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高中化学互动课堂教学策略

2019-03-18陈凤华

考试周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互动课堂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摘 要:相关教育家曾说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弦,改变传统教师占据课堂教学主要地位,学生被动听讲局面,只有教与学双方在课堂活动中实现和谐交流,才能称之为高效、和谐、平等的互动,进而从根本层面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增强师生情感与认知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化学作为高中教育重点学科之一,自然而然需要优化互动教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此,本文从按高中化学互动课堂现状为切入点,提出贴近现实生活、优化教学方式以及注重师生互动等策略,望给予化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互动课堂;教学策略

师生在课堂互动的基础即师生间的情感,教师一言一行和教学态度均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然而在现实课堂教学中,一个教师要面对几十名水平不同的学生,不可避免会对部分学生造成忽视,再加上学生有较强的感知能力,长时间被教师忽视必然会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对所学学科感到厌烦。针对上述情况就需要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其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 贴近现实生活 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着手,结合学生生活背景和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化学教师可从各个渠道搜集和化学有关的历史故事或著名化学家故事并适当作为知识引入点,促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化学教师在讲课之前在背板上写下“雷雨发庄稼”这一句谚语,很多学生立即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闪电,此时教师提出问题:‘天空出现闪电时,空气中的氮发生哪些化学反应?由此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现象原理和相关联知识,理解氮元素对大自然各种类型植物生长产生的影响作用并在无形中理解固氮原理。再以《钠的化合物》一课为例,化学教师可以提出和生活有关的问题,例如让学生思考“油锅起火时,该如何有效灭火?”“建筑物起火、金属钠起火、电气起火等该如何灭火”或“日常生活中运用的二氧化碳和水是否都会引发火灾?”上述问题和钠的性质有着紧密联系,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证实理论,强化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二、 优化教学方式 坚持以生为本

每一个课堂活动设计均有章可循,通过在化学课堂内外设置各种活动促使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酸、碱、盐相关知识,教师可设置提问激发学生潜在学习欲望,如“家中厨房放有小苏打和纯碱,大家可以用厨房现有东西鉴别这两种物质吗?”“暖瓶结满水垢,大家可以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帮助妈妈除垢吗?”上述问题均和学生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体验到学有所用。再以《电解质》一课为例,很多学生基本都能理解电解质可以导电,但却在学习中忽略电解质定义中给出的“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这句话。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设置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导电实验,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操作,不仅能准确理解电解质概念,还可以避免一知半解现象。上述活动均引入化学知识且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顺利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再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课为例,化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负责不同金属及其化合物特征以及属性研究。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自主查找资料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最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能综合了解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当小组完成任务后就可在课堂内和教师以及其他学生分享研究成果,小组之间可以相互提问,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毫无疑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培养。再以《蛋白质和核酸》一课为例,化学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蛋白质化学组成并展示克隆狗和羊的图片,学生对克隆话题有着强烈的探讨兴趣,化学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蛋白质组织和结构特征,学生在多媒体引导下思维得到不断深化,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 注重师生互动 提高教学效率

师生互动更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教师在短时间记忆每个学生名字和性格特征,使学生感受到被教师重视,更要关注课堂安静的学生,课后和其沟通询问其原因,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毫无疑问,师生言语互动占据整个课堂重要比例,也是提高师生课堂互动的关键性因素,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与深度,影响学生思考问题方式。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改变以往听众角色,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是合作者,也可以是竞争者,其中合作可以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然而竞争可以激发学生内在潜能,过于和谐的课堂环境只会让学生懒于思考,教师只有在言语上适当激发学生竞争意识才能更好地调动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运用:“有没有哪位同学比老师还要聪明?”“看看哪位同学脑筋转得最快!”从问题本质分析,部分问题属于“这样分析和解答对吗?”“是不是?”类型,虽然这种问题较为简单,但不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再加上部分教师在课堂提问方式上喜欢运用“为什么?”“怎么办?”等,师生关系是平等,教师无须担心因问题而导致冷场,甚至可以转换思维鼓励学生“看看哪位同学的问题可以问倒老师?”针对化学学科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完全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提出问题,如“学完本章节知识,大家可以尝试分析暖宝宝的材质?”“纽扣电池和手機电池有何区别?”“为何热水有更好地去油效果呢?”等,上述问题均可以强化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四、 结语

总而言之,教育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也面对越来越多机遇和挑战。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点理化学科,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优化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积极和学生沟通互动,改变传统单一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习化学成为寓教于乐的活动。与此同时化学教师还需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从学生兴趣着手,贴近现实生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后续提升学生化学综合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文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互动现状调查与问题对策[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6,37(13):42-47.

[2]吴惠兰.高中化学课堂多元互动教学的探讨[J].广西教育,2017(10):140-141.

[3]邹世林.浅析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8).

作者简介:

陈凤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海市第十中学。

猜你喜欢

互动课堂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沟通合作中实现互动教学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