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目的论与应用翻译

2019-03-18桂姝姝

卷宗 2019年4期
关键词:指导意义

摘 要:本文首先对功能目的论进行了概述,包括功能目的论中心思想、三原则及其内部关系: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这也是本文的主要部分。第二部分简要探讨了功能目的论对应用翻译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功能目的论;三原则;指导意义

1 功能目的论中心思想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派的核心理论之一,也是德国功能翻译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立者弗米尔在其所著文章《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中首次提出目的论这一概念。其后,弗米尔和赖斯合著的《翻译的理论基础》具体介绍了目的论相关原则,是阐述目的论的主要书籍,书的第一部分详尽介绍了弗米爾的目的论。功能目的论的中心思想是,一切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行为者要达到预期目的就要根据实际环境选择最佳的行为方式。翻译是一种社会行为,任何翻译都有其预期目的,译者也需要以翻译目的为向导,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最恰当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以求达到预期目的,也就是说行为目的决定达到预期目标的策略方法。功能目的论认为,决定整个翻译行为过程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过程,目的决定方法。功能目的论的三大原则是: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

2 功能目的论三原则

赖斯和弗米尔为功能目的论提出一系列翻译原则,主要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翻译目的决定译文面貌;第二,译文应在目标文化中以目标语言再现原语文化和源语文本的信息;第三,译文与源语文本的信息并不完全是等值可逆的;第四,译文必须做到语内连贯;第五,译文必须做到与源语文本保持连贯,也就是语际连贯;第六,以上五条原则按等级排列,以第一条目的原则为首要原则。从以上六条原则能总结出三条主要原则:目的原则、语内连贯原则(连贯原则)、语际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忠实原则从属于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和连贯原则又都从属于目的原则。这三大原则是功能目的论的基本原则。

1)目的原则。目的原则是功能目的论的最高翻译原则,是对翻译过程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弗米尔对目的原则的解释是:任何译本都有其目的和功能,译文也必须遵循这个目的和功能。弗米尔认为,笔译/写、口译/说都要使译文能在其使用环境下和译文接受者身上发挥预期功能。如前文所述,翻译目的由发起人决定或译者自行总结,译者应在翻译过程中时刻以翻译目的为标准,生产出符合翻译目的的译文。翻译目的应囊括译文使用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场景、交际媒介、译文使用者、译文接受者等等。这其中,译文接受者是影响翻译目的的最大因素,根据功能目的论,翻译就是要用译文来满足译文接受者的需求,因此,功能目的论认为整个翻译过程就是:发起人告知译者翻译要求,翻译要求即翻译目的(或者由译者自行总结出翻译目的),译者根据翻译目的决定最恰当的翻译方法,从而生产出能在目标文化或语境中发挥特定功能,为译文接受者提供其需要的信息的译文。

2)连贯原则。连贯原则又叫语内连贯原则,是指译文接受者能在译文使用环境下能够充分理解译文。也就是说,对译文接受者来说,译者要译出能与交际情景融合一致,能为译文接受者提供有用信息的译文。译文只有做到了在交际情景下具有可读性或可理解性才有意义,才有发挥译文功能、实现翻译目的的可能。翻译任务可以说是生产出对译文接受者有意义,能提供译文接受者所需背景知识及情境信息的译文。译者在信息转换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连贯原则。只有译文接受者能在其文化背景及译文使用环境下准确且充分的理解译文,交际才能有效成功地进行。

3)忠诚原则。根据功能目的论,翻译是将源语言文本的信息以目标语言的形式再现出来,那么源语言文本与目标语文本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关系,弗米尔将这种关系称为“语际连贯”。诺德在系统归纳功能派的各种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忠诚原则作为对目的论的补充。忠诚原则是指译文和原文之间要实现语际连贯。译文和源语言文本的相同程度由翻译目的和译者对源语言文本的理解来决定,翻译目的决定了译文的忠诚度,决定了译文传达源语言文本信息的最大化和最小化。忠诚原则为译文的改译或增减译提供了标准,完善了功能目的论。

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诚原则是功能目的论三大翻译原则,忠实原则从属于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和连贯原则又都从属于目的原则。当翻译的目的要求译文连贯通顺,那么译者应尽力使句子读起来顺畅、连贯,这时连贯原则与目的原则是一致的。如果目的原则不需要译文十分通顺,连贯法则则不适用。若翻译目的要求译文再现源语言文本的特色与风貌,那么忠实原则就是符合目的原则的,译者应给予忠实原则更多比重,尽最大努力去再现原文的风格、内容及特点,不得随意增减内容、歪曲原作者思想感情。如果翻译目的要求译文在某种程度上不必再现原文异国风格,译文与原文的功能有某种程度的差异时,那么忠实原则就不再适用。

3 功能目的论指导应用翻译

应用翻译是与文学翻译相对而言的,其涵盖面非常广,包括广告翻译、法律合同翻译、电影片名翻译以及字幕翻译、网站翻译、中医药文献翻译、旅游翻译、新闻翻译、说明书、商务信函、演讲稿等。根据功能目的论,任何翻译实践都是有其目的的,翻译方法的选择和译文面貌都应以其目的为导向。应用翻译的翻译目的就是在正确传达原文信息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译文接受者的反应,突出表达原文的交际意图和译文在另一文化环境下的交际功能。

如法律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其目的是使合同各方明确各自权力和义务,因此,法律合同的翻译应以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译文接受者效应为翻译目的,突出交际功能,适当改变句子结构和形式使译文具有可读性,利于译文接受者的理解。又如产品使用说明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通常大众消费品的使用与社会文化紧密相关,所以译者要考虑到社会文化和语言文化差异,指导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只要译文消费者在译文的指导下能像原文消费者一样正确使用产品,译文就算成功。例如译者在翻译“天然蜂蜜”时通常会译为“natural honey”,事实上“天然蜂蜜”只是生产商用来强调产品的高质量,意思是不含食品添加剂或糖精。该译文在西方人看来是未经加工提炼的、含有杂质不宜食用的蜂蜜,这样一来,译文接收者的反应就与译文功能不一致,翻译目的就未达到。

由于中英文在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上有很大差异,中英文目标读者又处在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下,译文在结构和表达形式上不可能与源语文本完全一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完全可以结合译文预期功能、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译文接受者效应来对原文做出适当的改写或增减。虽然译文与源语言文本的表述可能有所差别,但译文接受者获得的信息和原文读者获得的信息是对等的,那么译文的交际功能与原文的功能就是对等的。

4 结语

功能目的论的中心思想是翻译是一种社会行为,任何翻译都有其预期目的,译者也需要以翻译目的为向导,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最恰当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以求达到预期目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是目的论最主要的三大原则。其中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从属于目的原则。应用翻译的翻译目的是在正确传达原文信息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译文接受者的反应,突出表达原文的交际意图和译文在另一文化环境下的交际功能。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译者在进行应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以翻译目的为导向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以实现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桂姝姝,硕士学历,四川外国语大学南方翻译学院,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指导意义
女性主义法学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兼论《工商业与人权原则》的指导意义
叶酸基因检测的多态性对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应用效果及干预指导意义
术后定期心电图复查对ACS康复方案的指导意义及预后影响
毛泽东哲学思想对新疆民族工作的指导意义
健康教育对高原地区剖宫产患者的指导意义
血乳酸检测对引起呼吸衰竭常见疾病的临床指导意义
多与少
用法制化带动和促进正规化——论邓小平军队正规化建设思想的指导意义
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