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人文环境下的图书馆发展态势

2019-03-18张瑞雪

卷宗 2019年4期
关键词:数字人文发展态势图书馆

摘 要: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人文研究生态系统亦默默发生着改变,人文研究新项目渐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人文学者的研究方法也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丰富了理论体系,扩开了研究思路,为转变研究范式提供了新视野。图书馆人开始关注图书馆在数字人文研究中能发挥什么作用,扮演哪些角色,能否抓住机遇提升图书馆的学术地位及社会地位。本文与同仁共同探讨图书馆在数字人文环境下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数字人文;图书馆;发展态势

十年前,图书馆服务协会(IMLS)与国家人文基金会(NEH)合作推出了数字人文启动资助方案。数字技术正在越来越多的进入图书馆专业领域,如管理、储存、信息架构、元数据和可持续性等。在过去的十年里,该计划已经为对图书馆提供的数字工具和服务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提供了种子资金。支持了数字取证和特色馆藏的众包转录,探索用于识别和描述内容的计算方法,以及开发用于管理现有馆藏元数据的新方法。这些举措是确保图书馆专业人员成为数字人文领域的引领者的关键。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图书馆的数字化进程非常重视。因此我们作为图书馆专业人员应该积极推进使其继续发展成熟。

1 数字人文的概念、意义

1.1 “数字人文”的概念

数字人文,有时也被称为人文计算,它是针对计算与人文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进行学习、研究、发明以及创新的一门学科。本质来说,它是方法论;就研究范围来说,它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到了对电子信息的调查研究、分析、综合和表达。它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媒体来影响这些人文学科,以及这些人文学科对我们的计算方面的知识能有何贡献。

1.2 数字人文的意义

数字人文的意义最主要的是为传统的人文研究提供新颖的研究方法、工具和平台,推动人文研究范式变革;此外,数字人文还需要研究数字与网络环境中的新兴人文问题,从整体上促进人文知识生产的数字化转型,为人文知识的生产、交流、传播、教学、传承提供新的方法、工具、平台和环境。有学者认为“数字人文”的意义在于,通过数字化技术帮助人文学科学者走在学科前沿,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有利于新的学术发现;新的技术手段能够把不同学科和跨学科领域的学者吸引到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或学术问题当中来,从而使得不同领域的学者开展合作研究,拓展了人文学科的视野和疆界;人文学科研究质疑和提出问题的学科特征,反过来有助于数字化技术手段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方法的改进和提高,这将是传统人文学科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扬光大。前者强调了数字人文对人文学科的提升作用,而后者更进一步谈到了人文学科的提升还能反过来促进数字技术的发展。

2 数字人文的关键技术

数字人文研究的对象是人文数据资源,但是数字化的普及使得泛滥化的数字出版大行其道,海量的人文数据资源处于杂乱、混沌的状态。显然,这种狀态对于数字人文研究是不利的,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数据模型,以规范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资源。

当前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提出了“智慧数据”的定义。“智慧数据”是数字人文领域的关键技术,将从根本上影响数字人文的发展。智慧数据是认知计算(算法智慧)与语义标注(人工智慧)的相互结合。

浙江大学图书馆“针对周易典籍开发的文本处理系统”对古籍的文本进行数字化后形成知识网络,方便用户查找、研习文献;“以古代书画作品为对象的图像研究平台”则是对书画作品数字化后,对各项要素做详细的交互标注,采用众包协作的方式以提高效率。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利用历史地理信息平台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可视化研究的成果,展现了数字人文的可视化及地理信息技术对拓展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图书馆在数字人文中的作用

3.1 数字人文技能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不可取代的能力是人的因果论述能力和价值理性能力,数据必须配合人文才能避免决策失灵与错误认知。数据通过人文解读才有意义,因此未来数字人文的人才必是兼具数据处理能力与人文分析能力者,数字人文学科的高等教育人才培育也必将兼顾人文与数据知识学习。

图书馆在数字人文技术开发应用方面(如数字保存、历史资料再现)有着不错的表现,同时,在数字素养教育方面拥有丰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但相较其他行业,目前的图书馆界尚未清晰意识到人文领域的巨大教育需求,缺乏综合数字人文技术和数字素养教育为一体的理论探索,亦缺乏系统的数字人文教育实践。

3.2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作用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才是图书馆参与数字人文的核心竞争力。图书馆是文献资源的门户和入口,而数字人文可能是孤岛,相关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可能分散在各处,图书馆需要将这些数字人文研究的资源整合管理起来,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组织结构,把不同的数字人文信息资源连接在一起,并对这些数字人文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妥善保存,同时置于一个有利于被发现和利用的平台之上。这一过程,将有赖于图书馆在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

图书馆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从宏观上,要依托图书馆已有的资源优势,采用共建共享的方式,联合图书馆联盟的力量,共同创建可促进人文研究的数据集或大规模结构化数据,构建数字人文的网络基础设施,从而扩大人文学者的抽样样本;从细节上,还要深入到资源内容的标引、揭示,由浅入深地充分揭示资源,以服务数字人文研究者。

3.3 图书馆员的关键作用

在所有人类活动中,人都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图书馆员在图书馆参与数字人文研究中同样起到了关键作用。2017年在深圳大学城图书馆主办的“图书馆与数字人文”国际研讨会上杜克大学人文科学系负责人兼英语、文学和戏剧学部图书馆联络人艾丽安·哈瑟尔甘迪女士的演讲“图书馆专业学科馆员在数字人文中的角色”,展示了杜克大学图书馆的专业学科馆员如何在数字人文研究中转变自身学科馆员角色,为人文学者提供服务。在数字人文研究中,馆员的新任务是与人文学者成为合作伙伴,为其提供数字人文工具的相关内容。服务方式也转变为负责组织学术交流、解决版权问题、收集整理数据、争取相关奖项资助等。其目的是将数字人文项目与所需的资源相关联,扮演IT专家、研究员等多重身份,承担多项责任,帮助相关人员选择和评估需要使用的数字人文工具;学科馆员也可以直接带领团队利用数字人文技术开展社科研究。特别强调了图书馆员在数字人文中的协作能力、技术支撑作用,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坚持与各方面的数字人文参与者加强沟通,多方位实现跨学科的合作,推进数字人文项目的发展。

4 结语

数字人文图书馆事业,要积极主动改变馆员的呆板形象。事实已说明,大量的人文研究都必须依靠图书馆的馆藏和服务。而数字人文,也将同人文学科一样,需要依靠图书馆。因此,馆员应当提升自信,准备好在未来的数字人文发展中做好支撑作用,担当起数字人文学术研究周期中重要的一环。发展数字人文应当保持充分的冷静,从建立健全统一、完整的体系结构做起,以开放、合作的态度共同把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办好。

参考文献

[1]朱娜.数字人文的兴起及图书馆的角色.图书馆[J].2016(12):17-22.

[2]桂罗敏.介凤.数字人文教育需求与图书馆参与模式研究.数字图书馆论坛[J],2018(8):42-46.

[3]朱本军,聂华.互动与共生:数字人文与史学研究——第二届“北京大学数字人文论坛”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4):18-22.

作者简介

张瑞雪(1962-),女,副研究馆员,从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研究方向:文献检索与咨询、阅读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数字人文发展态势图书馆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