诵下来。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这一段话,自主背诵这一段话的内容。几分钟过后,老师开始隐藏这一段话中的某一句,学生挑战隐藏句的背诵,整个背诵氛围十分活跃,学生的积极情绪完全被调动了起来。最后,老师开始请同学们一起读这一段话,让学生回味文本语言的独特之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可以轻松记忆这一段话吗?
生:里面有很多反复的句子。
师:是啊,这就是这一段文本的独特之处,它的写法与其他段落不同,这一种写法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既然作者采取了反反复复写的方式,那么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反反复复读吧!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就爬上架……
师:现在,我们已经熟悉了这一段话,那让我们加快读的速度怎么样?
师:快速读出课文内容我们也尝试过了。现在,由你们带老师读(师生换读)。
师:通过反复阅读这一段“重复”话语,你体会到了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绪?
生:我认为,作者想要借助这一种表达方法强调园子里的一切是自由的。
生:我认为,作者想要借助这一种表达方法说明一切是无忧无虑的,无任何顾及的。
生:我认为,作者想要通过这一种表达方法说明园子里一切生命都很旺盛。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作者用这种特别的文本表达方法写出了一种独特的心情。通过反复阅读这一段话,我们可以感受其中对自由、快乐、温暖感情的描写。其实,文章中还有一句类似的表达方式,请同学们自己找出来。
生:我认为是:“祖父戴一顶大草帽……”这一句话。
师:还有——(生继续寻找)
师:那让我们再一起阅读这一段话吧!
师:祖父戴草帽——(生接)我也戴草帽……
师:读完一遍,我们现在要加快读的速度了,看看你们能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看一看哪位同学读得最认真,最标准。
师:同学们,由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感知到,文本中特别的写法主要是用来传递作者特别的情感,那么现在活动一下你的思维,想一想作者想要借助这一段反复结构的话表达什么?
生:我认为,这一段话的表达主要是作者用来阐述自由、无忧无虑的情感。
师:对的,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再次朗读文本吧!
(教师在教学中,直奔“语言文字运用”的主题,抓住文章中“反复结构”这一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通过找、背、体会、读,让学生深入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2.注意一组文章的共同特点
现在语文教材的单元划分,往往是以人文教育为主题。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我们不妨也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揣摩编者的意图,看看是否有语言文字规律的迁移性。
如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十册第七单元,笔者认为,编者一定是有编辑意图的,第一课《人物描写一组》具有统领作用,其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侧重人物动作描写的学习,《临死前的严监生》侧重人物神态描写的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则侧重语言描写。当然经典作品描写人物肯定会兼顾到其他不同的描写手法,但我们教师在处理教学时,我认为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有取舍,要有侧重。蒋军晶在执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就舍弃了描写“凤辣子”的穿着打扮的大块内容,着重引导学生体味人物语言描写的语言特点,抓住“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先吃什么药?”这句,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大家在描写人物时,语言文字的精妙。试想,如果你什么都想抓,结果一定是草草了事,学生也只能知之甚少。这个单元最后一课——《金钱的魔力》,这是一篇略读文章,第三学段略读文章的大量出现和学生知识能力自主化的提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篇文章的学习可以说是对人物描写手法学习的认识提高。因为在这篇文章中,托德的神态描写和老板的语言描写都是精妙之笔。编者的这一编排特点,我想是有意让学生从教师的分析中走出来,慢慢地走进自主阅读实践中。当然这是建立在前几篇精读文章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寻语言文字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处理得好,学生会更轻易地找到语言文字的规律,利用迁移性,体悟到外国作家对人物神态、语言描写的精妙之处;反之,这篇略读文章也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阅读空间,学生还是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阅读。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其丰富的情感、卓越的思想、高尚的人格、獨特的个性以及精妙的思维和表达都沉积于文本所呈现的静态的语言文字符号之中。对此,一般“披文入情”的读者尚且见仁见智,更何况初学语文的小学生。因此,作为教者,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和语文能力出发,想方设法“用教材教”,充分开发利用文本的教学资源,凸现文本的情感内涵和审美要素,激活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天然魅力,深入文本,领会其妙。
参考文献: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