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呲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治疗脑淡后癫痫的有效性分析

2019-03-18周思军高峰岚

健康大视野 2019年4期
关键词:丙戊酸钠托吡酯卡马西平

周思军 高峰岚

【摘要】目的:研究托呲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治疗脑炎后癫痫的有效性分析。方法:将123例2014年10月~2017年10月间于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脑炎后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托呲酯、丙戊酸钠以及卡马西平三组,观察三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对比,托呲酯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丙戊酸钠组与卡马西平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炎后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为托呲酯,丙戊酸钠以及卡马西平在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托吡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脑炎后癫痫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4-064-01

脑炎在临床中一般是指患者的脑实质受到病原体侵袭所导致的炎症性病变[1]。脑炎会在临床中引起患者高热、头痛、昏迷、呕吐与惊厥等症状,也会在脑炎发生后引起继发癫痫等疾病。在目前脑炎后癫痫患者的治疗中,主要采用的治疗药物为托呲酯、丙戊酸钠以及卡马西平[2]。本次研究探讨了托呲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治疗脑炎后癫痫的有效性分析,经结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123例2014年10月~2017年10月间于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脑炎后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123例患者随机分为托呲酯组、丙戊酸钠组以及卡马西平组,每组各41例。托呲酯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为18~23岁,平均(21.06±1.03)岁。丙戊酸钠组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为18~23岁,平均(21.11±1.12)岁。卡马西平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为18~23岁,平均(21.04±1.04)岁。本次研究得到所有患者家属的同意,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托呲酯组患者采用托呲酯治疗,每日初始剂量为20~25mg,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加量,最大剂量为100~200mg,使用方法为每日两次。丙戊酸钠组采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使用方式为每日三次,每次200mg。卡马西平组患者采用卡马西平治疗,使用方法为每日三次,每次100mg[3]。两组患者均进行12个月的治疗,并以此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在所有患者完成一个疗程的临床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种,其中显效是指患者在药物治疗后,癫痫发作得到控制,发作症状明显减少,有效是指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后,癫痫发作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无效是指患者在经过临床治疗后,癫痫发作症状无明显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讨采用了统计学软件来进行数据的处理工作,对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首先托呲酯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显效85.37%(35例),有效9.76%(4例),无效4.88%(2例),总有效率95.12%。丙戊酸钠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显效65.85%(27例),有效17.07%(7例),无效17.07%(7例),总有效率82.93%。卡马西平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显效53.66%(22例),有效19.51%(8例),无效26.83%(11例),总有效率93.17%。经过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托呲酯在临床中属于一种天然单糖基右旋果糖硫化物,其在患者体内可以有效的通过选择性阻断患者的钠通道,抑制患者体内的反复放电情况,从而有效的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4]。丙戊酸钠在临床中属于一种不含氮的广谱抗癫痫药,其可以在临床中有效的对惊厥起到对抗作用,在各种癫痫的治疗中也有着较好的临床作用可以有效的抗癫痫[5]。卡马西平在临床中可以有效的增加钠通道的灭活效能,使其有效的组织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帮助神经细胞降低兴奋性,从而有效的达到抗惊厥作用。在脑炎后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采用托呲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癫痫带来的临床症状,有效的起到临床治疗效果。丙戊酸钠与卡马西平在临床中也同时可以对癫痫患者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其实际临床疗效相比托呲酯而言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托呲酯在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有着极高的安全性,对患者带来的临床不良影响也较少,更加的安全。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托呲酯进行治疗的托呲酯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丙戊酸钠组与卡马西平组均较高,可以在临床中有效的对脑炎后癫痫患者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托呲酯作为脑炎后癫痫患者临床治疗中的首选药物,其在临床中的疗效相比丙戊酸钠与卡马西平有着一定优势,可以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较为安全。但是在临床中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的选择药物进行治疗,才能更好的帮助患者改善病情,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胥向紅, 鞠久鑫, 武丽芳. 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5):106-107.

[2]尹月. 卡马西平、托吡酯和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效果比较[J]. 当代医学, 2016, 22(18):146-147.

[3]梁碧彦, 黄远秋, 钟伟湘, et al. 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外伤性癫痫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 16(6):758-760.

[4]王金莉, 陈杰明, 林合麟, et al. 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不同类型脑炎继发癫痫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刊, 2017, 44(4):21-23.

[5]□ 刘慧珍. 观察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5):605-606.

猜你喜欢

丙戊酸钠托吡酯卡马西平
28例确诊原发小儿癫痫症临床分析
分析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患者运用利培酮单药与结合丙戊酸钠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
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和丙戊酸钠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托吡酯治疗癫痫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分析
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价值比较
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脑炎后癫痫的疗效观察
托吡酯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卡马西平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9种不同厂家卡马西平片的含量、有关物质和溶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