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模式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2019-03-18陈飞
陈飞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影响深远,基础教学已经从传统的先教后学模式中摆脱出来,逐步走向多元化的道路。目前正在探索的是先学后教这一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为目标,尊重个体,因材施教”的要求。通过介绍、分析先学后教模式,希望能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先学后教;课程改革;基础教育
不论是小学语文教学还是高年级教学,长期以来教师努力的方向都是通过自己的思考细化知识,简化知识,以达到易给学生灌输的目的。即学习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的一方。这样做确实可以避免学生在错误的方向上浪费时间,但是失去的却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考的独立性。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在这种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很好地将上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并灵活运用。一个字、一段话重复很多遍,学习效率却很低。所以我们要改变现状,尝试先学后教。
一、什么是先学后教
先学后教需要学生在预习教学内容之后,总结归纳疑难杂点,充分进行思考和反思,再由教师进行点对点的解答。这样不仅保证了上课的效率,也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个性。对症下药,哪里不会教哪里。虽然很多教师都有让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但是在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根本无法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困惑点,只是单一地在讲台上把所有知识都灌输一遍。教师的本职是辅导者,而不是领路者。当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中心、主体之后,自然会调动起气氛。由于先学是主要环节,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预习的习惯,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充分的自我理解,学生不会有特别多的问题,即便有,教师也可以一对一地解决,这样学生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二、如何先学后教
除了“学生—老师”的环节,最好能够增加“学生—学生”的小组。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有高有低,不同阶段的学生都有不同階段的困惑。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内部自主解惑,教师负责检查把关,在适合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性的学习竞争环境,例如奖励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不建议按阶层划分学习小组,而要平均分配,这样可以避免同学之间的关系恶化。
1.课前预习
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部分不是学生,而是教师。课前,教师需要做大量的规划准备,其一,是老生常谈的课堂时间控制,不同于以往,教师需要做的不是自己把控时间,而是尽可能地最大化利用课堂时间,因为你不会提前知道学生到底有哪些问题。其二,学生不了解教学要求,很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方向混乱的问题。所以教师要清晰、明确地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并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以图激发学习积极性。
2.课堂中的教学
“后教”这个环节就是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成果的体现,充分表现为课堂互动。首先是小组讨论,先会的教后会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倘若有整个小组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重点解答。解答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是整段整段地解说、教学,而是以提示的方式,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问题的答案。这也正是“后教”的困难之处,能否做到,将决定该教育方案是否有成效。
3.温故而知新
人都有遗忘曲线,重复是习惯之母。定期检查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查漏补缺。此类检查或者测试,最好不要进行打分排名,容易打击学生参与测试的积极性,毕竟最终的目的还是查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此为基础针对每个学生进行课后指导,养成记录错题的习惯。
三、先学后教的几个注意事项
1.先学后教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忽略了这一点,很容易导致课堂中表面上让学生自主学习,事实上还是跟着老师走。
2.如果学生课堂上只有很少的问题或者没有问题,那就说明在先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纰漏。例如,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充分的思考,或者学生根本没有多元化思考的意识,被过往的教学模式束缚,没有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先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再让他们开始学习提问和质疑。
3.不要迷信权威,更不要定下标准答案。很多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对同一个问题持有不同角度的见解,却因为和教科书提供的标准答案不一样而遭到了否决。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经常会有此现象,我们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评判。在经过了教师的把关后,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而不以正误为标准衡量学生的答案。
4.语文是衡量学生表达能力高低的标尺,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的思考,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第一。因此,自主、协助、探索已经成为课堂主旋律,先学后教正是这一精神的体现,不怕学不会,就怕不去学。教师可以给定一个学习的下限,但是不要规定上限,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空间,得到的收益可能远远高于预期。
四、结语
先学后教的意义远不止眼前所看到的课堂效益,对一个学生的终生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坚持下去,尝试让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自主掌握学习的窍门,并在互助讨论中培养良好的感情。
参考文献:
[1]袁兆龙.先学后教:还学生一个真正课堂[J].甘肃教育,2011(9).
[2]顾彭飞.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理解与感悟[J].中学教学参考,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