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理论课堂的运用

2019-03-18杨静雎密太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议程设置红色文化资源

杨静 雎密太

内容摘要:议程设置作为传播学的理论,经过了实践和理论的多方位考证,其传播优势显而易见,将其引入到红色资源的运用当中也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在其传播的过程中,可以从红色文化资源灌输的长效性以及构建大学生新的认知环境等方面突出其实效性。从理论上看,议程设置作为一种新型的客观对象嵌入到红色文化资源中,必然要从属于红色文化资源的范畴之中,并遵循两者独有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要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议题的设定、传播路径、公众议程三个环节,使其融会贯通,共同促进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运用的实效性。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 高校思政理论课 议程设置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实效性是其关键环节,如何能够使其有效,产生最大的效用是每一个思政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这也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难题。为此,以议程设置作为研究的新视角切入红色文化资源,由高校思政教师安排不同的议题,通过对议题的学习进而将红色文化资源扩散到学生当中,使他们产生认同,改变他们对三观的认知。

一.红色文化资源议程设置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议程设置理论最早是由马尔科姆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其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1972年)中提出的。①它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大众媒体的传播和引导,使公众以大众媒体的视角思考问题,按照传播的先后顺序以及重要程度来调整自己的思考框架,影响公众对某一事件或问题的态度,进而改变他们的认知,重铸其认知结构。通过议程设置能够将精英群体的理论分散给不同阶层的受众人群,加大议题的扩散度,从而告知人们想什么,最终达到公众议程的目的,在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一书中也提到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主要是影响人们对周围大事件进行感知并对其重要性做出清楚的判别。“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及其物质载体,包括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两个部分”②。以议程设置的角度去探寻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运用的有效性是一种新的维度和新的视角,通过教师群体设定总的议题,在总的议题的指引之下又分为不同的小的议题,每一个小议题都配有其不同的宣传路径和传授方法,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使得学生群体能够依据这种优先性考虑问题,与我们所传导的红色文化资源有一定的契合性,最终到达一种高度的认同。

1.提高紅色文化资源灌输的长效

议程设置是有一定的计划性和安排性,能够条理清晰的将议题分布在各个时间段,是一种简易的日程表,这种议程的安排不是零散的,而是一种系统的,是一种长期的正向分布,给人们的影响是综合性的。从最初的未知起步,一点点安排和渗透,先提出的议题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完成这个议题后的下一个议题就会比之前的议题难度提升,之后议题的难度不断地攀升,留下的思考空间逐渐增大,这种长期性的阶梯式的安排和计划使受众不但容易接受,而且能够形成一种认同感,增加人们的兴趣。红色文化资源通过议程设置以更加丰富和多样的面相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是议题的提出者,是让学生们想什么的领路人,在这种导航之下,扭转了之前学生们对于思政理论课的反感态度以及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以一种新型模式嵌入课堂当中,对学生们的影响是长期性的,红色文化资源所传递给学生们的信念和精神也是不断加以强化的。议程设置这种长期综合性的作用非常的凸显,不仅把课堂教学安排的井井有条,将两个课堂紧密的衔接起来,而且使学生们透过红色文化资源更有力度的增强对思政课学习的兴趣。

2.建构大学生新的认知环境

认知是了解对象的事实、掌握知识、形成信念、做出评价的过程,是态度组成成分之一。“一般来说,态度有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性三种成分”③,这三种成分一般也是协调一致的。对某一事物形成认知的基础之上,对其有一定的情感上的体验和认同,在认知和情感的双重作用之下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倾向,因此认知的建构是关键的步骤,只有正确的认知才能到达合理情感的表达,最终行为表现才能合乎规则。议程设置有利于人们认知环境的再建构,虽然议程设置很难实现让人们怎么想,但是却能够实现让人们想什么。议程设置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外在环境,起到一种督促和监督的作用,能够对受众不断加以渗透,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之下,人们的认知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变,最终形成一种传播者希望看到的认知态度。在思政课堂上运用议程设置方法就是要为改变学生们原有的认知结构提供一种强有力的环境,依托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新的手段,用议程设置的方法将红色文化资源纳入不同的议题之中,每节课都要对不同的议题加以讨论和学习,必然会在无形中建构起新的认知环境,让学生们在红色文化资源的熏染之下用新的认知更替原有的旧的认知,对这种新认知产生一定的共鸣,有一定的情感表达,最终使得学生们热爱思政课堂,对思政课有新的看法和了解,这种认知环境的再建构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二.红色文化资源议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议程设置作为传播学的理论,有其自身的原则,而红色文化资源也有其独特的风貌,确定红色文化资源议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实现其有效性的基本前提,本文将从导向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探讨和分析。

