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2019-03-18顾丽娜

健康大视野 2019年4期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抑郁症作用

顾丽娜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112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显著,稳定情绪,提升认知程度,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应用。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抑郁症;作用

【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4-016-01

抑郁症为常见精神类疾病,也称之为抑郁障碍,患病后,患者的心境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低落,闷闷不乐,病情严重者,甚至产生悲观厌世、自杀或伤害他人的行为,一旦确诊,应及时为其对症治疗,如何为患者选择方法极为关键,应重点关注[1]。本文为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112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例数为56例,其中,对照组中30例男,26例女,21-46岁,(37.24±1.35)岁平均年龄;观察组中31例男,25例女,22-45岁,(37.23±1.34)岁平均年龄。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本研究患者均需要满足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中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本研究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疗法,为患者使用药物阿普唑仑、度洛西汀联合治疗,具体用药依据患者的病况而定。

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常规疗法与对照组一致,在为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前,应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将温度、湿度调节到患者最为舒适的数值,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宣教和心理辅导工作,让患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患者依从性;依据医嘱,为患者科学用药,合理膳食;在患者病况好转出院前,做好疾病预防及康复知识方面的讲解,降低疾病复发率,出现异常,及时复诊。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抑郁情绪评分、焦虑情绪评分数值情况、住院时间、认知程度评分、满意度评分数值情况。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抑郁情绪,量表分数控制为0-30分,分数所得越高,抑郁情绪表现越严重,分数所得分数越低,抑郁情绪表现越轻。依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焦虑情绪,量表分数控制为0-30分,分数所得越高,焦虑情绪表现越严重,分数所得分数越低,焦虑情绪表现越轻。依据认知程度评分量表评估认知程度,量表分数控制为0-100分,分数所得越高,认知程度表现越高,分数所得分数越低,认知程度表现越低。依据满意度评分量表评估满意度,量表分数控制为0-100分,分数所得越高,满意度表现越高,分数所得分数越低,满意度越低[3]。

1.4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输入SPSS19.0中,平均值用(x±s)表示,检验用t值,计数用百分比%表示,P值<0.05,统计学有比较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抑郁情绪评分、焦虑情绪评分数值情况

治疗后,两组所得抑郁情绪评分、焦虑情绪评分数值低于治疗前所得数值,观察组所得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住院时间、认知程度评分、满意度评分数值情况

观察组所得住院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认知程度评分、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抑郁症作为典型精神科疾病,该疾病的产生与多方面因素存在关联性,常见病因为细胞因子、遗传基因、神经营养因子、性激素等,常见的外在表现为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伤、心境低落、意志活动减退等,对患者及其家庭的负面影响非常严重,应重视[4]。

通过对该疾病的研究,常规药物治疗虽然有着一定程度的作用,但是多起到缓解病情的效果,整体效果不甚理想;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针对患者的心理疏导非常重要;认知行为疗法作为新型的治疗措施,主要依据行为理论,在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后,通过在与患者的语言交流中,为患者实施心理辅导,缓慢纠正患者心中错误认知,引导患者形成新型、正确的认知体系,引导患者提升战胜抑郁症的信心,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与他人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优先选用[5]。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显著,稳定情绪,提升认知程度,缩短治疗时间,认知行为疗法值得在抑郁症治疗中应用。

参考文献

[1]程索华,孙燕萍.认知行为疗法对社区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青岛医药卫生,2015,47(1):55-56.

[2]叶凤珍,陈远岭,张金霞,等.抗抑郁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5):42-45.

[3]李东冬,戴立磊,秦碧勇.认知行为疗法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海南医学,2017,28(11):1741-1744.

[4]解尧.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J].中國继续医学教育,2015,7(1):164-165.

[5]王霞,杨敏,陈琼妮.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自助干预对门诊首发抑郁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5):700-704.

猜你喜欢

认知行为疗法抑郁症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中的应用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认知行为疗法对医学院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实验研究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心理咨询技术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