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现
2019-03-18石永川
石永川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的主要目标已经由原本的培养知识、技术型人才转变成当下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现如今,教育局和各界人士对小学教育的重视度与关注度日渐提高。语文是小学教育的关键所在,对学生的初期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传统语文教学需要在课堂教学与教学目标有一定的转变与创新,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式,由此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学习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创新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现在仍然有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老师在课堂中居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新知识,无法运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由此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得不到发挥,阻碍了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二)课堂教学目标不清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注重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没有将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导致学生没有产生情感共鸣,精神素养没有得到提高。并且教师过于重视考试成绩的结果,对学生个人语文素养没有关注。
(三)教师素质较低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个人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对教学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老师个人的素质培训方式单一,最终还是以学生的成绩结果为考核标准。小学语文应该以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为重点,增强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设计与问题分析
(一)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达到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小学语文新课标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努力开创有积极氛围的课堂氛围,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有三个注意事项:(1)行为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2)合格的目标陈述应该有一个由心理学所界定的名词和动词。(3)目标陈述应该要准确,具体。
同时,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关注四个方面:解读课标,抓住教学目标契合点;解读课本内容,抓住教学目标的重点和难点;解读方法,抓住课堂的引导方式和训练点;解读学生,抓住课文内容的发展点。
小学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较强,老师应该从思想内容、文章结构、语言表达、写作方法等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并且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逐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如何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正确制定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应该结合课堂内容、个人专业水平和素养、学生具体情况来制订一个合适的教学目标与计划设计。
1.深化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的重点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应用,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化教学课标,深度研究每一阶段的课本,并根据自身的理解与补充拓展的教學资料向学生进行宣讲。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语文知识和文学素养的提高,而且要求学生能将课堂上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但是教师不能为了教学进度而忽视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在深化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把握学生具体情况,用引导性的问题来指引学生自主探索课文主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其对课文宗旨与情感的理解。
2.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于科学的教学目标来说,重要的不是教师怎么做,而是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路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将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发展能力得到提高。教学目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保证从学生的观点、想法出发,这样教学才会具有实效性。
3.保证教学目标的具体、清晰与联系
每一堂语文教学都有教学重点和教学任务。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根据不同的内容、重点采取分阶段的教学活动。在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把握学生掌握的知识以及反映出来的行为方式的变化。而对一个规范的教学目标来说,其中包括了对行为主体、动词、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表述的过程中,要先掌握好准确的表达方式,补充行为条件,若以行为动词提问,往往是比较抽象的。
除了目标的表达以外,教师也要加强与三维目标之间的联系。结合语文素养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提出小学语文词汇过程与方法层面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要包括培养学生词汇学习的习惯与教授学生词汇学习的方法两大方面。先让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掌握过程与方法,并且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与人生观。同时也要对教学结果做一个明确的要求,指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与认知行为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是一个综合性与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来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教师个人水平有待提高;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合理如此等。语文教学应该围绕着教学目标,将传统教学方法与新媒体方式相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刻分析教学内容,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把握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还要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这样教学目标的设计才会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丁长友.培养学习兴趣,学会学习方法:基于语文学科特点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
[2]代志丽.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J].中国校外教育, 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