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校本作业的编制策略

2019-03-18杨小惠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校本作业小学数学

杨小惠

【摘要】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查学生认知不足与制定下一轮学习计划的基本途径。良好的数学作业可以使学生及时查漏补缺,提高小学生吸收数学知识的现实效率。新课改提出了“校本教学”这一新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结合本校实情与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制定特色化校本课程,促使小学生的数学进步。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教师也应秉承“校本教学”的先进理念,丰富数学作业的内容与组织形式。本文将从调查小学生对数学作业的需求、丰富校本作业的内容与组织形式、设计校本作业实施监督制度三个角度分析小学数学校本作业的编制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校本作业 编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29-02

谈到数学作业,大多数小学生都会流露出苦不堪言的神情,认为数学作业是没有尽头的“苦差”。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小学数学教师过于看重数学作业的数量,错误地将“题海战术”作为布置数学作业的依据,导致数学作业远远超出了小学生的负荷水平。新课改强调提效减负,认为作业贵精不贵多,还鼓励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作业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数学游戏、数学实践、调查分析与纸笔作业等多种活动都应该成为数学作业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要改革传统的作业教学形式,通过校本作业保护小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

一、调查小学生对数学作业的需求

校本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的真实需求,在学校现有资源与教师专业素养的支持下产生的特色化数学作业,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主,才能切实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针对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全面收集学情信息,了解小学生对数学作业的期待与需求,将其作为制定校本作业的基本依据,才能保证数学校本作业对小学生的吸引力。

为了了解本班小学生对数学作业的态度,我与小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还会借助微信、QQ等沟通工具向家长询问小学生做作业的行为表现。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很少会有成就感、愉悦感,每个人都是把数学作业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认为“做完数学作业”这一学习要求加重了他们的负担感,尤其是当数学作业难度较大、数量较多的时候,会让学生疲惫不堪,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每天都需熬夜才能完成数学作业,影响了第二天的学习状态。在谈到“你喜欢的数学作业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时,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希望可以减少作业数量,认为数学作业应该直接指向自己的知识盲区。同时,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可以更新数学作业的组织形式。

二、丰富校本作业的内容与组织形式

待了解了学情信息之后,教师便应借此丰富校本作业的内容与组织形式,结合小学生的真实需求設计数学校本作业,保证校本作业在解决学生疑问过程中的积极意义。针对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数学水平与学习计划,设计层次分明的数学作业难度,便于小学生灵活选择作业内容。

就如在“长方体与正方体”一课中,笔者便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校本作业。首先,笔者以书面作业设计了与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几何性质等有关的基础题,以此考查小学生对本课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其次,笔者以动手操作作业要求小学生自主制作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几何模型,鼓励小学生通过实践切身体会长方体、正方体的图形特征,深化小学生的几何认识。再次,笔者以数学游戏补充了本课作业,这个数学游戏是以“打地鼠”的游戏为基础的,要求小学生按照题目要求敲打符合题目要求的“地鼠”。比如,如果题目是“打正方体地鼠”,那么小学生便需在屏幕上选择球体,重重击打。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相应的数学作业,借此巩固所学知识。实践证明,数学作业的丰富性与完善性使得小学生都重新产生了做作业的兴趣,大大改善了被动低效的教学局面。

三、设计校本作业实施监督制度

校本化作业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是组织工作与准备工作较为繁琐。为了防止部分教师枉顾学校所提出的校本作业设计计划,学校应该设立一个监督班子,及时调查各位小学数学教师在编制与实施校本作业时的教学行为,一旦发现“阳奉阴违”的问题,便需立即严惩。笔者相信,在规范的监督机制下,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能够意识到学校改革的初衷与目的,也必将自觉改善校本作业的编制行为。

为了监督本校数学校本作业的实施进程,本校开通了学生监督渠道,鼓励小学生通过书信、网络邮件等方式分享校本作业对个人学习进步的具体影响,也可以举报某位忽视校本作业编制要求的数学教师。同时,我们还会定期汇总数学校本作业的实施计划、改革进程与教学问题,通过师师合作彼此监督,相互合作,保证本校所提出的校本化作业这一改革口号落到实处。

总而言之,编制数学校本作业的初衷是要让小学生爱上做作业,使其充分利用校本作业提高自己的现有水平,优化数学课程的教学局面。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便应及时分析本班学生的需求,编制有效的数学校本作业。

参考文献:

[1]许丽质.精思巧练 减负增效——浅谈小学数学“校本作业”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8(81):94.

[2]黄丽兰.小学数学校本作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校本作业小学数学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试分析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