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的艺术魅力
2019-03-18王杜若
王杜若
内容摘要:《滕王阁序》此篇文章千年来傲然立于文学史上,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篇优秀的文章,评论者也有自己独特的赏析,本文从《滕王阁序》形式和内容出发,融合王勃的生平,给出了自己特有的审美感受,再论《滕王阁序》和王勃本人的无可抵挡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滕王阁序》 王勃 审美感受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老先生这篇《戏为六绝句》中,打头第一人便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其代表作《滕王阁序》,已成历史,天妒英才,王勃也英年早逝,但此篇文章千年来却傲然立于文学史上,熠熠生辉,不废江河万古流。
《滕王阁序》气韵铿锵,格调不凡,辞藻壮丽,笔墨风流。有人评价“六朝体,盛唐声”。逐句斟酌,果真“勃然有少年气”。
首段对偶提及“三江五湖”、“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徐孺下陈蕃之榻,极言洪洲人杰地灵。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腰带,控制楚地,连接瓯越。物产的精华,乃是天的宝物,宝剑的光气直射牛、斗二星之间;人有俊杰,地有灵秀,徐孺子竟然在太守陈蕃家下榻。雄伟的州城像雾一样涌起,杰出的人才像星星一样多。文章的辞彩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才华出众的朋友多得如云。下段对所在地——滕王阁的风景描写,过渡畅达。时间是九月,季节为深秋。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重叠的峰峦耸起一片苍翠,上达九霄;凌空架起的阁道上,朱红的油彩鲜艳欲滴,从高处往下看,地好像没有了似的。仙鹤野鸭栖止的水边平地和水中小洲,极尽岛屿曲折回环的景致;桂树与木兰建成的宫殿,随着冈峦高低起伏的态势,打开精美的阁门,俯瞰雕饰的屋脊,放眼遠望辽阔的山原充满视野,迂回的河流湖泊使人看了惊叹。房屋排满地面,有不少官宦人家;船只布满渡口,都装饰着青雀黄龙的头形。云消雨散,阳光普照,天空明朗。那句极负盛名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横空出世。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渔船唱着歌傍晚回来,歌声响遍鄱阳湖畔;排成行列的大雁被寒气惊扰,叫声消失在衡山南面的水边。远望的胸怀顿时舒畅,飘逸的兴致油然而生。排箫发出清脆的声音,引来阵阵清风;纤细的歌声仿佛凝住不散,阻止了白云的飘动。不仅仅是天高地迥,极目远眺的开阔视角,更有无与伦比妙到毫巅的镜头感。将固定的落霞与长天,映入动感的孤鹜秋水,是极巧妙的写法。三段的逸兴遄飞,爽籁清风,睢园绿竹,气凌光照,仍属“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接下来的盈虚有数,关山难越,萍水相逢,命途多舛,则是兴尽悲来,顾影自伤。自古以来就有文人为此叹息。如《兰亭集序》“后之视今,犹如今之视昔,悲夫!”《赤壁赋》则是改换了角度去冲淡这种悲伤“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王勃因《檄英王鸡》一文招来天子封杀,后作参军时又因人命案陷于牢狱,更是因此牵连家人。若不是正赶上皇帝大赦天下,一代天纵之才甚至可能就此殒命。他却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两句,坦然接受了自己的时运不济,文气由低沉再度昂扬。正如当时初唐背景,王勃以一个年轻人独有的昂扬锐气撞破了六朝文人的情感怪圈,让文字充满了少年的进取感。当时觉得这两段写的真是要拊掌击节——落霞碧天,暮色濯涤,湘江滔涌,或坚毅或自信或从容一笑,都是风骨朗朗。不禁想回到千年之前,惊世之作的华丽上演。此文典故常为人津津乐道:洪州都督阎公本想借滕王阁盛会让女婿出风头,众客都晓得阎公心思,纷纷推让,拒不作赋。王勃出来乍到,也不推辞,提笔文不加点一挥而就。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据传王勃写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言:“不过是老生常谈。”再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沉吟不语。直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矍然而起:“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其女婿自知不如,悄问:“我写好的那篇怎么办?”阎伯屿怒目一瞪道:“老夫虽有心捧你,但也绝非有眼无珠之人,如此好序文,难道你要我视而不见?”就像宋代坛领袖欧阳修对苏轼一样,对王勃赞不绝口,誓言“放出一头地”,千百年来,天南海北谁人不恍然大悟后肃然起敬。
遂想落霞漫天,王勃执笔以消胸中块垒,衣饰神容都是风尘仆仆的模样,登楼只见得一抹白衣凌云。向天借才,笔蘸湘江,探手触得落阳。叙事抒情,典故极多,有的出自神话传说“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有的是历史故事,“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有的划自前人诗词“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有的典故痛陈怀才不遇“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有的典故慨叹报国无门“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有的典故自惜并期盼知音“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骈文对韵工整,落笔珠玉太多,论斗尚且丈量不完。后来那一点白色终于名扬天下,然而南海凶蛮波涛却早洗尽了那最后的不凡和苦恨——从此左眼有一辈子的落霞孤鹜和秋水长天,右眼放一点回不去的长安和交趾家事的前尘余烬,肉体凡胎到底化作飞灰,凌云壮志却不朽于瑰丽文章。
王勃辞章有多好,《滕王阁序》不过七百多字便是整整一场to be or not to be.的大电影——要人物有人物,要格局有格局,要画面有画面,隔着书页能感到风割耳气压眉,能听到男人内里“不坠青云之志”的咆哮,沉沦眉宇间沉淀着欧冶子锻剑时烈烈火星。——一时间风头无两,再没有任何可比拟半分。王勃的高傲与寂寞,王勃的狂狷与愤懑,集中展露在《滕王阁序》一文之中。一登楼,扬名四方便从此始。
千载光阴过去,滕王阁历经无数战乱,受到十数次损毁。透过破碎的年光之境,有一人又一人在它损毁之时便立即修缮将其恢复如初。是因为那个滕王吗?
不,人们是怕那篇当垂不朽的《滕王阁序》再无依附。
参考文献
[1]亓元.茶与苏东坡写茶作品的研究.福建茶叶[J].2016,38(03):334-335
[2]田玉春.王勃的寂寞谁人懂.文学教育[J].2013.(11):157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