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白裤瑶“油锅”组织

2019-03-18胡刚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油锅组织

内容摘要:“油锅”组织是一种以血缘为纽带,以宗族为核心的白裤瑶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在白裤瑶漫长和艰难的迁徙历史时期,“油锅”组织以血缘凝聚着白裤瑶的力量。在白裤瑶社会,“油锅”作为基本生存生活单位,其组织生产劳动、抵御外族、保障基本生存。“油锅”通过瑶老制、“油锅鬼”信仰、姻亲联盟共同作用,维系了白裤瑶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有序发展。

关键词:“油锅”组织 姻亲联盟 瑶老制度

“油锅”组织是白裤瑶社会的组织基础,维系着白裤瑶社会的稳定。在白裤瑶漫长的迁徙历史里,“油锅”组织保障了白裤瑶在穷山恶水的深山里生存和发展。在贵州瑶山深处,土地贫瘠、相对欠发达的生产技术使得稳定的粮食作物的生产成为奢望。食不果腹的白裤瑶必须上山打猎谋维持生存。恶劣的生存环境、匮乏的食物、虎视眈眈的外族势力等等众多因素形成了贵州瑶山地区白裤瑶“大分散”、“小聚居”的主要聚居方式。分散的居住增加了白裤瑶族人游猎生存的危险性,也造成了相对地域族人的相对分散。区域族人的分散居住促使白裤瑶在与外族的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恶劣的自然坏境和溃败的族群竞争更是增加了深山里白裤瑶的生存困境。“油锅”组织以血缘为纽带,以宗族为核心的白裤瑶社会组织形式就在恶劣内外生存坏境下诞生。几百年来,“油锅”组织凝聚着相对分散的白裤瑶族人的力量,外御强敌、内御猛兽,始终维系着白裤瑶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瑶山的“油锅”组织

“油锅”,瑶语称为“坡卜”。其意为,“在同一个锅里 吃饭”。①在贵州瑶山白裤瑶社会,“油锅”是一个父系血缘家族的基本单位。瑶山的“油锅”组织主要有谢家、何家、陆家、兰家、王家、罗家、韦家、覃家等等。瑶山“油锅”的汉姓氏是国家为了方便人口统计而改。以前,瑶山的“油锅”都有自己的称谓。如,谢家称“托囊叉”,何姓称“托囊特”,罗姓称“托咯”,陆姓称“托库厄”等等。瑶山最大的“油锅”组织是谢家。谢家的“油锅”又分为三个,拉片的谢家“油锅”、懂别谢家“油锅”和英盘谢家“油锅”。谢家三个个“油锅”渊源深厚。谢家的“油锅”在谢家祖公迁徙时分裂,一支从瑶山东部往西偏北迁徙形成英盘谢家“油锅”和懂别“油锅”,另一支向西偏南迁徙形成拉片谢家“油锅”。何家“油锅”是最早来到瑶山的白裤瑶。何家从广西的里湖向北迁徙至瑶山的懂蒙形成了瑶山最早的瑶寨。谢家、王家、罗家、兰家和韦家都是陆陆续续从不同的地方迁徙而来。覃家建国初迁到瑶山是瑶山最晚也是最小的“油锅”。瑶山的白裤瑶的各个“油锅”并不是孤立,其通过“油锅鬼”宗教信仰、瑶老制和姻亲关系相互联系,一起构成了瑶山白裤瑶社会的稳定繁荣。

二.“油锅”组织的瑶老制度

“油锅”组织是治理白裤瑶传统社会的主体。“油锅”组织的家族长老即瑶老依据自己的处世经验自然形成权威基础。瑶老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前辈、祖先的惯例运用“油锅”组织的权力协调和调解族人之间的矛盾。瑶老的权威是在协调族人关系的每一件事务中形成。一经形成终身享用,除非其死亡,或是自己自愿退出,否则不可更改。

瑶山的每个“油锅”都有3-5个瑶老,他们共同组成一个瑶老会议;其中,有一个瑶老即大瑶老是瑶老会议的核心,在大家意见分歧时,其负责做出最后的决断。瑶山的瑶老管理自己家族的内部事务,大家叫这个人就和叫父亲一样,称为“公”因为他是家族内所有人的“大人”。也可以用瑶语称呼他为“bu”,是“长老”的意思。家族长老即本宗族的首领,其统领本宗族的重要事务。瑶老的重用主要是家族的内部事务中得以体现。例如,如果,谢家上山祭鬼,就会请瑶老和鬼师安排大家鬼节当天的具体事务。谢家有老人去世,谢家兄弟也必须请瑶老安排葬礼的相关事务。如,请出铜鼓或是借用别的家族的铜鼓,瑶老都必须亲自出马。瑶老还可以调解同宗兄弟之间的矛盾、同族兄弟之间的矛盾。必要的时候,瑶老也可以调解自家兄弟和外族之间的矛盾。总之,瑶老的作用主要是管理家族的内部事务,是一家之长。

“油锅”组织是白裤瑶社会治理的基础。瑶老制是“油锅”组织的基础。瑶老运用自己的权威通过“油锅”组织对内调解和协调族人之间的矛盾,组织“油锅”兄弟在生产生活中相互协作;对外团结族众抵御外族的侵扰。在白裤瑶的传统社会里,瑶老制通过“油锅”组织的作用,管理、维系着白裤瑶族人的生产生活。

