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日作家笔下的东北官吏形象

2019-03-18孙森张典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东北

孙森 张典

内容摘要: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为之称赞的“廉洁奉公、尽忠职守”的公仆形象,也会遇到为之唾弃的“阴奉阳违、敷衍了事”的官吏形象。然而当这两种官吏形象出现在东北沦陷期中日作家笔下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提高警惕,站在尊重历史的高度,更加理性地加以比较与分析。本论以牛岛春子《姓祝的男人》(1940)和吴瑛《新幽灵》(1939)为例,就两者对于中国东北官吏形象的不同描写加以阐释论证,揭露当时“日系文学”中带有的殖民主义的本质属性以及我国东北沦陷期文学中描写的被压迫民族的生存实态。

关键词:五族协和 中日作家 东北 官吏形象

一.时代背景

1932年,在关东军的扶持下“伪满洲国”粉墨登场,由于日本相对来说是一个小国,人力物力等先天不足,例如当时日本人口只有7千多万,不及中国人口的1/6,由此日本帝国主义不得不运用手法多样的“以华制华”政策,其中就包括在占领地扶持当地亲日派汉奸或地痞流氓等,建立伪政权,帮助其统治中国人。在东北沦陷区,“伪满”政权由中国官吏和日本官吏共同组成,而日本官吏处于统治地位,掌握实权,中国官吏只能按其统治政策行事。一些受过教育的东北当地青年,很多受到日伪当局的利用,自愿或被迫充当了殖民统治者的帮凶。自然这些供职于“伪满洲国”的中国官吏也进入了中日作家的视线当中。然而在中日作家笔下的东北官吏形象却截然不同。“迄今为止,对‘满系文学和‘日系文学的研究,前者作为中国沦陷区文学的一部分,后者作为日本近代文学的一部分,基本上是分别、单独进行的。”①本文以牛岛春子《姓祝的男人》和吴瑛《新幽灵》为例,将在相同时代背景中中日作家笔下的东北官吏形象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者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的原因,以此更为全面客观地了解生活在“伪满洲国”的东北官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揭露“日系文学”中所带有的殖民主义思想。

二.“尽忠职守”的官吏形象

1913年,牛岛春子出生于福冈县久留米市。1925年,入读于县立久留米市高等女学校。十四岁的牛岛春子在文学季刊《少女俱樂部》上发表处女作《合欢的花》。1931年成为久留米地下足袋工厂里面的一名工人,后因参加工人运动被工厂开除。之后在一次集会上结识了当时为九州帝国大学法学部在校生的牛嶋晴男。1933年作为共产党员的牛岛春子再次被捕,并被迫在转向理由书上签字。1935年,长崎高级法院判处牛岛春子2年有期徒刑,缓期5年执行。1936年,牛岛春子与牛嶋晴男结婚并一同来到“伪满洲”开始了新的生活。牛嶋晴男从“伪满洲”大同学院毕业后任职于奉天省属官,牛岛春子也一同前往。1940年在《满洲新闻》上发表《姓祝的男人》,获得第十二届芥川奖的候补作品。

小说《姓祝的男人》主要描写了副县长真吉与身边的翻译官祝廉天默契配合,一同致力于建设“王道乐土”的故事。小说中提到,春天将至,真吉所在的县开始征兵,然而如谚语所言:“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很多有钱人是不会参军的,即便是被强制征上来的人,也会以金钱或粮食为交换条件找人顶替掉。在祝的安排下,县下K村大地主家的二儿子站在了第一排的牵头,因而被选中。如此一来征兵工作都将严正公平地进行。既然连有家势的人也要被征兵,村民们也都放下了心,一切都出乎意料地顺利进行。公平公正地进行征兵,确实体现了祝对工作的高度负责的“尽忠职守”的精神,但这所作所为却是在为日本殖民统治者“招兵买马”,无异于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在小说《姓祝的男人》发表前的同年四月份,伪满的兵役制度——《国兵法》先后在伪国务院会议、参议府会议上获得通过,随即付诸实行。法令中规定凡年满19周岁的青年男子都要接受壮丁检查,服役三年,但会跟据战时情况的变化延长服役的期限。“这一规定,实际上是以法的形式,将无限期的役使东北青年为其卖命,确定了下来。”②然而不愿充当侵略战争炮灰、遭受虐待的国兵经常逃跑,逃亡被抓到后便会判刑坐监狱。更有甚者,一些从东北征集来的中国兵派往前线后,即使听到中国军队在喊“中国人只打日本人,不打中国人”,他们依然向前冲锋,原因便在于“若向后退,便被督战的日兵打死,若是叛变,不仅在东北的全家要被杀死,而作保的五家也要受牵连。”③可见日本在东北的征兵是如此的残暴与可恨。小说中的祝廉天便是为征兵事宜操心费力,“秉公执法”的一只帝国主义的鹰犬。这一“尽忠职守”、与上司通力合作致力于“伪满洲国”建设的东北官吏形象,完全切合了日本殖民者所提出的“日满亲善”的殖民话语。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小说《姓祝的男人》中所塑造的“尽忠职守”的东北官吏形象背后包含着殖民主义的本质属性。

