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孩子:人道性是教育现代化的首要特征
2019-03-18禇宏启
禇宏启
“宏启观察”专栏文章写到这一期,已经是第三十八篇。三十八“篇”过去,弹指一挥间。第一篇就是写人道主义的,本篇也是。
“救救孩子”是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的呐喊,表现了鲁迅先生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这种情怀,对于我国当下的基础教育并不过时,对于我国当下的中小学生如沙漠甘泉。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基础教育成就巨大,但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也不容忽视。诸如:从教育过程看,学生课业负担重,补习班多,不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概莫能外;从教育结果看,高分低能且身体素质差,创新能力不足,片面发展严重,难以应对国际竞争。这样的“过程”与“结果”,对于孩子的现在和未来都没有好处。现在不快乐,将来难幸福。“救救孩子”,既要救其当下,更要救其未来,要立足学生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思考问题,而不是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升学率。
孩子是人,人是目的,不是工具。孩子不应该是地方政府和学校追求政绩的工具,不应该是社会补习机构谋取金钱利益的工具,不应该是家长光宗耀祖的工具,也不应该是极个别教师挟持家长的工具。孩子有他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有他自己的观点与视角,中国的大人们特别是家长和老师,需要有真正的“儿童立场”,需要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孩子的情感,并给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教育活动。老师和家长对孩子,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不要蛮横专断,不要冷嘲热讽,不要冷漠无视,当然,也不要放纵溺爱。
尊重就是拯救!“救救孩子”的关键是尊重,把孩子当人看,把孩子当有兴趣有需求有个性有喜怒哀乐的活生生的人看。“救救孩子”并不反对知识传授,并不反对考试,但反对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恶性竞争等等非理性非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反对对孩子人格的伤害、身体的摧残、智力的扭曲。用“前现代”的陈腐的教育教学方式,怎么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的人才?拼命刷题、苦不堪言的教育“过程”,只会结出片面发展的“苦果”,与教育现代化进程格格不入、背道而驰。
教育现代化有人道性、民主性、法治性、生产性、理性化、信息化、国际性等诸多特征,其中人道性最为关键,是首要特征。
当前处于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互联网+教育”更是如火如荼。因此,人们往往把教育信息化视为进入信息社会后教育现代化的最典型特征。这种看法是有偏差的。我认为,不论是信息社会还是知识经济、全球化,亦或是人工智能,都不足以概括21世纪的特点,21世纪不是技术的世纪,而是“人的世纪”,不能把人淹没在信息技术的滚滚红尘中。在技术与人的关系上,技术永远是为人服务的。
国际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时,尤其强调人道精神。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明确提出,“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应是21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这种愿望可以称为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发展观的道德伦理原则反对暴力、不宽容、歧视和排斥。在教育和学习方面,这就意味着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需要采用开放和灵活的全方位终身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2015年英文版,第36页,第10页)
上面的引述,是对教育人道性最好的解读。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校园和教室里,是不是还存在体罚与言语冷暴力现象?有些孩子是不是被歧视与排斥?我们的教学方式是否过于机械与死板?我们对于教育作用的理解,是否过于功利与狭隘?我们教会学生与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了吗?我们的教育,维护与增强了学生的尊严、能力与福祉了吗?我们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到最大了吗?我们的教育能让每个学生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吗?总而言之,我们的教育温暖吗?人道吗?
推进教育现代化,核心是增进教育的人道性。教育的人道性,转换成我国的政策话语,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教育的人道性具体包括三个方面。(1)教育的优质性。优质教育不是只给学生一个好分数,更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不僅教育结果是优质的,教育过程也是优质的。(2)教育的公平性。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公平的教育要面向人人,体现公正与平等精神,能促进所有人的发展。(3)教育的多样性。只有多样性的教育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兴趣与爱好,促进其个性发展。
简言之,教育的人道性,是要把人当人看,把孩子当孩子看,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尊严与个性差异,归还并保护他们的发言权和选择权,倾听他们的呼声,培养他们的素质,让他们活得有尊严,活得有质量,活得更美好。
(编辑 孙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