三.“油锅鬼”的宗教信仰

白裤瑶社会存在浓厚的原始宗教信仰。瑶人信奉万物有灵,护寨树、护寨神都是万物有灵的重要代表。瑶人也相信人死后会变成鬼,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鬼也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瑶人应该敬畏鬼。鬼能保护寨子安全、保护家人健康、保证粮食丰收等等,鬼也会出来伤害人、庄稼和牲畜。所以,瑶人必须祭拜各种鬼,祈求鬼的保护。白裤瑶社会的各种鬼构成了“油锅”组织的宗教信仰的主要内容。“油锅”组织通过宗教信仰的形式强化“油锅”组织的作用。

鬼节是白裤瑶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鬼节是瑶山白裤瑶重大的节日。过鬼节的深层意义在于驱灾、驱邪。在瑶族人看来,大家兄弟聚在一起。通过杀鸡、杀羊、杀牛等等一起驱赶鬼。鬼节的时间是不确定的,主要由兄弟之间有没有灾祸而定。過鬼节时,驱鬼的大小也不相同。鬼节的鬼分为“大鬼”、“中鬼”和小鬼。不同的鬼要用不同的祭品、仪式来驱除。大鬼一般要杀牛,小鬼要鸡。鬼节仪式的法师不能是同姓的法师,必须由外姓的白裤瑶法师祭祀。鬼节的参与者只能是同姓的兄弟即同姓的所有男子。女性和外姓被排除在外。鬼节当天,家族的女性在家不能做任何事,只能吃饭睡觉。否则,鬼节的驱鬼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种禁忌一直沿用至今。祭祀“油锅鬼”的鬼节不但救助了受灾兄弟,也团结了“油锅”兄弟。

四.“油锅”的姻亲联盟

白裤瑶实行姑舅表婚。同一个“油锅”之间不能通婚,即同姓不通婚。瑶山的白裤瑶社会禁止与外族通婚,如有违背将被赶出“油锅”。“油锅”组织对白裤瑶社会婚姻圈的强烈控制造就了严格而稳定的白裤瑶社会的族内通婚和“油锅”外婚的制度。稳定的婚姻制度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亲戚关系。姑舅表婚使得舅子与本家族的血缘和亲属关系都进一步加强。固定的姻亲关系也降低了男娶女嫁的成本。女孩出嫁的家族虽然失去了一个劳动力,但是她的家族会在这代或是下一代从男性家族得到一个媳妇。所以,暂时的失去为,下一代的回报同样丰厚。两个家族的联姻是长久和稳固的。只有,当一个家族缺少女孩或是男性另娶其他家族的女孩才会终止家族的联姻。但是,另娶非姻亲集团的女孩的代价是昂贵。婚礼不但需要女孩的舅舅的应允,还需要支付高昂的彩礼。失去女孩的舅舅家族完全可以用收取的彩礼为其下一代另娶。此外,交叉的姑舅表婚也是稳定婚姻圈和好的补充。

稳定的婚姻圈形成了稳定的姻亲关系。两个“油锅”稳定姻亲关系使得两个“油锅”的血缘和宗族关系都是最近的。在这个稳定婚姻集团里,大家有共同的长辈,共同的生产生活场域。两个“油锅”婚姻集团的男女青年可以在共同生产生活场域里尽情的“交表”。如,家族兄弟姐妹的婚礼当天、“油锅”之间相互帮忙的田间、“油锅”之间的“打平活”等等集体活动时,两个姻亲“油锅”的适龄男女青年都有机会聚集在一起谈情说爱。瑶山白裤瑶社会的婚姻大都有很深的情感基础。这为婚后和睦的夫妻关系和幸福的家庭生活提供了保障。此外,共同的长辈也为两个姻亲“油锅”下家庭破裂买了最后的保险。因为,夫妻的离婚必须经过两个家族长辈的同意方可有效。共同的家族长辈为了维持两个“油锅”的姻亲关系必定极力协调夫妻间的关系。所以,瑶山白裤瑶的离婚是非常罕见的。“油锅”通过姻亲联盟把白裤瑶的各个油锅联系起来,建构一个团结、稳定、和谐的白裤瑶社会。

五.结论

“油锅”组织是白裤瑶社会的基本生产生活单位。其以血缘为纽带,以家族为基础维护白裤瑶社会的有序和谐发展。瑶老制以父系宗族为核心团结了每一个“油锅”兄弟。“油锅鬼”的信仰给“油锅”增添了神秘性的同时也建构了权威性。白裤瑶各“油锅”间严格的“姑舅表婚”与交错的“姑舅表婚”以血缘为基础整合整个白裤瑶社会,凝聚了整个白裤瑶的社会社会力量,形成了白裤瑶大家彼此都是兄弟的整体社会形态。“油锅”通过“油锅”组织的婚姻圈、要老制度、宗教信仰因素,分別从三个层面维系和发展白裤瑶的稳定和繁荣。

注 释

①王昭武.论大瑶寨的“油锅”组织 民族学研究,1990.3

参考文献

[1]何雪峰.新乡土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9

[2]王昭武.论大瑶寨的“油锅”组织[J].民族学研究,1990.3

[3]蒙中祥.国家体制下白裤瑶的“油锅”组织与社会治理[J].河西学院学报, 2017.2

[4]刘志娟.白裤瑶“油锅”组织及其社会功能——以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怀里村为例[D].广西大学,2009年4月1日

[5]周世中,梁凤.白裤瑶的习惯法及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证考察——以贵州荔波县瑶山乡白裤瑶习惯法为例[J].民间法,2011.9

(作者介绍:胡刚,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民族学)

猜你喜欢

油锅组织
水溅入热油锅,为什么会 “放鞭炮”?
油锅起火怎么办
油锅取物是怎么回事?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品三口而知味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水落油锅里溅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