三.阴奉阳违的官吏形象

1915年,吴瑛出生于吉林市的一个满族家庭,家境优越、书香门第,从小就开始阅读“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和历史经典读物。1934年,吴瑛从吉林省立女子中学毕业。1936年,吴瑛在《凤凰》月刊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夜里的变动》,登上文坛。之后专注于文学创作,先后在伪满洲国各个知名杂志和报纸上发表多篇文章。包括《新幽灵》在内的这一时期的部分文章被收录到了小说集《两极》中,《两极》获得了当时“伪满洲国”唯一的文艺奖——文选奖。其后创作了中篇小说《淆街》、《白骨》等,短篇小说《翠红》、《秋天的故事》、《欲》等。吴瑛是“伪满时期”滞留东北时间最长、文学作品产量最高的女性作家,在当时被称为“满洲白描文学圣手”。

本论通过小说《新幽灵》中对于中国官吏工作场景的描述来尝试探讨一下殖民地统治时期阳奉阴违的官吏形象。作为一名官厅里的职员,大学生“勤奋”工作,每天早晨都要早到办公室几分钟。一次,虽说进办公室时还有二分钟到点,但刚迈进办公室一抬头,发现日本科长比自己更加提前到了,由此大学生挨了批评。赶紧问好后坐到自己的位子上,拿出昨天尚未抄完的统计表,摆在了桌子上。科长对桌的小刘显得非常认真,忙着整理书号。同事小陈和小杨各自煞有介事写着东西,大学生不由得边弄着统计表边窥探左边的小陈,“小陈的纸上,划着一个胖家伙,坐在大圆椅上,好像科长的旁影,画科长?好小子,小陈这个家伙顶会玩屁了,上班就是画画,画呀,画得可真像……”④十几分钟后科长被一个电话叫走了,这下办公室里又喧闹起来,“小陈更闹得凶,索性坐到了办公桌上,嚼着纸团子,一边还哼哼着特别快乐的曲子。”⑤只要日本的科长在办公室,职员们就煞有介事地忙碌起来,科长一走,他们便轻松起来,办公室立马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表面上遵从日本科长指示,天天早上班、“勤勤恳恳”的工作,背地里敷衍了事的工作状态对于职员们来说是一种常态。吴瑛用细腻的文笔展现了“伪满洲国”时期东北官员与日本上司之间貌合神离的微妙关系,表现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状保持着敏锐的觉察与深刻的思考。“应付鬼子”作为流传至今的一句俗语,表现了日本侵华时期中国人面对侵略者时所采取的应对态度。在殖民统治者的高压统治之下,为了“明哲保身”,中国官吏们过着“面从腹背”的生活。这种“阴奉阳违”官吏形象与“日系文学”中所刻意塑造的“尽忠职守”的官吏形象相比产生强烈的反差,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日系文学”所带有的殖民主义的本质属性,以及当时被压迫的东北官吏的生存实态。

四.结语

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与时代的变化息息相关,正如《文心雕龙·时序》中所言:“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为之称赞的“廉洁奉公、尽忠职守”的公仆形象,也会遇到为之唾弃的“阴奉阳违、敷衍了事”的官吏形象。然而当这两种官吏形象出现在东北沦陷时期中日作家笔下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提高警惕,站在尊重历史的高度,更加理性地加以比较分析。日本侵略者在对东北进行殖民统治时,为了达到削弱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与反抗意识,美化殖民者在东北进行的侵略行径,向日本国民和东北沦陷区的人民赞美侵略战争的既得成果,煽动起日本民众对于侵略战争的狂热支持的目的,极力宣扬“五族协和”、“王道乐土”的文化殖民话语,有意将东北民众驯化成接受殖民统治的顺民。通过文中分析,在《姓祝的男人》中所描繪的为虎作伥、“尽忠职守”的东北官吏,是被日本殖民主义同化、服从于殖民统治的“顺民”,他们丧失了民族意识与抵抗精神,变成了日本殖民主义统治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与大部分日本作家全力营造了“日满亲善”“王道乐土”的假象不同,包括吴瑛在内有良知的中国东北作家所创作的东北沦陷区文学无意与他们共同构建“新满洲”,作品《新幽灵》中,在日伪的官厅里没有像日伪所宣传的“勤劳奉公”、尽忠职守的中国官吏,反而是敷衍了事、阴奉阳违的中国官员。由此粉碎了“五族协和”的假象,作品颇具抵抗的意味。作为殖民者一员的牛岛春子借助作品中所刻画的“尽忠职守”官吏形象来宣扬的“五族协和”、“王道乐土”的口号,只不过是日伪进行殖民统治、军事掠夺的一块遮羞布罢了,本质上却是侵略、镇压中国人民的代名词。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警惕日本右翼分子的“侵略有功”、“解放亚洲”理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注 释

①单援朝著.漂洋过海的日本文学 伪满殖民地文学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47页

②傅大中著.伪满洲国军简史.下.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07.408页

③日本铁蹄下之东北农民 陈正谟著 中山文化教育馆,1938.03.31页

④李冉,(加)诺曼·史密斯编;吴瑛著. 伪满时期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 作品卷 吴瑛作品集[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7.01.9页

⑤同上.9页

本文为2017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日本转向作家笔下的中国东北题材文学中的中国人形象―以<姓祝的男人><刘广福><狗宝>为中心》(YJSCX2017-1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介绍:孙森,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近现代文学;张典,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语言学)

猜你喜欢

东北
Make ’Em Laugh
谁把“东北不行”说成了习惯?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东北民间艺术中地域方言的独特魅力
为什么东北盛产Tony老师?
论东北话中的“整”
大东北的春节
状态
新一轮东北振兴号角吹响
粗来粗去东北人 豪放易致鲁莽 豁达难成精细