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视角下的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影响

2019-03-18毛津源

卷宗 2019年4期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毛津源

摘 要:英语阅读在高专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大学英语改革对高专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阅读能力一直是高专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目前高专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一知半解。在课堂上,如何激发高专生的内部需求,设计一个任务链,完成阅读目标,同时,对高专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主观性也得到有效的培养。

关键词: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型教学法;优化作用

任务型教学法是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灵活的运用语言,设计与之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以任务为基础,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成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 1987年时Prabhu在自己撰写的书中明确了“任务”的概念,指出“任务”是基于思考和对所提供信息的分析,得出结论的活动,这种活动包括规则中心、形式中心、目标中心以及意义中心四大类活动,这种活动能调控学生思考的过程。他认为在利用这一理论进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无须过分关注语法规则,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语言意义的理解实现对语法的掌握。在我国,最早涉足任务型教学研究的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吴旭东教授,他在1997年提出了外语学习任务难度确定原则。而后,1998年,中山大学夏继梅教授(1998)等人进行详细分析和介绍了任务型外语教学的理念。他们认为,任务型教学诣在把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

由于现行教材的词汇量大、复现率低,学生一节课所学的那十个、八个或二十多个生词,即使当堂课能很好地记住,也不等于长时间能记住。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Herman Ebbinghaus)的遗忘规律表明:人们外语学习的遗忘递减率是每天50%;日本上冈光雄的单词记忆实验表明:英语单词记住后,如果不复习隔一天可保持90%,隔三天可保持60%,隔4-7天则忘掉60%-70%,隔三周仅有模模糊糊的印象。这就表明我们的学生在课后必需要反复地记忆学过的语言知识。而大部分教师则要自己的学生机械地记忆单词,作为毫无经验的高专学生无可奈何,只好照做。这样,学生必然感到枯燥无味,效果肯定不理想,在这种壓抑的心态下记忆,久而久之就不能坚持下去。然而所学词汇就巩固不下来,词汇量不但不增加,反而减少。其次,班级人数太多,在课堂上有很多学生都辅导不到位,对学过的常用句型结构比较生疏,自信心不足,感知能力差,致使大脑较长时间地停留在解码过程中,迟迟不能读懂语句。最后,高专生学习策略不科学,科学的学习方法是英语学习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本研究选取40名来自两个高专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学生的英语水平大致相同,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摸底测试,我们比较了两个班级的优秀率、良好率和合格率。从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处于优秀(Scores:85-100)比例均为35.12%,良好或中等(Scores: 70-84)比例各为53.27%和55.64%,处于合格(Scores:70 or less)比例为11.97%和9.53%,从收集整理的数据可以看出两组在实验实施前的对照班和实验班的英语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第一个实验持续了两个月,教师在实验课上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并在对照课上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中期检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是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中期数据显示优秀(Scores: 85-100)比例各为43.78%和52.34%,良好或中等(Scores: 70-84)比例各为40.53%和36.27%,处于合格(Scores:70 or less)比例为13.75%和9.53%, 比较参数是两个等级的总分,平均分,优良率,良好率和合格率。上述比例可以看出,实验班的良好率高于对照班,但合格率没有变化,对照班的良率已转化为合格率。从上述成绩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班的良好率提高到优秀率比参照班多,但合格率没有变化,参照班有一部分良好率转化为合格率。第二个实验阶段为期也是两个月,为了检测实验班是否比参照班后半学期的成绩提高显著,研究者将期末英语检测成绩按前两次的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优秀(Scores: 85-100)比例各为49.82%和72.57%,良好或中等(Scores: 70-84)比例各为40.53%和26.37%,处于合格(Scores:70 or less)比例为9.72%和2.32%,数据显示实验班的优秀率,合格率都比参照班的多。所以结合一学期的课堂英语阅读教学实践,通过实验班和参照班的实验研究,任务型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在本土化过程中,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既具有优越性,也具有可行性。

任务型语言教学注重在真实场景中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的语言交际活动。它要求学生完成学习活动的任务,掌握真正的、实用的、有意义的语言。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参与课堂活动,因此整个课堂是一个积极有效的学习过程。它倡导以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有意义的任务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和社会现实,能激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体验、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或教材精心设计的任务中掌握语言、运用语言、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归纳知识、体验成功。

首先,任务型教学法的任务设计应遵循真实性原则。任务设计应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真实的语言信息,使他们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和技能也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其次,遵循实用性原则,在任务设计中,任务设计者应尽可能为学生的个别活动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第三,遵循可操作性原则,在任务设计中要考虑到课堂环境的可操作性,要避免过多的课堂任务,过多的环节和复杂的程序。最后,遵循连贯原则,设计任务与任务之间要有连贯性,如何使设计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和流畅性。

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发现任务型教学法虽然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不足。首先,有些教师很难适应班级的新角色。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任务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但组织者和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任务,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大多数班级的主动了对学生和老师只能伙伴,顾问,和学生的英语学习者。在课堂上,学生比老师教的时间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任务、小组讨论和自我总结。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的变化,使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突显,使部分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无法理解。即使在教学过程中,放弃任务型教学法,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也造成了难以适应新教材编排方法的尴尬局面。甚至有些教师对新教材感到困惑或抵触,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不利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发展。所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该扬长避短,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改进其不足之处,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Prabhu, N.S. Second Language Pedagogy[M].Boston, Mass: Heinle&Heinle Publishers.1987.

[2]夏纪梅,孔宪.“难题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其模式比较[J]外语界.1998.04.

猜你喜欢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韩国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