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情景模拟教学在高职院校《基础》课中的作用

2019-03-18杨建勋王玉秋

考试周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情景模拟基础课作用

杨建勋 王玉秋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近年来在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笔者通过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情景模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教学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情景模拟;基础课;作用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基础》课作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把道德上的认知经过主体意识能动的加工,内化为道德品质、思想意识,最终自觉的外化成道德行为。

一、 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内涵

情景模拟教学最早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最初是美军对军官和军事间谍进行培训的方法,后来在企业的招聘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20世纪80年代,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如医学、戏剧影视表演、管理学等领域纷纷得到采用。

在现代教育学中,情景模拟教学法又被称为角色扮演法,是指“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特定的模拟主题,通过安排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情景发展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将操作性、趣味性、实效性融合为一体,是一种一举多得的教学方法。

二、 《基础》课的地位与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我国各级高等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全日制本、专科阶段,均在刚入学第一个学期开设。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所制定的课程标准,“这门课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了解相关法律基础知识的课程,对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正确认识社会,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的内容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息息相关,《基础》课所取得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青年大学生品德的内化、修养的养成和价值观的树立,因此上好《基础》课意义重大。

三、 当前高职院校《基础》课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知识基础较为薄弱,自控能力较差,厌倦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直到现在都没有取得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

根据笔者在高职院校两年半的教学经历,在高职院校的《基础》课堂中,大多数青年学生很少听课或不听课,即使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也很少听课,课堂提问参与度低,缺勤率较高,课堂纪律普遍较差,师生互动效果差,因此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是对高职院校《基础》课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最为迫切的要求。

笔者在吸取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2018年秋季学期,在《基础》部分章节采用了情景模拟教学法。经过近一个学期的试验,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大大调动了专科学生学习《基础》课的兴趣。

四、 情景模拟在《基础》课中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情景模拟并不适用于《基础》的所有章节,这需要任课教师根据教材章节内容选择是否采用此方法。同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采用情景模拟教学,还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定和控制情景模拟的时间。

笔者根据这一学期所取得的实际教学效果认为,情景模拟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情景模拟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教学效果。

讲授法是《基础》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以教师理论灌输为主,学生扮演“听众”的角色,教师采用这种方法往往就会“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带来的最直接消极后果就是造成学生对《基础》的学习兴趣非常低下,课堂气氛沉闷,进而造成旷课、早退、迟到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频繁出现。

与讲授法不同,情景模拟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了“主角”,教师的身份则变成了指导者的角色。“它不再强调教师的片面灌输和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亲身感受。”因此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对于书本理论的刻板灌输以及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进而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对在课堂上情景模拟的学生来说,他们通过亲自参与情景模拟活动,可以更好地对课本理论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不仅增强了自身原有的能力,还培养了许多新的技能;不仅提高了道德品质,还强化了心理素质。”对于在台下观看情景模拟的学生来说,他们开阔了视野,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教材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启迪了思想,收获了快乐,从两个方面都增强了教学效果。

第二,情景模拟培养了学生多方面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如果采用情景模拟,必须根据《基础》课的授课内容提前设置好情景模拟的主题,然后在班级内选定参加情景模拟的学生。而选定参加情景模拟的学生必然会查阅相关资料,编写小剧本,之后根据表演的需要分配不同的同学饰演相应的角色,学生在明确自己情景模拟的角色后,会设计相应的表情和动作进行表演。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拟表演时,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原本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必须随机应变甚至通过一种创新的方式才能保证情景模拟的顺利进行。“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演能力、创新能力,还能有效地训练他们的书面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同时,情景模拟可以培養和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情景模拟作为一种集体协作的形式,必然要求所有参与情景模拟的学生同心协力,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好情景模拟的演出。这既要体现在课前情景模拟的排练中,又要体现在课堂情景模拟的表演中。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情景模拟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外,情景模拟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情景模拟实质上是“表演”的一种形式,在台上表演的同学面对着台下坐着的同学和老师,肯定会有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就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反复进行排练,达到非常熟练的地步,只有这样才能在台上情景模拟时避免紧张、忘记台词的情况出现,既增加了自信,又增强了心理素质。

第三,情景模拟能增强教师的教学和管理能力。

情景模拟要求教师的身份发生转变,由课堂主导者转变为“顾问”或指导者。因为情景模拟所涉及的环节和因素比较多,不仅发生在课堂上,也扩展到课外,不仅与参加情景模拟表演的学生有关,也与课堂中其他未参加表演的学生有关。总的来说,这对教师的课堂控制与管理能力要求就提高了很多。

另外,《基础》课教师既要对学生的情景模拟排练给予相应的指导,也要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拟表演,在学生表演完之后还要对情景模拟进行评价,总结起来就是,“既要关注台上学生的表演,记录他们的场上表现,又要控制台下学生的行为,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因此,采用情景模拟必将不断增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管理能力。

五、 结语

根据笔者这一学期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来看,情景模拟在《基础》课中的应用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进行结合,有效的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管理能力,开阔了教学思路。

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以改革创新为指导思想,才能不负新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情景模拟值得在思政课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6-12-8.

[2]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尚慧霞,蔡昆仑.高职思政课情景式教学法实施方式及教师角色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2).

[4]杨晓燕.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7(10).

[5]万勇华.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J].探索,2014(6).

[6]花蕾.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9).

作者简介:

楊建勋,安徽省滁州市,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思政部;

王玉秋,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情景模拟基础课作用
情景模拟在“公共关系学”礼仪与技巧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