1.导向性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在进行理论灌输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这就要求红色文化资源在传输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因此在引入议程设置时需要将导向性作为其基本原则。在议题设定时满足其导向需求,所设定的议题能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在解读和传播议题的过程中加深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对其三观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其能够朝着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方向发展。

2.针对性原则

议题是否可靠有效与它是否有针对性密切相关。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理论课运用时要能够贴近大学生群体,能够与大学生个体需求达成共识,两者关系成为供求与需求时最为匹配,这就要求设定议题时具有针对性,要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集中问题,各个突破,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理念相吻合,依据他们的问题和要求对症下药,增强议题的针对性,且能够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从而吸引大学生的目光,使得他们能够在感受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满足自身需要,刷新对思政理论课的认知。

3.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它要求所传导的各种理论、各种教育教学过程都要以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议程设置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时也必须遵守这种原则。在议程设置的过程中,要确保红色资源议题的真实性,不能够随意捏造、诋毁或是将一个“完美”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做到与现实世界相符合,各种夸大或缩小的传播都会对受众产生不良的影响,最终达不到教育的目标。讲求实事求是是我们进行理论工作的天然法宝。

三.红色文化资源议程设置的具体环节

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红色文化资源的输入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但如何将红色资源更有效的展现在课堂之上,这是每一个思政研究者和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众多方法当中,我们将利用议程设置这一传播方法把红色资源灌入到课堂当中,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用,依照议程设置的传播环节:思政教师在利用红色资源的背景之下首先确定议题,其次通过各种不同教育方法扩大议题的影响,最后学生们认同这个议题,形成一种公众议程,达成目标。

1.红色文化资源的议题设定

议题在议程设置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议程设置的功效如何,首先要看设置了怎样的议题,这个议题是否是合适的,是否能够在学生的承受力的范围之内。

每节思政课都可以确定5到7个议题,可以以时间为数轴,在90分钟内合理安排这几个议题,将红色文化资源这个庞大的体系分解为不同的小的模版,按照化整为零的方法,更好的使红色文化资源在课堂上加以运用。

议题可以包括上课前2分钟唱红色歌曲,如《东方红》、《保卫黄河》、《义勇军进行曲》、《爱我中华》、《十送红军》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同学们唱这些歌曲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们英勇奋斗的事迹,那种不畏艰辛、不怕牺牲的精神使爱国主义奔涌在血液之中,激发学生们的斗志,这个议题的实施主要是调动同学们的热情,以便更好的学习接下来的知识。

唱完歌之后也可以设定由同学们讲述特定的历史事件这样的议题,使他们充分地参与到课堂红色文化的学习当中,在他们收集资料时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历史,对于红色文化的吸收、沉淀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学生们不仅是红色文化的学习者和接受者,也是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和发扬者。在课堂上也要锻炼学生们的这种逻辑组织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力,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议题的设定可以由老师按照课堂任务来安排,成为一种日常课堂计划,能够使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充分地了解红色文化,避免以前填鸭式的教学。在一节课中,有不同的议题让学生们思考,不断地给同学们新鲜的刺激感,增强他们的感受性,克服疲乏感,增强趣味性。依托红色文化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而且非常必要的途径,在这个途径的基础之上运用议程设置的方法使得道路更加通畅,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革新。

2.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路径

议题設定好之后,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和路径扩大其影响力,每一个议题都需要不同的方法加以配合,选取不同的路径。

