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微课教学模式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019-03-18吴青

考试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课堂效果初中生物

摘 要:当前微课作为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教学方式,已经在初中各个科目的教学中都得到了有效运用。初中生物学科因自身的特性,也很适合采用微课的形式展开教学,提升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分析初中生物科目当前的教学特征,并基于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对如何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展开生物教学,提升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课堂效果;初中生物

一、 引言

信息技术近年来已经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微课作为其中的主要模式之一,为提升教学效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初中生物作为一门与实践、生活相关的科目,采用微课的形式展开教学,能使实验更加生动形象,对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意义重大,为此本文将展开相关探索。

二、 初中生物的教学特征

初中生物中包含许多生活相关的实践,以及多种实验,可以说这些实践和实验是初中生物的核心内容。因为脱离了实际实践和实验的生物教学,难以让初中生真正理解生物的本质,以及这门学科真正的内涵。同时因为通过实践和实验展开生物教学,初中生的动手、实践、创新、观察能力都会得到一定提升,因此生物课堂实践与实验是否能有效展开,是决定初中生掌握多少生物知识、对生物知识理解到何种程度的关键。但当前很多中学都缺乏完善的生物实验设备,教师难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带来有效的实验。再加上生物实验中一些实验难以实际操作,进而都影响了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质量。在新课改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新要求的当下,初中生物亟须通过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提升当前的课堂教学质量。

三、 微课的特点及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一) 微课的特点

微课有多个很显著的特征,比如短小精悍、内容有针对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教师可以针对某节课的某一个知识点,制作成一个微课,内容主要是和这个知识点相关,且可加入一些与之相关的延伸知识点。可以将其用在课堂上作为辅导教学的工具,在教学平台上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下载。微课依托于信息技术,能够加入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对于初中生物而言,一些难以在课堂上真实呈现的实验,都可以通过微课进行呈现。将初中生物的教学特征与微课的特点结合后会发现,微课能够很好地弥补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对提升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 微课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上的优势

1. 能够颠覆初中生物以往的教学模式限制

传统的生物教学主要是课堂教授加基础实验,学生所能观察的时间和方面都有限,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也难以进行反复学习。微课教学模式则可以让生物教师将生物知识点更加形象地表达出来,比如对于动植物细胞的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能看到的只是图片,即便是在课堂上进行实验,因为缺乏先进的生物实验器材,再加上学生对生物实验实践不足,导致其很难观察清楚动植物细胞的形态。而微课可以直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使学生更清晰地看到动植物细胞的形态以及动态变化。如此一来,初中生对动植物细胞的了解,就不再仅仅是图片或模糊的形象。

2. 能够很好地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除了在课堂上之外应用微课之外,教师也可以将微课上传到班级的学习平台上。学生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遇到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都可以自己选择对应的微课进行学习。学生不用再因为上课没听懂某个知识点,但因为害怕被教师责备,而放弃对这个知识点的学习。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地选择想学习的内容。且对于仍旧不理解的地方,还可以在学习平台上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向教师提问。在提升学生自主解决学习难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都会得到提升。而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更多生物知识后,生物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也会得到提升。

四、 如何应用微课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

(一) 利用微课助力学生的课前、课后学习

教学效果提升的根本,是基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充分理解与运用。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将制作好的微课上传至班级群、学习平台等,让学生在课前有效地进行预习,使学生先对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以在课堂上能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制作一些有引导作用的微课:以某种植物为例,讲解其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去观察这种生物在生活中和环境的关系是否真的如此。如果环境发生变化,会对这种生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课前的微课应以问题引导为主,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探究,进而对课本上的知识点有简单的了解。当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基本了解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展开教学就轻松得多,学生也能更轻松地掌握教師讲解的内容,教学效果自然会得到提升。

除此之外,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课后的复习,使学生能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对微课中生物知识的延伸知识点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引导学生中自主探究这些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以《青春期》这一课为例,在学生的课后复习中,教师可以“女生青春期的变化”“男生青春期的变化”为专题,对课堂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之后再制作一个微课,告诉学生如何正确面对自己青春期的变化,遇到难以启齿的难题时又该如何解决。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了巩固,也掌握了如何应对生物知识的技能和能力,这从另一方面提升了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 合理地使用微课

虽然微课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很大,但并不是说只要采用微课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效果就能得到提升。这需要初中生物教师在合适的教学环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比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一课,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不宜制作成微课,教师应选择本节课中的一些难点和关键知识点,或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以使学生能清晰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比如“无机盐的缺乏症以及食物来源”,这一知识点就适合制作成微课。除此之外,微课在课堂上运用的次数不宜太多,若是整节课都在运用微课展开教学,反而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

(三) 加强微课中的生物思维引导

微课除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外,还应该要起到培养初中生生物思维的能力,以使学生通过微课得到启发,进而主动对微课中的生物知识点进行探究,提升学生自身学习生物的能力,进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比如在《种子的萌发》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通过微课将知识点进行讲解完后,引导学生去思考不同的植物萌发需要怎样的外界条件。教师可在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模拟,根据学生的猜想去实验,验证学生所说的外界条件,是否正是(假设为蒲公英)发芽所需要的。通过实验和微课的配合,引导学生逐渐建立生物思维,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与生物知识相关的生活实践时,能尽可能地做出正确的推断。

五、 结语

微课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上拥有诸多优势,大量实践也证明微课的确对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使广大初中生物教师认识到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合理地使用微课,真正地发挥微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佳.初中生物学微课设计思路及反思[J].生物学教学,2015(3).

[2]陈洁.微课以及微课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77).

[3]程世红.微课在初中生物科学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4]侯琰琪.微课模式下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吴青,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红星中学。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模式课堂效果初中生物
运用“微课教学模式”进行说课设计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英语写作教学
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探究
诗歌微课教学模式价值的探究
巧设英语情境增效英语课堂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微课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化学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