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团体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

2019-03-18赵晋娴

健康大视野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活质量精神分裂症

赵晋娴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团体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在2013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接收并予以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按治疗方式区分为实验组(n=75)与参照组(n=75),分别实施团体心理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治疗后在不良情绪、业余娱乐、躯体功能等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在工作学习、社会功能、人际交往等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将团体心理治疗应用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优势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應在临床中予以应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团体心理治疗;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4-072-01

精神分裂症病程较长,具有反复发作特征,属于精神科室常见疾病。大部分家庭及社会对此种疾病均存在一定其实与恐惧,使得较多患者恢复后会产生抑郁等不良情况,极度缺乏自信[1]。最终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寻求一种有效且安全性高的治方式对促进患者康复,提升其生活指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团体心理治疗的临床疗效,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我院在2013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接收并予以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按治疗方式区分为实验组(n=75)与参照组(n=75)。实验组男41例,女34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40.50±21.50)岁;参照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37±21.64)岁;比较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分析。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团体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小组由3名精神科医师及一名责任护理人员组成,主要方式如下:(1)团体健康宣教。次治疗方式主要为提升患者知识水平,为其讲解相关精神卫生知识,提高患者对精神疾病的了解,使其学会自我接受与自我调整。(2)团员之间相互熟悉。医师及护理人员可以团体活动的方式增加团员之间的了解程度,促进团员之间的信任与熟悉,同时在或动期间不断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慰,提升患者治疗信心,为后续患者积极、主动接受治疗奠定基础。(3)树立自信。医师及护理人员可充分利用情境模式及情景剧的方式引导患者学习基本生活技巧,保障患者可使用此种方式将内心苦闷与焦虑情绪进行表达。同时心理指导师陪伴在侧,以便及时对其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与解决。(4)相互交流。在上述一系列活动完成后,可要求患者在后续治疗及生活中依旧保持联系与必要交流,同时相互鼓励与支持,确保患者在交流过程中认识到生活及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应用GQOLI-74生活质量评定表予以评价,其主要指标含括:不良情绪、业余娱乐、躯体功能、工作学习、社会功能、人际交往等。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x±s)

实验组(n=75),不良情绪(9.78±2.51)*、业余娱乐(10.24±3.74)*、躯体功能(40.22±6.25)*、工作学习(12.32±4.35)#、社会功能(49.81±8.89)#、人际交往(10.84±4.61)#;参照组(n=75),不良情绪(8.33±2.29)、业余娱乐(9.21±3.87)、躯体功能(40.69±5.44)、工作学习(8.26±3.54)、社会功能(41.27±7.60)、人际交往(7.74±3.54);经两组比较显示在不良情绪、业余娱乐、躯体功能等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在工作学习、社会功能、人际交往等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注:*表示P>0.05;#表示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一般呈现进行性发展趋势,日常予以药物治疗效果不够显著,易导致阴性症状不断加重,进而出现行为退缩、精神不振等情况,影响生活质量。在团体心理治疗中患者受到团内气氛的带动易敞开心扉,正视自己目前状态及处境。且团体中若存在恢复期患者,可通过团内其他成员认识到药物治疗对身体恢复在重要性,此点对其患者后续治疗,预防疾病复发具有重要意义[2]。团体心理治疗的核心在于帮助团员正确认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通过一系列学习、观察及活动,掌握人际交往方式、学习方法等,以团队的积极、向上的氛围督促自身不良行为的进一步改变。团体心理治疗在针对性治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患者情绪状态及自我认知的改变,使其学会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部分应激时间,对心理及行为只是进行了解与掌握,进而在其后续生活、工作学习中产生长期性指导价值。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应用团体心理治疗方式相较于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式而言更具优势,且最终数据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将团体心理治疗应用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工作学习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后期生活质量,因而此种治疗方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翠欣, 周亚超, 尹丽平,等. 团体心理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16, 28(4):91-93.

[2]梁超胜, 徐英妹, 陈声,等. 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17, 14(1):44-47.

猜你喜欢

生活质量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松弛治疗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干预的效果观察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