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对分课堂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究

2019-03-18原冠秀

考试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大学数学对分课堂教学改革

摘 要:在当下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课堂的不同阶段,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对问题的思考,通常会不由自主循着老师的讲解方向进行思维,创新思维难以产生。本文基于“对分课堂”,针对大学数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研究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高校、专业、班级等特点,按计划对部分班级实施了对分课堂,提高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考核结果表明对分课堂下的大学数学课程成绩优于一般课堂的数学课程成绩,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对分课堂;大学数学;教学改革;内化吸收

一、 研究现状及意义

对分课堂首先是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心理学、教育学专家张学新教授在2013年10月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它的主要目标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多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它的核心思想是,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把课堂时间安排划分,一部分时间用于教师的正常教学讲授,一部分时间用于学生的自我学习,包括小组讨论、学生讲授、改错纠正等环节。这就需要学生在课下把课堂中需要讲授、討论的问题自己提前通过各种学习手段提前预习到位,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避免了课堂上“只讲不授”的灌输式教学。

目前高校学生大多都是在新课标下的95后,甚至是00后新时代学生,他们有共同的特点,自我意识很强,更依赖于高科技产品,更高追求创新性,但是手动能力下降,尤其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计算能力整体不高,课堂作业和考试中经常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然而,目前高校的教材又跟不上高中新课改的步伐,高校教材相对高中教材来说,内容死板,课程内容太多,课堂气氛枯燥,使得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上课时经常思想跟不上老师,思想开小差,上课玩手机,甚至出现不知道考试讲授内容的意义何在,出现不想学、不愿学的状况,而授课教师也经常会因为内容相对死板不知道怎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课内容相对乏味,学生配合不积极,往往会出现师生“你讲你的,我玩我的”,教师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一片茫然的恶性循环教学过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性,让他们自己愿意学,同时又减少教师的讲课压力,对分课堂较好地体现了它的优势。

二、 大学数学课程中对分课堂的实施

(一) 实施对象及目标

本次教学课程改革实施的对象是普通二本院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大一学生,开设课程高等数学,采用课程教材为同济大学第七版的《高等数学》,授课教师为同教研室同课程教师,分别实施不同班级授课。

课程改革实施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减轻教师课堂讲授压力,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二) 教学实施过程

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师参加对分课堂的教学培训,学习对分课堂的核心思想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讨论对分课堂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实施教学课程改革的实施对象,实施目标、计划和安排,考核标准及评定。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 课前准备

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准备一个清晰、完整的教学大纲,列出本课程的时间表、学习目标、各次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以及对学生的作业、考勤要求和考核方式。教师把电子版的大纲放在教学平台网络系统里。教师尽可能地详尽地分析即将面对的学生群体、班级规模、男女比例、专业分布、学生学习情况、学习成绩等,决定是选取当堂对分还是隔堂对分。教师学会运用“对分易”教学平台。

2. 课堂讲授

学期第一节课,教师把教学内容安排告诉学生,介绍对分课堂的意义及教学方案,并把学生分组,把下一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和需要讨论的问题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电脑、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完成课下作业。第二次课程,教师把教学时间实现“对分”,一半时间给学生自己讨论上次课程布置的内容,哪些看得懂,哪些看不懂,分组讨论给出答案,教师从旁给予纠正改错,对表现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并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平时成绩衡量。以此类推。

3. 课后学习

课后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读书、复习、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其中的作业是连接讲授与讨论的核心环节,是对分成功的关键。作业重质不重量,教师的批改也不根据学生的字数进行。对分作业实行“亮考帮”形式进行。

4. 课堂讨论

首先小组讨论,通常4~5人一组,时间5~20分钟,讨论可以分多种形式,要求学生围绕作业特别是“亮闪闪、考考你、帮帮我”,针对各自的收获,困惑,疑难,互相切磋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然后,全班讨论。教师抽查,邀请全班学生自由发言,对于遗留问题给予解答。

5. 成绩考核

对分课堂弱化了总结性的大考试、大作业,强调平时学习,而这落实到每次的分组讨论。期末考试安排,把实施对分课堂的班级和不参加对分课堂的班级分别进行平时成绩的考核,实施对分课堂的班级加大平时成绩比例,把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并对参加对分课堂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查缺补漏,实现对分课堂真正的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 考核结果分析

通过课程改革,把实施对分课堂的班级和不实施对分课堂的班级高等数学成绩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实施课改的班级成绩要高于没有实施的班级成绩,平时成绩提高了30%,期中考试成绩提高了15%,期末成绩提高了14%,并且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评价为优,教师的评教分数达到了99.95%,真正实现了师生互惠互利。

三、 结论

对分课堂从讲授、课后学习、讨论三个核心环节替代了原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对对分课堂的目标认同度和目标效果完成度评价很高。对分课堂注重教学过程的改革,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教学改革。并能充分利用网络时代带来的方便,从根本层面上打破原来课堂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既减轻教师的授课压力,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我国教改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

[2]李永安.我国大学课堂教学的改革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3(5):33-35.

[3]李欣.对分课堂: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教学新方法[J].高校论坛,2016(10):16-17.

作者简介:

原冠秀,河南省新乡市,河南科技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数学对分课堂教学改革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外国文学史课程的“对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职业教育中大学数学案例式教学模式探究
以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谈大学数学的教与学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