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培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之我见
2019-03-18吕涛
摘 要:我们从班级学生的智力残疾程度、年龄和学生的发展状况等各个角度出发,制定符合每个培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个别化教育教学目标。提高培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培智儿童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存于社会的基本需求,也是我们特教教师对培智学生进行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
关键词:培智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
我是一名在职多年的特教教师,在日常的培智教育教学中,我们特教教师必须从各个方面尽可能详细地了解每个培智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学情,让每个培智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训,制定科学、积极、有效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切实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在多年的培智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针对培智学生教学的方法:
一、 切实了解每个培智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的制定个别化方案
在日常培智教育教学中,我们从班级学生的智力残疾程度、年龄和学生的发展状况等各个角度出发,制定符合每个培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个别化教育教学目标,再根据每个培智学生个别化教育教学目标来确定适合该学生发展目标的活动的类型、内容、策略等。如在学生的手工制作活动的设计中,我们根据孩子的出发点和学生的学情,努力提高培智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掌握其使用技巧。
二、 多一点耐心,爱是起点,是主动的源泉
培智学生比其他普通孩子更渴望来自家人和他人的关爱。由于培智学生长期受到社会甚至家人的冷眼和言语的刺激,他们很少接触到来自于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爱的帮扶。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培智班的教师要求让他们积极和老师进行心理交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一) 加强心理沟通,和学生做朋友
我们教师要慢下脚步,放下身段,和学生互相沟通,互相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改善师生的关系。在交谈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如喜欢看什么电视,喜欢吃什么饭菜,喜欢玩什么玩具等,再教给他们玩的技巧或者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借此促进心理上的和谐,创造平等的教学关系,帮助学生消除自卑的心理。
(二) 多对学生鼓励,少一些抱怨
利用张海迪、李义峰等人的一些先进事迹和身边人的榜样,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每一个活动过程。
三、 让学生积极参与这些行动,强化学生的主体性
培智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发育特点,注意力较难集中。针对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我们教师在让学生积极参与这些行动的过程中,要对教材有所取舍,善于利用游戏进行教学,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感统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是培智学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特殊的补偿教育手段。在培智学生的数学活动中,有许多游戏,既可以让学生专注力得以持續,又可以让培智生的智力得到发展,同时又获得新的知识。例如,《认识图形》一课,游戏目的:训练学生用触摸的方法对看不见的图形进行比对,巩固对几何图形特征的辨认。游戏准备:相同的两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硬纸片学具,一个只能伸手进去的盒子。游戏过程:1. 将一套学具放入盒子里,一套摆在外边。2. 一个学生把一只手伸进盒子随意抓住一个学具,仔细摸一摸,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另一只手在外面摸出自己认为与盒子里摸的一样的学具。让学生再从盒子里抽出来比对一下,如果是同一类型,奖励他再继续游戏下去,如果不是同一类型,则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自己哪里判断错了,等下再进行活动。
四、 注重平时实践训练
对于培智学生来说,同样的动作和事情重复做上很多遍,才能养成一种习惯,重复实践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好的一种训练方法。在训练的时候,多给予他们指导。由于培智孩子特殊的心理特点,你安排的事情孩子可能会很快忘记,可能会言行不一,这时我们要多采用鼓励的言语,不能对他们大声呵斥,或采用侮辱性的语言,这样有可能会对学生造成心理阴影,从而更加自卑。例如,我一直在做的康复工作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我班的赵学武和刘源,刚做错事情就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你刚刚指导完,就又去捣乱,就是管不住自己。对于这种学生行为的培训,教师要设置恰当的训练题目,创设符合学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反复实践,强化,直至形成一种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我们要制定符合培智儿童学情的教学情境,通过加强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多和孩子的父母亲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做好孩子的记录,制定个别化教案。
五、 积极开展培智学生“走进社区,适应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开学初,学校根据培智学生的学情,制定了一系列可行的教学方案,其中就有“走进社区,适应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
“老师,我学会过马路了。”“老师,我会自己买东西了。”带着成功的喜悦,这群特殊的孩子们都开心地笑了。为了让智障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锻炼,在生活中健康成长,我们学校的教师制定详细的出行方案,走进我县的各个社区,熟悉社会生活环境。教师带领学生去超市购物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购买蔬菜、水果、饮料、零食的过程,并在购买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亲手摸、亲眼看等方法,认识更多的食物及日常的生活用品等。教师引导学生亲自交钱,自己和收银员沟通,借此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让他们强化自身的生活生存能力,积攒丰富的生活知识。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在实践中,较好地培养和锻炼了智障学生的意志品质,也培养了他们基本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为他们今后融入社会生活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
参考文献:
[1]吴再勇.从生活化的角度进行启智学校初中语文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7(16):58.
[2]周仙娥.分层次,生活化——弱智数学教学教法改革浅探[J].现代特殊教育,2005(10):25-27.
作者简介:吕涛,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