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膏方的制备及其常见问题分析

2019-03-18刘诗雨

健康大视野 2019年4期
关键词:常见问题分析

刘诗雨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养生保健。中药膏方作为一种具有时令养生效果的养生方式,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中药膏方的制作及其常见问题的介绍与分析,为中药膏方发展以及大众养生保健事业保驾护航。

【关键词】中药膏方;制作流程;常见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4-122-01

中药膏方,作为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传统剂型之一,成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膏方指单味或多味中药经过合理配伍组方,采用特定的工艺加工而成的产品,包括外用和内服膏方。其中,内服膏方又称膏滋、煎膏,是一种将中药饮片通过加水煎煮、去渣取汁、蒸发浓缩、加蜂蜜或炼糖等辅料而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1,2]。

与传统中药汤剂相比,膏方具有以下优点:服用量小且方便,减少汤剂每天煎煮的麻烦,口感较好。由于膏方具有滋补强身、保养脏腑、驱除病邪的作用,因此临床上适宜于年老体弱、久病体虚、慢性病患者[3]。

我院于2017年11月开始引进膏方技术,在中医科与药剂科的通力合作下,我院中药膏方事业开展的如火如荼。在此期间,药剂科为各类患者制作中药膏方不下百例,但是在制备过程中却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此,我将对中药膏方的制作流程及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

1中药膏方的制备[4,5]

中药膏方的制作流程主要为以下几步:配料—浸泡—煎煮—浓缩—加辅料收膏—包装。

1.1配料:药师根据中医科医师开具的处方抓药并复核(注:药材与辅料分开装袋)。

1.2浸泡:将药材装入煎药袋中,扎紧袋口,放入冷水中浸泡过夜(注:水量以没过药材表面2-3cm为准)。

1.3煎煮:将浸泡好的药材,连水一块倒入高压煎煮锅中,设定温度为105℃,时间为45min。待温度达到设定要求时煎药开始,45min后自动停止煎药。

1.4将煎煮所得药液直接倒入蒸发浓缩机中,设定好加热温度与最后剩余药液体积,待水分蒸发至所剩药液体积达到设定范围内,停止浓缩。待药液不再沸腾后,将药液导出至桶中。(注:在浓缩过程中,需要不定时搅拌并观察,以免药液浓缩过度或出现糊锅现象)。

1.5加辅料收膏:用粉碎机提前将辅料粉碎,然后加入到浓缩所得的药液。在加热的同时,利用磁力搅拌棒进行匀速搅拌,防止辅料沉底或糊化。用玻璃棒粘起膏体,以“挂旗”或“滴水成珠”为度,停止加热。

1.6包装:将膏药趁热过滤,倒入自动包装机中进行灌装。

2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煎煮过程中未考虑到特殊饮片的处理

中药在煎煮过程中,最常见的特殊处理有先煎、后下两种。其中,某些质地坚硬的矿石、动物类药材(例如:龙骨、牡蛎、磁石、赭石等)以及有毒的药材(例如:附子)需要通过先煎,起到增加有效成分含量以及减毒的作用。而某些含有挥发油成分的药材(例如:薄荷、砂仁、豆蔻、藿香、木香等)需要后下,达到保留其有效成分的作用。

在膏方煎煮过程中,是将所有药材通过加压煎煮的方式煎煮相同时间,虽然可以保障有效成分全部煎出,但也会造成某些药材的有效成分散失。

2.2浓缩过程存在的不足

在膏方制作过程中,我们采用高温加热蒸发水分的方式进行药液浓缩。在此过程中会造成挥发性成分破坏及热不稳定成分的分解,降低有效成分含量,最终影响成膏质量。

2.3膏方浓缩收膏标准缺乏量化依据

收膏是膏方制作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收得好,膏方浓稠,易于保

存和服用;收得不好,膏方稀薄,保存时容易发霉变质。目前关于收膏的判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挂旗”——用玻璃棒从锅内提起药液向下滴成三角形,即称“挂旗”。

(2)“滴水成珠”——取少许膏方药液滴于能吸水的纸上检视,以不渗透纸为度或取一滴膏方药液滴入冷水中,能成珠状,即可停火。

目前,这两种方法由于主观性较强、需凭经验判定,因此造成膏方质量差异大的问题。

2.4口尝有“沙粒感”

由于辅料中常常会有富油性的核桃仁和黑芝麻,在粉碎过程中难以打成细粉,因此制得的膏方中常常会有肉眼可见的小颗粒,降低了膏方的口感。

3建议及措施

3.1严格遵循中药饮片特殊处理要求。对需要先煎或后下的药材进行单独处理,然后将两部分药液混合进行浓缩。

3.2改进浓缩设备。真空浓缩可以降低浓缩温度,减少有效成分被破坏,提高成膏质量。

3.3加强膏方制备管理,争取做到专人管理。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制定膏方制作具体操作流程,降低膏方质量差异性大的问题。

3.4加强与中医科的沟通。一方面医生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告知患者膏方中存在颗粒感的原因;另一方面可以调整膏方辅料用量比例,降低富油性辅料的用量,通过与其他非油性辅料共同混合粉碎,降低膏方中的颗粒大小,提升膏方口感。

参考文献

[1]徐东江. 膏方研究进展—文献分析[J].中医药导报, 2018, 24(7): 102-104.

[2]张庆红, 武雯华,张庆刚. 中药膏方的制备工艺及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17(12): 18-19.

[3]迟淑梅. 中药膏方的制备及现状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 2015, 7(13): 30-31.

[4]李丽. 中药膏方制作中常见问题的探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 1(1): 62-63.

[5]梁培鑫. 中药膏方的制备工艺分析与研究[J].临床合理用藥, 2017, 10(9): 101-102.

猜你喜欢

常见问题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常见问题探讨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