首先,高校思政老师可以通过布置教室这个路径来渲染氛围,使同学们深受环境的感染。外在环境的变化可以改变学生们对同一事件的态度,强化他们的意志,重铸他们的认知,这条路径的选择是让同学们能够在红色文化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接受、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所传递的知识。在特定议题之下,将教室布置为不同的场景,根据议题的变化,场景也可以相应的做出一些改变,这样能够更好的与议题融合起来,更容易达到公众议程。

其次,在课堂议题的传授和讨论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加以结合,这是最重要的一条路径。灌输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最为主要的方法是有它存在的必然理由和意义,只是我们需要改良这种灌输,我们现在所说的灌输不是以前的那种刻板、生硬的灌输,而是有一定方法的、图文并茂的灌输,根据议题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灌输方法。对于历史人物的讲解,我们可以运用榜样示范的方法加以讲授,着重讲解几个在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人,对他们进行客观的讨论并达到正确地认知,使学生们继承和发扬他们身上的红色精神;对于历史性的事件,可以通过阅读红色书籍和观看红色电影等方法,使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当时的事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自觉主动的更改原有的认知,为新的认知铺平道路;还可以运用实践法带领学生们参观博物馆、战役馆等红色基地,使得这个议题更容易、更清晰的让学生们了解,贴近学生,使议题更加真实,在这个路径中还有很多的方法能够配合议题加以使用。

最后,要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qq群、微博、网上直播等多种形式对于议题加以大范围的传播,使学生们不仅在课上对议题展开充分的学习和讨论,在课下也能够不断地对其加以刺激,这种重复性的行为更容易使学生们将知识存储在记忆深处,随时可以调动,使红色文化多角度的浮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条路径是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堂上有效性的一种补充。

由此可见,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议题选取不同的路径,在议程设置的大框架之下,我们有序列、有顺序的进行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不仅运用新媒体作为传播手段,高校思政教师的讲授也成为一种有力的传播行径。议程设置中的路径传播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选择路径的好坏是决定能否到达公众议程的先决性条件,因此,思政教师也要大力度的依据议题的设置而不断地选择和更替。

3.红色文化资源的公众议程

议题提出之后,经过各种路径的传播,学生们重新得以建构自己的认知环境,议题从由教师群体关注扩散到学生们加以讨论,成为一种公众议程。红色文化资源也能够更好的进校园、进课堂,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江泽民说过:“全党同志一定要认真学习中华民族的全部历史,从中获取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④

运用议程设置这种方法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为学生们提供前进的精神动力,使得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由从少数人的继承转化为大多数人的发扬,使红色文化资源得到积极地关注和保护。形成公众议程是非常重要的,是议程设置所要到达的最终目标,这是从议题开始经过传播最终达到的归宿。公众议程的受众面比较广,影响力度比较大,也可以说是衡量议程设置是否有效的一种有力的手段,因此,高校思政教师也要不断地充电,不仅要深刻地理解本学科的知识,也要深谙议程设置理论,以便更好的将红色资源在课堂当中展示出来,最终到达育人的目的。提高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真正的形成一种公众议程,使得学生们都能主动积极地学习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文化。

参考文献

[1]王靖东.基于网络论坛的社会公共事件传播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2011.

[2]冯婕.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资源运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12):68-69.

[3]刘永安.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转变员工态度[J].企业经济,2002(4):91-92.

[4]江泽民文选[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01-302.

注 释

①王靖东.基于网络论坛的社会公共事件传播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2011.

②李为 程蕊 高艳波.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原则研究.[J].新闻传播,2014(5):147.

③刘永安.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转变员工态度[J].企业经济,2002(4):91-92.

④江泽民文选[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01-302.

(作者介绍:杨静,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雎密太,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议程设置红色文化资源
利用会宁本土红色资源开展班级德育工作
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互联网+”时代传媒对媒介域“私有化”的应对
如何讲好南海人文故事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及法律保护对策
SWOT理论视域下商洛市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战略研究
论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